专栏名称: 新智元
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新兴业态“LBE沉浸式大空间”案例探析,成为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莎士比亚为什么没有过时——彼得·布鲁克谈莎士 ... ·  5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未来剧院场馆发展的需求变化:剧场数字化转型建 ... ·  6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4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4 天前  
平安北京朝阳  ·  归途 有我护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智元

微软苹果与OpenAI「分道扬镳」,纷纷放弃董事会席位

新智元  · 公众号  ·  · 2024-07-11 13:08

正文



新智元报道

编辑:乔杨
【新智元导读】 已经与OpenAI合作多年的微软,以及刚刚透露要加入董事会的苹果,这两天突然毫无征兆地宣布放弃董事会观察员席位。难道OpenAI真的要终止合作、决定单飞了?

就在一周之前,苹果还要让自己的前营销主管、Apple Fellow成员Phil Schiller以观察员身份加入OpenAI董事会,得到与微软平起平坐的地位。

结果一周之内,风云突变。不仅苹果撤回了「入群」决定,连微软也宣布「退群」。

微软在周二给OpenAI的一封信中通报了这个决定,并在备忘录中写道:

「在过去的八个月里,我们见证了新成立的董事会取得重大进展,并对公司的方向充满信心。我们作为董事会观察员的有限角色已经不再必要。」

OpenAI给彭博新闻社的声明也十分简明而官方,并没有对微软和苹果的「退群」行为作出任何评论:

「我们感谢微软对董事会和公司方向的信心,期待继续发展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能隐隐感受到微软对于自己「有限角色」的不满,但总体来说还算是非常体面的「分手声明」。

微软和苹果相继退出后,OpenAI将不再为任何合作伙伴留有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虽然微软退出了董事会,但并不意味着在和OpenAI「脱钩」,毕竟130亿美元的投资不能打水漂。微软依旧是OpenAI的最大资方,持有49%的股份。

与微软、苹果结缘

微软对OpenAI的投资早在2019年就已开始,但获得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还要追溯到去年的解雇风波。

奥特曼从被「驱逐」到重回公司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微软虽然只比整个世界「早一分钟」获知了解雇消息,但却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董事会官宣解雇后,微软转头就宣布,聘请奥特曼以及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领导一个全新的研究部门。

微软这种「力挺」的姿态,以及CEO纳德拉本人对奥特曼的扶持,都在这场风波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效果。

奥特曼「回宫」重新掌权并改组董事会后,微软随之获得了一个无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能够随时掌控OpenAI的发展动向,又不会因为施加过多影响而损害其独立性。

曾经,微软和OpenAI的结合被传为佳话,是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携手创新的典范。

OpenAI依赖微软的云服务,获得昂贵且稀缺的算力资源,同时也能利用Azure平台推广ChatGPT的API。

对OpenAI的投资也推动微软在AI竞赛中取得了领先地位,并能够将GPT模型集成到Bing搜索、GitHub、Microsoft 365等一系列主力产品中。

OpenAI与苹果的合作则较为晚近,而且只停留在业务合作层面,并没有财务方面的联系。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董事会观察员席位是 两家公司合作协议 的一部分。早在6月,苹果就官宣了在iPhone、iPad和Mac等一系列自家产品中提供ChatGPT服务。

董事会观察员能够出席会议,虽然无法投票或行使其他董事权利,但能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决策过程。

苹果高管加入合作伙伴的董事会并不常见,又与老对头微软同席而坐,不知道又会产生多少drama剧情。

要知道,微软和苹果在AI和智能硬件方面依旧是竞争对手,而且根据董事会制度,敏感会议可以强制要求观察员退席。

反垄断围剿

但是,两大合作伙伴如此突然地宣布「退群」,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担心drama冲突,而是迫不得已,「弃车保帅」。

知情人士表示,微软意识到其观察员席位让一些反垄断官员感到不安,而这个「有限角色」的作用又是可有可无,因此决定果断放弃。

事实上,从年初开始,包括微软、苹果在内科技巨头们就已经被美国、欧盟、英国等各地的反垄断机构盯上了。

监管机构担心,这些大型公司的垄断地位会阻碍AI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他们可能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来保护自己「免受竞争」。

今年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表示,正在广泛调查大型科技公司与AI初创的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微软对OpenAI的投资,并质疑他们是否向反垄断机构适时通报了与Inflection AI的交易。

几个月之后,有知情人士表示,微软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引起了FTC的关注,并已经展开了单独调查。

欧盟方面,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在3月就向微软、谷歌、Meta等公司发出了有关投资AI初创公司的质询。

这轮调查中,他们也同样把微软对OpenAI的投资单独挑了出来,提出后续问题,比如OpenAI独家使用微软技术的情况。

欧盟还从合并控制角度审查了此次合作,以确定微软是否获得了对OpenAI的持久控制。欧盟竞争专员Margrethe Vestager上个月表示,他们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但承诺会进行持续监控。

英国监管机构也表示,会对微软和OpenAI、亚马逊和Anthropic等公司之间的合作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当初,微软决定与OpenAI和Inflection AI这样的初创公司合作时,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收购,而是顶着「合作关系」的帽子打出一套投资+重新招聘+提供算力的组合拳,就是为了避人耳目,不引起反垄断机构的注意。

但树大招风,这些隐蔽措施没能帮助微软躲过反垄断调查。

大型科技公司投资初创的热潮

虽然「退出董事会」的举动做足了姿态,但并不会影响到合作关系的本质,也很难对反垄断调查起到正面影响,似乎依旧是「隐蔽措施」的一部分。

一位熟悉相关事务的FTC官员表示,此举「不太可能解决该机构的担忧」。

彭博社的分析师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退出董事会并不能撼动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且FTC以及其他监管机构也都能看清这一点。

微软和苹果选择退出OpenAI董事会可能是由于监管压力,但我们并不认为此举会削弱它们对OpenAI产品战略的影响力或结束反垄断调查。

从长远来看,随着需求的增加以及OpenAI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更多审查,我们认为AWS甚至谷歌等其他云服务将成为OpenAI的首选。

——彭博社诉讼分析师Justin Teresi和技术分析师Anurag Rana

目前来看,反垄断调查与合作关系将继续「双线并行」。

Foxglove董事Cori Crider表示,他的律师事务所正在推动对两家公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调查,他本人也做出了这样的描述——

「微软『放弃』OpenAI董事会席位,只是棋盘上的又一个棋局。科技巨头很清楚,他们正与反垄断机构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