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出品,专注原创研究式报道,致力于追寻商业痕迹、揭示资本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Deepseek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这4份 ... ·  18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Ai绘画正在占领视觉,火爆全球的Deepse ... ·  2 天前  
清单  ·  开工大吉,收下这 6 件转运好物!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AI头像生成神器,定制专属情人节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杂志

在家门口就能增收!多多买菜自提点变身“村中CBD”,夫妻档团长开启乡镇创收新路径

新财富杂志  · 公众号  ·  · 2025-02-07 14:52

正文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务工人员陆续踏上返岗之路,开启新一年的奋斗打拼,但也有不少人转变思路,决定不返城。


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一个村庄,王义琴有一家开了快20年的小卖部。这家小店如今有了“新身份”,成了当地村子的多多买菜自提点,每天为当地人提供新鲜食材。这个身份让王义琴丈夫不用再外出打工,夫妻俩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今年春节,村里的年味随着小卖部不断抵达的货物而愈发浓郁。作为“村中CBD”、信息集散地和快递收发站,小卖部里堆满了村民们下单的年货,从新鲜的水果、蔬菜、鱼虾冻货,到必不可少的春联,年夜饭的酒水饮料,以及走亲访友的一箱箱礼盒,应有尽有。


为将这些订单准时交到村民手中,王义琴夫妇每天卸货、分拣、送货,时常忙碌到凌晨。在年前的最后一天,他们终于完成所有的配送,松了一口气。


过去,王义琴要搭乘大巴前往县城或西安为村民进货,频繁时每周一次。该镇地处秦岭,道路蜿蜒,出入不便,遇到下雨下雪时山路更加危险。每次王义琴一家都要背着大包小包货物回村,有时山中修路还会造成拥堵,回程之路漫长又辛苦。


2020年,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后,为当地村镇带来了一种很新的生活方式——社区团购。顾客头一天在手机软件下单,第二天便可到自提点取货。王义琴敏锐地觉察到,这不仅便民,申请自提点还可以为自己创收,于是抓住机会,在家门口进行了一次小型创业,至今已坚持5年。


▲年前多多买菜送到村里的货物多,王义琴夫妇从一大早就开始盘点分拣。阳宇 | 摄


今年初,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下述《报告》)综合商家端带动直接就业、仓配物流端就业、平台员工就业以及间接就业四个维度,估算出拼多多目前在国内累计带动就业达到5532.1万人。


其中,多多买菜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半预购模式,借助大数据分析精确预测消费者需求,实现了“农民-仓配体系-自提点-消费者”四个环节的订单式农业。目前,多多买菜已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提货点开进了全国70%的行政村。


起初,王义琴建起了一个近400人的微信群,分享多多买菜的日常热门商品链接,手把手教村民下单。相比到镇上采购,社区团购的商品种类更齐全、价格更实惠,而且第二天就能送到,食材新鲜。


这里的村民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留守中老年人,他们慢慢接受这种团购方式后,微信群里也有越来越多乡亲分享购物心得:“真的收到货了,芹菜很新鲜,比镇上便宜两块”“明天吃个火锅,今天我得多买点儿肉和菜”“我看到平台上有山竹,给我小孙子买来尝尝”。


每天上午8点,照顾完小儿子起床吃饭上学,王义琴夫妇便开门,将30多平米的小卖部打扫干净,在门口屋棚下摆好货物,等待多多买菜的司机送货上门。


帮助司机将一天的货量搬到屋内后,王义琴夫妇开始对照订单表格进行最后的分拣。分拣是个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为了避免失误,平台会在表格中的品类项前标注“相似易混”等字迹提醒团长,比如外观极其相似或者不同克重的订单。有些品类需要冷藏或者冷冻,表格也会有所标注,王义琴便放进冰箱或者自家十平米左右的冷库短暂储存。


分拣完成后,村民会陆续到自提点取货。这是属于王义琴和小卖部的惬意时光。如果时间尚早,他们就坐在门前聊天。有时村民还会在王义琴的小卖部购买其他所需。


现在,王义琴团长还负责周边两个村子的买菜订货,微信群已经建了两个,共800人,每天订单稳定在200单左右,逢年过节会激增至500单。村里不少留守老人,行动不便或不会操作手机,王义琴便主动代劳。也有在外工作的后辈嘱托王义琴为家里的老人下单鲜牛奶等营养品。


▲司机送到货物后,王义琴会认真为每个顾客分拣好货物。阳宇 | 摄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上述《报告》披露,目前,多多买菜在全国已经建立超过200万个驿站自提点,不仅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满足了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还促进了社区“毛细血管”的就业,王义琴就是其中之一。


用户多了,王义琴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她说,每天群里若有100人下单,收入会过百,“平时小卖铺再卖点货,坐在家里可以挣两份钱”。在这个小村庄,她的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照顾家庭之余,不仅承担起了家庭开支,还能给上一年级的小儿子添置新衣和玩具。而更让她自豪的是,乡亲们将在网购中省下的钱,转而用于改善生活,“以前舍不得买的虾和鸡翅,现在也常出现在餐桌上”。


王义琴坦言,农村生意离不开人情,建立信任、为乡亲排忧解难,是订单增长的隐形支柱。无人取货时她会打电话提醒,再晚也会守着小卖部默默等待。帮乡亲退换货更是最基本的操作。如果对方行动不便或购买粮油大件,她还会让丈夫送货上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