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TMTPost.com
在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研究者发现测试者在游戏中的记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但问题是,在生活工作场景中的记忆力,以及相关联的推理能力、信息理解能力都没有任何改变。
钛媒体作者 ︳脑极体
钛媒体注:相比于普通游戏,脑游戏经常以确切的生理机能改变为卖点,进行夸大甚至神乎其神的宣传。目前在中国,尤其是很多早教机构中,也开始出现了脑游戏的身影。但它真正肆虐的地方却是向来给人科学、开放印象的美国。这里面的套路,很值得仔细品味一番。平时休闲中,你也会玩一些益智小游戏吗?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讨论。
我们都听说过一种游戏,叫做“益智游戏”。但大部分人可能没有仔细思考一个问题:所谓“益智游戏”真的能让智商或者智慧提高吗?
作为大学寝室的扫雷冠军,我虽然很希望游戏可以训练人的头脑。但不幸的是,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研究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益智游戏”仅仅作为一个修辞可能还好,毕竟卖的还是游戏本身。真正让人有点担心的,是一种被称为“脑游戏”(Brain game)的专门用来进行大脑训练的游戏模式。
相比于普通游戏,脑游戏经常以确切的生理机能改变为卖点,进行夸大甚至神乎其神的宣传。目前在中国,尤其是很多早教机构中,也开始出现了脑游戏的身影。但它真正肆虐的地方却是向来给人科学、开放印象的美国。
这里面的套路,很值得仔细品味一番。
12年涨了500倍:堪称欧美版保健品生意
脑游戏这东西,很有点像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中国是各种深山老林里的神秘中草药横空出世,欧美的脑游戏则是各种似是而非的科学研究加持,各种知名神经科学研究机构的博士背书。
二者的共同点是,听上去好像都有点道理,但仔细琢磨下来,却会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
美国的脑游戏市场并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根据相关报道,2005年美国的大脑训练市场为仅仅为200万美元,而到2007年却突然激增到了8000万美元。
这个快速增长的幕后黑手,是一家名叫Nintendo的美国游戏制作公司玩了一把“爆款思维”。他们在任天堂DS掌上游戏机上推出了一款名叫《大脑年龄》的游戏,全球销量达到了1400万份。
这款游戏是通过一系列小测试来判断用户的大脑年龄,并推测出用户的大脑压力产生原因。在测试之后,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来放松大脑,缓解压力,提高大脑动力。
在这之后,脑游戏概念在美国一发不可收拾。一方面很多科普作家和学者出来为脑游戏站台,一方面养老院等康复机构开始使用脑游戏,加剧了用户的购买信心。
时至如今,美国的脑游戏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十亿美元。而近几年脑游戏的增长主要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购买和增值服务便利。
如今在美国,脑游戏普遍采取APP的形态出现,让用户在手机和iPad上完成所谓的大脑训练。而且普遍采取月费制的模式来盈利,一般大脑训练类游戏APP的月费为15到20美元,300到400美元可以买断终身制。
12年间,脑游戏在全美的市场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00倍。这背后当然一方面是机智的营销手段在驱动。但更多的,是用户对于大脑训练的重视和认可驱动了消费升级。
虽然很多脑游戏主打预防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但根据统计,脑游戏最大的消费人群集中在20到40岁的中高收入人群。这样的消费群体一方面恐惧老年痴呆症等病症,希望提早预防;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认知、记忆等能力上超越同龄人,及早开始尝试儿童脑训练。
但伴随着市场的热络,对脑游戏的质疑声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辩证一点看,脑游戏不能一竿打死
在介绍对脑游戏的彻底反击前,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些辩证的思考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移动游戏这种介质来提升某一种类的大脑能力,绝非彻底的伪科学。比如说前不久剑桥大学研发团队开发了一款记忆里游戏GameShow,希望借助这款游戏来帮助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提高记忆力。
所谓aMCI,是一种比较轻度的老年痴呆症。这款游戏通过图像记忆和奖励机制,在1个月左右的训练中让受试者记忆得分提高了40%。
事实上,还有很多研究表明特制的记忆力、推理类游戏有助于帮助各类老年痴呆症患者恢复记忆力,提高视觉捕捉能力。
一些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大脑训练游戏也被数据证明了有效性。比如培养孩子注意力、逻辑感知力、色彩识别能力等领域,一些游戏都可以成为早期教育的辅助品。当然也有专家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能提高这些能力。电子游戏、亲子互动或者图画书,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此外,一些针对脑创伤后遗症康复的大脑游戏也有一定的效果。
综合来看,脑游戏作为一些特殊情景中的辅助工具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对于成年人希望通过脑游戏来放松大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目前来看是根本不靠谱的一件事。
骨感的现实:对普通人毫无用处的脑训练
为了探究脑游戏的有效性,各大高校和学术机构可谓操碎了心。
比如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在今年针对一款名叫“Lumosity”的大脑游戏进行了测试。
Lumosity在中国也有不少粉丝。在2016年初,这款游戏还因为虚假宣传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罚款了两百万美元。
研究者让128位年轻人,连续10周,每周进行25个小时游戏。实验结束后,根据比较权威的心理学测试,参与实验者在判断力、决策、认知、反映等方面都与10周前的数据完全一样——唯一提高的是玩Lumosity的能力——这不废话吗!
今年4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曾针对普遍记忆力进行过另一个关于脑游戏的测试。测试结果发表在《老龄化神经科学前沿》上。
他们测试的方式,是把测试群体分为两组,一组玩一个名叫Mind Frontiers的视频脑游戏,另一组则进行填字游戏和数字拼图。
在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研究者发现测试者在游戏中的记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但问题是,在生活工作场景中的记忆力,以及相关联的推理能力、信息理解能力都没有任何改变。
这个测试的结果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脑的能力是不能迁移的!
一般脑游戏的思路,是让你训练某一个场景下的应对速度和技巧,然后告诉你这个能力可以转移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里。但事实上,是不是擅长拼图游戏和出门是否忘带钥匙之间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目前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似乎认为大脑基础能力的提高,需求依靠全方位的集合式训练,而手机游戏显然不能达标。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新的实验,来证明针对普遍智力与记忆力的脑游戏是伪科学。但这似乎依旧无法阻止脑游戏花样翻新地出来圈钱。
或许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互联网一代对信息爆炸的习惯和依赖,让他们对衰老时可能产生的认知能力减退、记忆力退化有着深深的恐惧。而老龄社会和老年痴呆症的盛行,又让这种恐惧加剧为具体的消费刺激。
其实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有氧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保养,各种数据都证明其价值远远超过任何脑游戏。坚持体育运动,很可能有效导致对大脑有益的结构变化,甚至提高脑功能。
总之呢,打游戏是救不了大脑的,还是多出去走走吧。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钛媒体App更及时了解这个新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