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一周前的这个时候,因为读到识局君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扛得住学区房吗? &“家庭才二代小苗苗”,愿意重来一轮吗?》,面对最后的设问——“在北京上一个好学校的机会渺茫,在上海让孩子上好民办学校心力交瘁,更多的“才二代”们,愿意换个地方重新生长再来大城市吗?”,我来回答吧,大写的不!可!能!
不是心理上的不可能,是实际操作上的不可能。而且凭心而论,克服后者的难度远远大于心理上的不适。
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真真不只是距离、经济上的一点点差别。之前有种调侃,“我奋斗三十年,才有机会和你一起喝咖啡”,这是我看着自家小朋友的在任何一家咖啡店说“妈妈我要这个果汁、那个面包……蛋糕不要……”时真实的感受。
我来自魔都边上号称“1.5线城市”的后花园。
我家乡的朋友们要喝杯咖啡,至今仍需要开车30公里去城郊,才能找到一家咖啡店。看见星爸爸常常忍不住进去连喝两杯,有时还会拍照留念,以示“本姑娘今天好不容易进城一趟”。
作为毕业后留在魔都的新上海人,老家距上海不足80公里,依然成为“回不去的故乡”。不是距离上的回不去,是现实上的无法落居。
第一,回去找不到工作。当年生好宝宝没人带,魔都的小房子也住不开,想到老家宽敞的居住环境,真还回老家找过工作。咨询服务行业,在魔都分分钟跳槽的职位,在老家薪水降一半,还无人问津。
同行小伙伴嘲笑我,开个工厂要你这种岗位干嘛。这是行业分工的不同。除了一线城市以外,所谓的1.5线城市也好,大量的2线城市也好,大部分还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经济,长三角地区各类工厂更需要技术工人。
第二,不考虑就业问题,小朋友还是没办法上学,户口已经在魔都了,回到老家算非户籍地读书,即使我各种请托上了学,只要他要回来高考,学习内容不一样,我依然不敢冒险。同学纷纷表示,老家要读好学校也非常不容易,上个区重点的小学初中也必须学区房+提前迁户口,很多区县的小朋友只能初中就开始住校,特别是,爸妈在村镇上班的,小孩必须得去学校住读。
想我长三角各个村镇,多少家庭生活富足不差钱,可是一谈到读书,基本还是只能往各自市区跑。
第三,就算以上问题都被“拼爹”、“拼妈”、拼三姑六婆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继续存在,小朋友读书真的是“读”的动作+“书”的名词吗?
我家小朋友现在中班,目前在公立幼儿园,课外一周两节英语课,一节钢琴课,在整个魔都算是非常不上心的那种“放养”式教育。朋友圈小朋友学画画的、学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跳舞游泳的、学思维逻辑幼小衔接班的不计其数花样百出。
大部分家长未必要培养一个冠军出来,只是朴素希望“陶冶情操”,虽然偶尔也抱怨花费精力和金钱。可是,相比老家的朋友们,我在魔都依然享受了隐形的福利——
大部分培训中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我可以用公交解决;因为培训机构多,我进不了热门的“学而思”,也有其他选择;有的科目还有老师上门教授;小朋友周末没事逛博物馆,有时候各种商场还有艺术展之类的噱头可以掺和。
家里同样一个小琴童,我在魔都只要买好钢琴等老师上门教课,老家的同学必须周末奔波往返县城和市中心,很多家长不得不买车接送,其中的艰辛鸡飞狗跳其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除此以外,家长的陪伴、陪同、陪读必不可少。此处的“家长”专指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已经没有精力跟上学校的节奏,各位看官尽可以看看家校联系群,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小朋友一个人能完成的,还必须家长参与:读几遍书、默写什么段落单词、抽背哪些课文、订正作业后的再复习……非常有种“回炉重造”的感觉,更别提一旦忘记按老师要求完成后被在群里晒的尴尬了……
学校可以公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是家庭的、私人的、必须自己负责的。不论社会上关于“减负”、“素质教育”的讨论多么甚嚣尘上,我们这些能在一线城市留下来的爸爸妈妈,内心都不敢放松自己子女的学业。
没有一种教育是轻松快乐的,我们都知道自己当年是怎么从各个乡村小县城拼杀出来的,因此才对自己的子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不论北京上好学校机会多渺茫,能在北京上学,就一定留下来,无非今后课外多辅导;不论在上海上好民办多心力憔悴,能在上海上学,就一定在当地上,小学考不上就争取初中考上,去读个像样的大学回来;读不上大学,也要他学有一技之长今后能在这个城市有更多机会。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小孩,他连老家也没有了,他根本没有回头的路,他必须从这个城市展开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