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宝兵刃,摄影亦江湖,大家好我是大石。
欢迎来到这期的《摄影兵器谱》。本期与大家分享一枚镜头:
适马14-24mm F2.8 DG DN Art
。
相对应会介绍到的兵器是——鲁智深的武器水磨禅杖。
提到适马的14-24mmF2.8ART,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款适马著名的单反镜头,那个画质让人称奇,重量、体积也同样让人称奇的ART镜头,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了。
但是此14-24ART非彼14-24ART,今天聊的14-24ART是适马最近没多久才发布的,且专为微单设计的大三元广角镜头14-24mm F2.8 DG DN Art。(
镜头名称里的DN就是微单镜头的意思
)
前一代的14-24ART是单反镜头,优点是画质好,缺点是体积大镜头沉,而这次发布的微单版14-24ART,就专门针对镜头的体积及重量进行了优化,单反版的14-24ART,镜头尺寸是96.4mmx135.1mm,重量足有1,150g,而新出的微单版14-24ART,镜头尺寸是85mm×131mm,重量也只有795g,可以说是终于摆脱了健身器材之名,与微单放在一起也并不显得过于头重脚轻。
体积缩小了重量减少了,那么画质会不会变差了呢?
针对画质我们蜂鸟网特意做了锐度的测试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
F8作为最佳光圈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锐度都非常好,从F4光圈开始就基本保持了较好的锐度水平,最大光圈的F2.8虽然中心与边缘差的有点多,但是画质也比我用过的很多大三元广角画质要好不少了,可以说是基本继承了单反版14-24ART的画质水平。
而最神奇的是这次的微单版14-24ART的镜头结构为13组18片,而单反版的14-24ART的镜头结构为11组17片,也就是说镜片数量增加了,画质没变弱,重量却变得更轻了。
看来适马在镜头的研发方面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
而我是把这枚镜头比喻为鲁智深的水磨禅杖。
大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禅杖,可以简单与大家聊一聊。禅杖是僧人专用的武器,有人会问了:
“僧人不是不杀生吗?
为什么还会有武器呢?
”但是僧人也是人呀,也需要防身,甚至云游四方时也会遇到强盗,所以有武器很正常,例如僧人也会用刀,只不过用的是专门的刀叫戒刀。
戒刀的特征就是刀身上有钢环舞动起来“哗唥”直响,这种刀在挥砍的时候可以提醒对手“我的刀来了”,做到尽量不杀的思想,而禅杖也是如此,仗头上也有钢环,舞动起来也是有响声的。
至于鲁智深的水磨禅杖,除了有钢环之外,整个形状一面是月牙形,而另一面则是铲形,因为这种外形所以这种兵器也被称为月牙铲。
而有一头是铲形的原因是在古时候,僧人四处游历难免在什么地方就会遇到死尸,而僧人慈悲不忍看其暴尸荒野就会用禅杖铲土挖坑将其下葬。
而我将适马的新14-24ART镜头形容为鲁智深的水磨禅杖的原因就是:鲁智深最初打造兵器的时候在铁匠铺定做禅杖是100斤。
铁匠告诉他,《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使用的大刀才81斤,鲁智深便叫铁匠也给他打一根一样重的。
铁匠劝他说,这样重,又大又笨不好使。
最终鲁智深才让步,同意打一根62斤的铁禅杖。
鲁智深不知道重的禅杖威力大吗?
他肯定知道,但是为了能灵活使用他决定了平衡重量与威力。
就像适马新的14-24ART,根据用户的需求去改变光学结构,去减少镜头的重量与体积,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停地修正,改进,这才是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