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资报告  ·  新春走基层 见证新“动能” | ... ·  11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天天向上801006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果然爆了!网友:强到可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大抢购!浙江、四川买疯了,意味着什么?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3-27 17:51

正文

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中国人又抢购东西了, 这次竟然是地方债!

据央视财经、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3 25 日到 26 日,在浙江和四川都出现了个人投资者通过“银行柜台”抢购地方债的盛况!

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浙江(含宁波)、四川、陕西、山东和北京作为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发行的首批试点省市,从 3 25 日开始陆续通过商业银行柜台销售地方债券。

3 25 日,第一波抢购潮在浙江掀起。 15 亿元的债券在 10 分钟就被抢购一空。涉及的债券有两种:

一种是宁波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期限 3 年,招标确定的发行利率为 3.04% ,柜台销售额度 3 亿元;

另外一种是浙江债券为棚改专项债券,期限 5 年,招标确定的发行利率为 3.32% ,柜台销售额度 11 亿元。

第二天( 3 26 日),抢购潮波及到四川。四川本次发行 5 年期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59.29 亿元,其中 15 亿元债券将通过商业银行柜台面向省内个人和中小投资者发售,票面利率 3.31% ,债券期限 5 年。

可以预见,在随后陕西、山东、北京的“地方债柜台发行”中,一定也会出现“抢购”的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地方债在民间,尤其是在网上,一度被“键盘侠”们黑出了“翔”,名声并不算太好。为什么现在反而成了抢手货?这传递了什么信号?

第一, 这说明了当前资金充裕,资产荒再次出现。

所谓“资产荒”,是指优质资产比较少。房价暂时被按住了,追逐短线利润的“炒房客”转移了阵地。本来,股市眼看着就火起来,一批资金杀入了股市。

但春节后股市涨得太猛,管理层开始担忧 2015 年的“牛市 + 股灾”再次重演,于是券商开始放出“唱空报告”,股市进入“风险教育期”,赚钱效应减弱了。

别以为 A 股调整仅仅是“风险教育”,地方债的“零售”恰恰踩准节奏,飘然而至。以前地方债是“ B2B ”的东西,在银行间市场主要卖给机构,偶尔有点漏网之鱼在交易所卖一下。

今年是减税降费之年,同时还是稳增长之年。政府减税降费后,收入下降,怎样稳增长?只能加大地方债、国债发行力度,通过债券“给政府加杠杆”。地方债多了,就需要促销。

怎样促销?第一,利率不能低,要让大家有购买欲望。第二,买了之后,要给交易渠道或者用途,比如就允许金融机构抵押给央行获得资金,并给予“准国债”的待遇。当然,还要扩大投资者范围——以前只有机构买,现在通过银行柜台,拆细了卖给个人(B2C), 100 元起购,比银行理财起点还低。

而且买卖要方便。目前的地方债柜台交易,说是“柜台”,其实可以通过银行的 APP在手机上 购买。需要资金的时候,还可以卖给银行,可谓“来去自由”。

第二, 地方债收益率“明低实高”,确有购买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你上文里列出了三种地方债的利率,也就是 3% 稍微多点,有什么意思。央视财经里,有专家算了一笔账:以四川 5 年期土地储备债来算,票面利率是 3.31% ,但还原所得税和增值税后的收益率能达到 4.68%

事实上,你买“银行理财”的钱,银行拿去后投资了地方债、国债、票据等,而且还要缴纳各种税。但地方债卖给企业和个人,利息是免税的。所以地方债收益率看起来不太高,但事实上不算低。

第三, 地方债热销,意味着未来会继续降息。

美联储已经暂停加息,缩表也将逐步中止。但这仍然没有让特朗普满意,他的代言人——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摩尔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美联储在去年 9 月和 12 月加息是错误的。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应改变政策方向,将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

看到了吧, 特朗普不仅仅希望美联储停止加息,还要反攻倒算。这给全球带来了新一轮货币宽松期。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的转向和中国 CPI 的走低,再加上中国经济压力较大,降息是必然的。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也给予了承诺。目前的悬念只剩下:中国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降息。

降息之后,未来地方债的利率会继续降低。那么,现在买的地方债就是“高利率债券”了,所以大家抢购。

第四, 地方债热销,是楼市的利好,是土地储备量比较大的开发商的利好。

常有读者问我,你总在解释财经新闻的时候跟楼市挂钩,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本号定位就是“楼市、城市价值和宏观经济”,我肯定不会谈中国足球,或者子女教育问题。

地方债热销,为什么是楼市的利好?原因很简单,专项债是当前地方债发行的主力,而很多专项债都跟土地出让挂钩。比如刚刚谈到的浙江、四川热销的三种地方债,两种是棚改债,一种是土地储备债,都跟土地挂钩。

说白了:政府通过土地整备,或者棚改,获得了新的土地。这些土地会再次出让,政府可以赚取差价。也就是说,卖地收入除了用于棚改和拆迁,多出来的都是政府的“收入”,可以用来改善基础设施、投资教育医疗,用来稳增长,甚至发工资。

怎样才能保证这些“跟土地挂钩”的债券能卖出去,将来可以如期兑付?当然只能让土地价格上涨。否则,地方政府将出现“亏损”。

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浙江省 3 21 日公布的一批棚改债里,是怎样预测土地价格上涨的。


这批债券的名称是“ 2019 年浙江省棚改债(二期)”,发行规模是 144 亿元,期限 7 年,涉及温州、湖州、绍兴、舟山等 8 个城市。

我特意挑选了浙江人口流失最严重的绍兴(此次发行 21 亿元债券),看看绍兴是怎样介绍其项目的。选中的子项目是绍兴的“任家塔村征收项目”。



从上面“信披资料”的截屏可以看出,官方是这样算账的:

2015 年到 2017 年,绍兴 GDP 的平均增速是 6.6% 2018 年上半年 GDP 增速是 6.8% 。在两个数据里选取较低的数据,作为未来 5 年地价上涨的预测值。

目前绍兴同样地段的地价是每亩 1107.38 万元,那么 5 年之后(土地出让之时),“任家塔村”腾出来的土地 105.88 亩,至少可以卖 16.14 亿元,可以支付本债券的本息,绰绰有余。

这事实上就是当前“跟土地挂钩的地方债”的常规盈利预测。此前广东的土地储备专项债也是这样预测的,我在文章里分析过。


这个问题还可以简化一下:


政府发债来整备土地,借钱的年利率在3.3%左右;如果土地价格每年不涨6%,政府怎么赚钱、怎么还账?怎么来承担各种“人吃马喂”?


现在房贷利率(按照平均上浮15%计算)为年息5.635%。房价、地价不每年涨6%以上,老百姓谁还买房子?偶尔一年达不到是可以的,长期达不到,房地产的产业链条就停止了。

于是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结论:如果让地方债正常运转,地价至少要跟 GDP 一起涨才行。太慢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会比较大,地方债很难偿付;太快了,老百姓会受不了。

地价这么涨,房价呢?也应该同步涨。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今年全国房价平均涨幅的预测是“跟 GDP 涨幅接近”的来源。

所以,如果你不能确定你的收入“能跑赢 GDP ”,你最好还是早点买房子。事实上,“ GDP 增速”只是地区的平均涨幅,中心城市一定会略快于这个涨幅的。

第五, 地方债风险大吗?个人可以买吗?

在这样的特殊年份里,地方债显然要维持“刚性兑付”才行,否则“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就会破坏稳增长的大局。所以,地方债违约风险非常小。

如果你比较谨慎,可以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债,回避落后地区的地方债。地方债是按省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有单独发行权。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青岛、宁波、厦门、福建这些省市的地方债,风险相对较小。经济人口大省的,比如四川、河南、湖北、河北等省份的地方债,风险也不大。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