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童书妈妈三川玲
分享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28岁男星被刑拘!警方最新通报 ·  1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直播微视评:白马已逝,正气长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童书妈妈三川玲

幸福教师成长计划正在招募中

童书妈妈三川玲  · 公众号  ·  · 2019-04-10 08:42

正文


之前听三川在喜马拉雅的音频课,里面提到很多惧怕写作的孩子被治愈,从而爱上写作、享受写作。


可是,习惯性思维让我更多地将这话当做一种宣传口号,并没有对真正的“疗效”有直观的认识。这三天的培训则让我真切感受了一把“被点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当有同学说出“培训三天,续命十年”的时候,我竟然觉得一点都不夸张。


童书妈妈儿童写作有一条规矩:要想加入这份事业,不论是成为写作课老师,还是城市合伙人,还是公司其他岗位员工,都必须参加幸福教师成长计划儿童写作初阶培训。


2019年童书妈妈的“新丁”大斜同学刚来没几天,就被塞进了幸福教师培训的班上。从忐忑不安,到兴奋不已,再到每天都跑来到编辑部分享,甚至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她还在细数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我们赶紧约她写了这篇课后感,快来看看这三天她经历了什么……


三天培训结束,学员和老师们摆成“爱心”合影。


童书妈妈儿童写作课的精彩, 我已经观摩过很多次 ,但对于教师培训,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把儿童写作课的逻辑拿来给一群成年人上?


我担心那些能点燃孩子的课程环节,成人学员们并不会买账,甚至被那些来自教育行业的学员一一拆解,进而失效。

带着这样的顾虑,我参加了3月19日-21日举行的幸福教师计划第五期初阶培训。三天课程结束,我知道自己多虑了。


“培训三天,续命十年。”

“我从来没想过写作可以这样简单、有规律、可复制!”

“我再一次认识了自己!”

“童书妈妈的写作课真是有疗愈作用的。”

“我开始 重新审视 亲密关系。“

”我要重新规划未来几年!”

……


同班学员的感言反馈像“自来水”一样涌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估计自己会怀疑这些“好评”可能出自水军之手。

那这三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课程具有如此魔力?好奇心驱使我去复盘这三天的培训课程。

来了一群什么样的人?

童书妈妈幸福教师计划第五期初阶培训的学员共有35人,分别来自15个省18个城市。


他们的职业背景各异,有世界500强的员工、国企的中层领导、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有教龄十余年的老师,也有全职妈妈;他们的教育背景有工科、理科、商科、文科……他们年龄横跨70后至95后。

这样一群人,差异大,也有一些可识别的相似的气质。


这些人,要么为人父母需要充电,因为他们要面对或即将面对孩子的“写作文难题”;要么热心教育事业,想在新教育路上探一探路,并寻找同行的伙伴。 简单说来,他们都是被童书妈妈的教育理念吸引来的 。因此,在三天的共同学习过程中, “同频共振” 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

“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是在40岁的时候裸辞。”一位40岁的女士站在高台上演讲时,台下马上有人要上前拥抱,表示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共同的选择让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顿时生出亲切感。

“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是大学4年每天跑步5公里……”一位女士话音未落,台下一个年龄相仿者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嗯,我也一样。”她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在一个讨论“写作课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的环节,几乎每个小组都提及“看见孩子”“耐心”“包容”等相同的关键词,而提到孩子、提到教育,每个人眼中闪耀的是相似的光芒。

一群成年人体验儿童写作课

一群既不同又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具体要做些什么呢?这得从童书妈妈一贯倡导的“幸福教育”和顺应儿童天性的写作课说起。

童书妈妈一直强调,我们是用幸福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写作课,要让课程做到 目标幸福 (要同时满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过程幸福 (孩子有兴奋的、深度参与、活跃思考的课堂体验)、 个体幸福 (因材施教,适合各类型孩子)。


对于从小被教育学习要刻苦,“头悬梁锥刺股”一直是学习范本的中国人来说,“幸福的教育”听起来有点另类,有点难以置信。

我说了你将信将疑,那你直接来试一试好了。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童书妈妈干脆把那些对这个教育理念感兴趣的人聚拢过来,用三天时间去亲身体验童书妈妈顺应天性的儿童写作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三天课程中的所有模块都来源于之前给6-12岁孩子在课堂上上过、并经过反复检验的经典的课程环节,只不过课程内容会针对成年人群体做出相应的调整。

▲课堂小组讨论。


那具体的课程怎么上的呢?我带你感受一下吧。

在培训的第二天上午,学员们完整体验了一堂感官写作课,课程由美丽的“章鱼老师”来带。第一个环节是蒙眼体验。学员们面面相觑,有点好奇又有点紧张。很快,一位最先举手的学员获得了体验机会。戴上眼罩后,她一一回答章鱼老师提出的关于她的孩子的问题,三川老师在旁做记录。


提问结束,音乐响起,三川老师把这位学员记录的答案按照一定的格式读了出来。这竟然是一首诗!


音乐在缓缓流动,不少人开始抹眼泪。自以为对课程逻辑有一定了解的我,也止不住眼泪往下掉。


接着,每个人都拿到一张纸,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大家写给孩子,写给爱人,写给自己,甚至是弟弟。这些诗句各有千秋,又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原来写诗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站上高台对自己说。


当然,作为一堂成年人的课程,我们的课程要“深”一些。课程不仅刺激、引导学员动笔写作,还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去激发成员学员认识什么样的内容的是 “诗歌中的高级形式”



课堂上的“三观碰撞”

幸福教师计划初阶培训被童书妈妈内部称为“相亲式培训”,简言之,就是学员和童书妈妈互相认识互相选择的这样一个培训。那么,在这个培训课程上,思想的碰撞在所难免。

在三天的培训中,老师会带领学员开展实操课,学员们可以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作文的评估和反馈。可以说,在一节完整的儿童写作课中,最集中反映童书妈妈教育观的环节就是作文的评估反馈。

在小组发言时,一位有18年教龄的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她自己的评判标准——要坚决改正孩子的错别字,要大肆赞扬孩子文中体现的传统美德,要强调“卷面整洁”等。她坚定地认为,孩子们最后都要接受“高考”的洗礼,这是残酷的现实,我们应该早早付诸实践,让孩子们认清这个现实。

这个观点一抛出来,我内心一紧:这不是一群认同新教育理念、崇尚“幸福教育”的新教育的追求者吗?怎么会有如此“传统”的声音呢?带着纳闷的心情,我环顾四周,大家并没有一下子将其否定,而都在认真倾听,并不时为发言人的幽默和极具个性的表达鼓掌。

接着,授课老师顺势就这个突然出现的“争议点”引导大家向更深入探讨。


童书妈妈的“写作观”也在这个环节中被强调: 太多孩子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受到负面的评价和打压太多。孩子太缺少赞美与肯定,就像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都快渴死了,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递上一杯水,而不是继续评判。 顺应儿童天性的写作课就是要做到“无底线”地表扬孩子,当然,前提是“有依据”。

童书妈妈在最后重申了自己在儿童写作方面的理念,但课堂上每个人的表达都受到尊重。以我个人为例,其实我很大程度上并不认同这个老师的观点,但她的发言铿锵有力,语言也极具个人魅力,因此,我会发自内心地为她鼓掌,并被她逗笑。

上了这节课,我也重新认识了童书妈妈儿童写作课对“真实”的要求:只 有安全的环境才能真正鼓励并生发出真实表达。

以“我爱你”为题给同学写诗,一名学员正在接受同学的“表白”。



被点燃后的无限生长

之前听三川玲老师在喜马拉雅的音频课,里面提到很多惧怕写作的孩子被治愈,从而爱上写作、享受写作。


可是,习惯性思维让我更多地将这话当做一种宣传口号,并没有对真正的“疗效”有直观的认识。这三天的培训则让我真切感受了一把“被点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告别的那个下午,培训交流群活跃异常。群里的信息,有离别的不舍,有见到大咖三川老师的喜悦,有收获的满足和欣喜。在群里,学员们纷纷表示已经从课堂中学会了“无底线、有根据”的表扬,立志要把这个群变成现在流行的“夸夸群”。有意思的是,那位旗帜鲜明要让学生知道残酷现实的老师很自然地调转航向,自动成为“夸夸群主”。

随后,一位厦门女孩因天气原因滞留机场。无所事事的她就着课堂上写诗的状态,写了一首名为《南方人眼里的北京》的诗,以纪念此次行程。紧接着,群里更帖,陆续出现了山西版的《北方人眼里的北京》和广东版的《南方人眼里的北京》,其中最为出彩的是一位全班唯一一名男学员写的男版的《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男生版)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是满大街手里拿着烟的姑娘,

是戴着各种口罩的上班族,

是脖子上挂着比脸大的证件的地铁乘警。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是王朔、刘心武、老舍,

是高晓松、马未都、王世襄,

是宋冬野、郝云、爽子。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是几分钟就上桌的炒面片,

是天南地北大杂烩的早点,

是吃不腻的爆肚、炒肝、卤煮、火烧。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是史家实验小学的学生上体育课在跳绳,

是对面广场上放学的孩子们在撒欢,

是刚下补习班的孩子哭着跟妈妈说,他凭什么这么说我,我再也不去上课了。

是从路边停着的车里下来个小不点男孩站在行道树边撒尿。

南方人眼里的北京,

是给我泡了四天美式咖啡的小羽,

是拖着买菜车抬手和保安打招呼的丸子奶奶,

是神秘的白滔滔老师,

是万有幸福空间的厕所里有纸。

每次培训结束三四天后,交流群慢慢归于沉寂。我以为这是所有社群的规律——新鲜感让大家都纷纷参与群内互动,待各自回归自己的生活,生命也就不再有交集,群自然也就安静地死去。

没想到,十多天过去,这个群却异常活跃!

▲课堂上的神奇魔法延续到课下。


很多人把课上学的内容带进自己课堂,带进自己的亲子互动中。他们在群里分享实践所得,也讨论改进方案。

来自成都的高校教师朱老师征集群里意见新开了公号,要把群里学员们的孩子的作文都在上面发表——以实际行动落实“夸夸群”对孩子们写作的鼓励。

一位学员做了一版“学霸级别”的笔记,分享在群里,细致程度让三川老师都“看得热泪盈眶”。

更多的人表示自己更有“写”的驱动力了,于是群里一天会出现好几篇学员们的文章。而其他人也会给予热情的评点和鼓励。

……

我太喜欢这种被激发、被点燃的状态。一个人被点燃,会有不断学习和写作的动力,而一群人被点燃,他们居然发生化学反应,长成了一个自带生命力、自由生长的生命体。


生命不停止,成长就无止境。


我开心地发现,我和班上的其他人一样,都仍然拥有向上生长的能力,虽然我已经三十多岁,是俩娃的妈妈……这三天,也许是2019年最闪亮的日子,也是这个春天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欢迎参加幸福教师成长计划

儿童写作初阶培训


以上是儿童写作第5期学员大斜的分享,欢迎你也来北京,来万有幸福空间被点燃。


儿童写作初阶培训是一个相亲式培训,你来了解童书妈妈儿童写作究竟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我们来了解你是否合适跟我们一起走下去——之所以如此郑重,是因为我们要把儿童写作教育当成我们未来五年、十年乃至下半生最重要的事业。


儿童写作初阶培训被学员们称为干货满满,一些多年的阅读写作机构的老师说学了三天,回去居然可以用三年以上;


我们的培训也体验感十足,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孩子在课堂上被尊重、被接纳、被疗愈的感觉,你也能够体会到被感动、被激发,创作冲动十足的能量状态。


授课老师有童书妈妈儿童写作的创始人三川玲,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咖老师。在这里你可以一睹三川上课的幽默、潇洒、“霸气”风采,也可以看见深情款款、静水流深的老师、理性冷静深化问题的老师,温暖宽厚总是让你具有安全感的老师……总有一款童书妈妈老师风格适合你!


诚意满满的儿童写作初阶课堂等你来!



幸福十二期|儿童写作初阶第六期

学费:4500元(“万有会员”9折)

时间:2019年4月24日~4月26日

地点:万有幸福空间(北京东城区东中街32号6层)


幸福十三期|儿童写作初阶第七期

学费:4500元(“万有会员”9折)

时间:2019年6月5日~6月7日

地点:万有幸福空间(北京东城区东中街32号6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