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财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ABC品牌创始人鞠躬致歉丨大公司动态 ·  昨天  
第一财经  ·  马斯克用的减肥“神药”,国内上市了! ·  6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多银行宣布:提额!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财经

【关注】事关亿万农民的利益!原来,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办法是...

央视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9 22:11

正文

多年来,外出务工一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对于那些临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外出务工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外出打工就不是容易的事儿了。这些地方信息比较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那么如何让这些地方的农民走出大山告别贫困呢?

村里有了“就业联络员” 村民外出打工不再“举目无亲”



52岁的冯彦武,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的村民。眼下,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业联络员。他为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冯彦武的工作看起来就是每天串串门、聊聊天,十分简单,但其实难度可不小。这天早上,他去了村民霍敏香家里。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村民冯彦武:你不要怕没钱,不怕这个公司不给钱,这都没事。公司都给钱,没事,上不了当。


43岁的霍敏香有着一把子力气,虽然她明白打工是摆脱家里贫困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担心上当受骗,一直不肯外出打工。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村民霍敏香:反正我知道家庭困难,学生娃上高中的时候咱都没钱,一年都得一万多块钱,挣点花点,这花都没啥花。



霍敏香所在的卢氏县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总人口37万人,有6万多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18.9%,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霍敏香住在两间土房子里,其中一间是厨房,他们一家四口就住在另一间不到20平米的屋子里。霍敏香的女儿今年13岁,刚上初一,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


霍敏香虽然说不怕吃苦,但是要在家看孩子,因此坚决不去。老冯决定先跟她44岁的丈夫张现军聊聊,这个家里有两个劳动力,能出去一个就能很快改善这个家的条件。


冯彦武:它这个是最低工资,就好比说你一个月只干二十六天就有三千六百元。


冯彦武拿着全顺公司的招工简章给张现军算起了账。与全顺公司合作的厂子在深圳、郑州、昆山等地都有,还包吃包住,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可是张现军就是不愿意去。他说自己打工上过几次当,被骗怕了。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村民张现军:我2016年在外头干的活,到现在还没给钱,害怕再不给钱咋弄。


张现军说,自己也知道应该出去打工,可是已经被骗了5、6次,到最后人都跑了根本要不来工钱,而且那还是在家门口打工。冯彦武现在介绍的都是去外地打工,如果不给工钱他还要搭上来回的路费,风险太大。可是不出去打工,他又赚不到钱。


张现军家里有一亩多地,一年能收入1000多元,他平时在附近偶尔打打零工,一年下来能赚几千元钱,这些就是家里全部的收入。他们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早春二月,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但在卢氏县,由于刚下过一场雪,温度还很低。下过雪之后进不了地,农活也干不了,霍敏香就在家里做家务。家里没有洗衣机,用冷水洗衣服的她双手冻得通红。


霍敏香:电器啥都不想要,主要是房子问题,受点苦、受点委屈没啥。



霍敏香说,其实自己有时还是很想去打工的,因为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压力确实太大了。


霍敏香刚读初一的女儿张凤娇很懂事,自己骑一个小时自行车去上学,学习也特别认真,是霍敏香的骄傲。在父母是否应该出去打工这个问题上,她流露出一丝担心。


霍敏香的女儿张凤娇:害怕他们出危险,想让他们去找一个很安全的工作,我想让他们一个出去打工,因为没人照顾我们。



看着这个贫困的家庭,冯彦武很想说服他们去打工,他打算过几天再来试试。从霍敏香家出来,冯彦武又赶着去下一家。由于地处山区,摩托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自从当上了全顺公司的就业联络员,两个多月的时间,冯彦武成功动员了6个人,这个成绩让他很满意。他说,村民们不愿意出门打工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出去找工作确实不占什么优势。


冯彦武:出门没学历,再一个也没有啥技术,出门感觉找不下活,难找。


趁着天还没黑,冯彦武打算再去一个村民家,这一家他已经去过4、5次了,感觉成功的把握还比较大。平兴芳的丈夫之前在附近的矿山上打工,脚受了伤,正在三门峡看病。平兴芳家里四口人,如果在家里打零工只能去附近的矿山,她实在不愿意丈夫再去干那么危险的工作。而她还要在家中照看两个孩子,小儿子才六个月大。平兴芳答应冯彦武等丈夫回来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能出去打工就第一时间联系冯彦武。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村民平兴芳:能去了一个月真是最少不挣3000块,你说是不是?今天来了人,我都想立马坐车就走了,我都去了。


平兴芳的态度让冯彦武很高兴。离开这位村民家,冯彦武又赶往下一个村民家里。从早上8点多出门到天黑,冯彦武一共走了四、五家,不过,目前还没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冯彦武:怕干不了活、领不了工资,有些害怕这个,有些是想走走不了,在屋里带孩子。


村民们各有各的难处,冯彦武打算慢慢再想办法。回到家中已经晚上8点多了。老冯又要开始盘算第二天去谁家做动员工作了。


全顺公司在卢氏县县城设立了分公司,所有在当地招来的工人要先在分公司集合。第二天一大早,记者赶到这里时意外地发现,前一天还不肯出去打工的霍敏香在冯彦武的陪同下,也出现在了这里。


霍敏香:昨天你一走我就决定了,想想还是不行,得挣钱,非得出去一个人挣钱。


霍敏香最终决定通过全顺公司去江西的一家玩具厂打工。除了霍敏香之外还有另外3个来自不同乡镇的贫困村民带着行李来到这里,一起外出打工。


农民工司令建议企业定向培训农民工 提升农民工技术水平


外出打工对霍敏香而言,意味着家里房子有了翻新的可能,孩子上学的费用有了着落。那么帮助霍敏香找到工作的这家全顺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张全收是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被称为农民工司令,这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每年都带着1万多农民工兄弟驻扎在深圳,哪个厂要人,他就把人打包调过去干活,遇到没活的时候,公司也会包吃包住,照发工资,这就是他的“全顺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我这个司令,不是当官的司令,我是农民工的司令。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我们见到他时,他还有5天就要到北京参加两会了,虽然之前已经完成了调研工作,但他还是想趁着自己在河南的时间多走走,再看一看,好完善自己的建议。作为农民工司令,每到一户,张全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家里有没有能够出去打工的富余劳动力。


31岁的罗随有没有外出打工。罗随有的父母已经年过古稀,76岁的父亲前两年摔断了腿,落下了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71岁的母亲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只能在家做些简单的家务。老人需要照顾,加上之前打工的经历让罗随有心里很犹豫。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小河口村村民罗随有:我以前也在外面工作过,被朋友骗过一次,做那个传销的。就是现在不管去哪里,我心里还有一个阴影。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去哪个地方被人家骗了?


罗随有:在山东那边,被骗走了四五千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他们更是不敢再轻易迈出一步,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这样的欺骗。可是如果不出去打工,家里的3亩地和低保就是这个家的全部收入。


罗随有:现在就是低保加上这个养老金,一个月不到五百元,他们一个月光吃这个药钱都得三百多元。



罗随有一家生活很是节俭,清水煮面配上一些腌制的酸菜就是他们的午饭。为了娶媳妇家里借钱修了新房子,债到现在都还没还清,目前罗随有还没有成家,如果不盖这个新房子,连给他介绍对象的人都没有。大雪过后,山里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几度,罗随有的家里没有暖气,只能去山上捡些柴来取暖。


罗随有的父亲:就烧这个东西,咱烧煤又没有钱,就是烧这个柴火,做饭也是这个东西。


罗随有的母亲娴熟地把柴劈好。如今,老两口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早点把终身大事定下来。


罗随有的母亲:挣不下钱,工资低。那时候没钱供孩子上学,我岁数大了,都是成天有病,天天吃药,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死了先知道孩子有媳妇了。


急性子的张全收看着罗随有家里的情况,不停地劝说他要走出家门,外出打工。事实上,在走访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坚信,走出去是他们改变贫困命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山区的地少,收入保障不了,这个平原有农业,地多的地方种地一亩地打上一千斤麦子,才卖一千块钱,十亩地才卖一万块钱,那一个人一年挣上四万块多好。


这天,迈科公司原本说好的要600名工人,结果只能要400人了。张全收很着急,他马上决定要在去北京开两会前再商量一下用人的问题。


张全收:如果人多了,我这里来了走不出去,你说你发愁不发愁。


工厂的负责人史世巧和张全收合作多年,很理解张全收的心情,但是对于用人的问题上她也有自己的难处。因为现在工厂对工人的要求高了。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世巧:因为自动化设备增加了,所以要求咱们工人技术水平要相应提升。


史世巧提高用人要求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工厂已经着手引进了一批机械臂,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改变之前劳动密集型的模式,眼下最需要技术工种。而这对于张全收和他的农民工兄弟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挑战。



史世巧:学历普遍还是偏低,基本上可能是在小学或者是初中多一点,高中以上的可能都不是太多,自带技能的人可能在10%以下我估计。将来设备的需求提升跟设备自动化的提升,一定对人才结构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身为农民工司令,张全收早已感受到了招工在这几年里悄然发生的改变。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读书少没有学历的农民工不再吃香了。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张全收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张全收:我到北京开会这回要提一个建议,就是说定向培训。农民工到了企业,有学历的愿意去学一技之长的,让他到了企业之后去学一些东西,直接就地上有技术的工作岗位,直接拿到高工资。其实我们国家也应该对每一个企业,对这个技术工人的培训资金发到他们身上去,这样又能培训了又用得上了。


张全收认为,农民工学历低是个普遍现象,这也是他们摆脱贫困最大的瓶颈。如果能够为农民提供多种技术培训的机会,就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让一个个家庭脱贫致富。



在史世巧工厂的食堂里,我们见到了来自三门峡卢氏县的小伙子陈艳辉,他到这里工作有半个多月了,对工厂的生活十分满意。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上川村村民陈艳辉:今天这是两个荤一个素的,要是渴的话那边还有汤可以自己去盛,在家吃的时候像白菜之类的就是一些素菜。


陈艳辉在工厂流水线中负责的是质检的工作,不到5分钟的时间他已经非常麻利地完成了96个产品的质检,而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陈艳辉之前在饭馆当过厨子,在工地做过小工,从来没有做过要操作电脑的工作。因此,他做质检这项工作之前是经过工厂专门培训的。



陈艳辉:对于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来说不怎么碰电脑,电脑这个系统有点难,在这里就用电脑。学了差不多两天,把所有的工序全部学会。


陈艳辉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读到高一后便辍学了。而按照史世巧的规划,未来,他很可能成为技术工种的重点培训对象。陈艳辉说,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因为它可以让自己有能力改变家庭的命运。


陈艳辉:我妈也是体弱多病。我兄弟今年14岁比我小10岁,还要上学,什么也不懂,出来打工也不可能。还有我爷爷奶奶我也要养。


三年前,陈艳辉的父亲突然去世之后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家里虽说有四五亩地,可是前后都是山,根本种不了庄稼,更别提靠种地养活家人了。陈艳辉于是选择了背井离乡,现在他的付出获得了回报。


陈艳辉:去年总共寄了两万块钱,让我妈作为日常开销还有看病、我兄弟上学所用的钱,今年我的目标是寄三万。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贫困户一人务工他这个家庭都可以脱贫,他如果有三个劳动力,一年就赚十一二万,他这家就可以过上小康。如果他学到一技之长,他将来会往高的层次,到一定的时候跟着老板干的时候,他自己也会发挥他自己的才能,大家可以自己创业。


半小时观察:培训一技之长 实现彻底脱贫


伴随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尤其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工的素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动农民工的基础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对农民工就业后的再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更多的农民彻底摆脱贫困。

你会喜欢


【榜单】谁是中国最具匠心的企业家?第一名不是马云,是TA!


【震惊】这样的房门最容易招贼!赶快检查自己家👇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经济半小时》

本文编辑:姜美羊

培养一技之长,贫困农民早日致富!↓↓↓欢迎分享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