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加★关注★不迷路
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之中,很多人容易将“桑榆”简单解读为指代普通的桑树与榆树。
这句诗源自刘禹锡晚年创作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它是对好友白居易的一种诗意回应。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友情深厚,两人常以诗为媒介,相互倾诉与共鸣。在《咏老赠梦得》中,白居易抒发了对于晚年生活的无奈与消极态度,他用“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来表达内心对老去的抵触和哀伤。在朋友的低落情绪面前,刘禹锡选择从细微处入手,并没有直接进行劝慰,而是接续白居易的主题,谈及自然衰老带来的种种不便。他在诗中写到:“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他直言不讳地承认,老去确实带来许多困扰,身体越来越弱,头发日渐稀少,然而这些皆属生命历程中的自然现象。然而,当我们尚以为刘禹锡会继续描摹这些老年生活的阴暗时,他反而一转笔锋,强调老年生活中独具的魅力。岁月给予的不只是韶华渐去,还有阅历的丰厚和智慧的积淀。刘禹锡通过这种巧妙的思维转换,表现出对晚年的积极看法。尽管“桑榆”表面上似乎在指代桑树和榆树,但实际上,这个词语象征天空中的二星。太阳斜挂桑榆之时,暗示着夕阳西下,预示人生步入暮年。然而,紧接的“为霞尚满天”,则传达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即便夕阳西沉,天空仍被绚丽的晚霞装点。这一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刘禹锡对于晚年生活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态度,指出人即使老去,依然能够焕发生命的光彩。然而,这些挫折不但没有压倒他,反而淬炼了他的意志。正因如此,当刘禹锡在晚年写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时,它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他生命积淀的真实反映。当白居易读到这首诗时,想必从中汲取了许多勇气与力量。刘禹锡用此诗所传达的,不仅是给朋友的鼓励,也是写给每一个在生命暮年感到迷惘的人们的一剂良药。真正令人恐惧的不是衰老本身,而是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切与期待。即使生命接近尾声,我们依旧可以用智慧和经验,为他人和社会添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因其深刻的内涵备受赞誉,不仅赞美晚年生活,也寓意对生命价值的透彻理解。每个人都会走向年迈,但心态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晚年。正如刘禹锡那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朝夕的变化,落日的余辉同样可以灿烂生辉。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因逐渐年长而焦虑,担忧被社会遗忘。然而,这句诗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保持光亮,人生的每一刻都是鲜活多彩的。衰老并非终点,而是新一段旅程的开端。只要我们如刘禹锡一样,怀揣对生命的热情与坚定,那么即便处于生命的暮年,也能活得绚烂夺目。
· 完 ·
/ 推荐阅读 /
▼
曾国藩为戒色,竟强迫自己用这一笨方法,如今却少有人能做到
妃子来例假,竟然让侍女陪皇帝睡觉,没想到造出了个千古一帝!
发现更多皇宫秘闻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紫极女史】
点亮“在看”,让历史不再是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