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独的阅读者
把顶尖大学的思维与能力训练普及给每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务范  ·  情人节送礼清单!一秒送到她心坎里 ·  2 天前  
物道  ·  愿挚爱白月光,终为朱砂痣! ·  昨天  
氧叔本叔  ·  连刷10分钟,她的盛世美颜硬控我一整晚 ·  3 天前  
物道  ·  亚瑟士,实力被低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孤独的阅读者

改变历史的白银,如何在全球贸易中流动?

孤独的阅读者  · 公众号  ·  · 2025-01-21 21:00

正文


《井外周刊》有趣优质的海外资讯

(中英西三语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扫描下图二维码加小雅,免费订阅




本文整理自孤阅公开直播课程

「一节课速览风情与史诗:拉美历史剖析」


从 16 世纪开始,随着西班牙人开始在拉美大量开采白银,中国与这片处在地球另一端的广袤大地产生了联系。

美洲的白银乘着骡队,从矿区运往港口,随后跨越太平洋抵达中国,换成一船船瓷器、丝绸、茶叶前往欧洲。 全球贸易的网络由此诞生。

美洲的白银,不仅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也成为推动拉美殖民史的关键资源。白银通过国际贸易的流通,将欧洲、亚洲与美洲紧密联系在一起。




拉美富有贵金属资源。

阿根廷和它的母亲河拉普拉塔,名字分别来源于「银」的拉丁语(argentum)和西班牙语(plata)。

对贵金属的追求一直推动着美洲的殖民。

白银成为了世界链接各地经济的货币。

欧洲商人采购中国商品并不需要兑换各国货币,只要有白银就行。 货币的统一,使得全球贸易的各方能够进行快捷、标准化的交易。

美洲白银的大量涌入,永远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的税收都以实物税为主,不仅效率低下,负担也极高。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先,在元朝被归为「淘金户」,因此不得不变卖收入用金子交税,不出几代便一贫如洗。

充足的白银与商业、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改革成为可能。于是方有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将原来的实物税、力役和杂税等合并为统一的货币税,以白银缴纳。

自从之后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 1/3。

后来,发生在欧洲的贸易争端使得明朝的财政愈发困难;明清变革之际对外政策的骤变,也使得西班牙帝国的国力一蹶不振。

变化或好或坏,中国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时代,以「一角」、「一块」等俗语的形式留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的陶瓷、茶叶和丝绸,令无数西方人为之痴迷。

中国的陶瓷工匠在景德镇等地烧制精美瓷器,成千上万的瓷器通过水路运往宁波、广州等沿海港口。

在这里,外国商人,尤其是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商人,带着新大陆的黄金和白银来到中国,翘首以盼。

这些瓷器被装载上远洋船只,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洋,最终抵达西方的塞维利亚、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和伦敦……

仅在 17 世纪上半叶,超过 300 万件中国瓷器便被送往欧洲。

随着北美的日益繁荣,瓷器的旅程并未止步,它们离开欧亚“世界岛”,最终抵达白银的源头——新大陆。

中国人并非没有察觉海外市场的存在与规模。到了清代,为西方各国定制图案和器型的瓷器已变得十分普遍。

不过,尽管一些产品是根据海外需求定制,生产它们的中国工匠与商人,却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是「一张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更不清楚「这一市场是如何运作的」。

大部分工匠更多关注国内市场,而对外部市场并不直接了解。

国内商人与海外买家之间的联系,大多通过中介渠道进行。 工匠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最终流向何方,甚至与海外对接的商人也只是关注销售与利润,缺乏对全球贸易运作的整体视野。

出口法国的清代瓷器


故宫藏一枚正德白釉矾红彩盘,其款识为波斯文「大明国可汗即苏莱曼沙阿御制」





本文整理自孤阅公开直播课程

「一节课速览风情与史诗:拉美历史剖析」

点击下方链接,添加小雅, 领取更多 「免费公开课程」

联系小雅,免费领取【听课兑换码】及孤阅入门学习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