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榕
谈中国股市赚钱逻辑,说中国市场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500亿能救回万科吗? ·  15 小时前  
格隆汇财经早餐  ·  还有哪些DeepSeek 10倍股,没被发现? ·  昨天  
格隆汇财经早餐  ·  还有哪些DeepSeek 10倍股,没被发现?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前实控人失去兄弟“助阵”,独自分拆歌尔微赴港IPO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谁在榨干“小老板”的最后一滴血?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洪榕

第36课 洪榕:如何抓住A股市场足以改变命运的大机会(下)

洪榕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6-03 11:41

正文

请点击收看第36课


如何抓住A股市场足以

改变命运的大机会


大家好,欢迎来到洪校长的投资课。上一集,我们有讲到什么,讲到 A 股市场的一些大机会, 它的大机会是伴随着什么?是伴随着改革出现的。

我们前面举了一个例子,讲到股权分置那个机会,那我们这一集呢?我们好好来讲讲什么? 现在正在发生,或者说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重大机会,或者我们说也不叫一些吧,两次重大机会。

当然我们讲清楚,机会是伴随着风险的,其实恰恰什么呢? 你对这个风险的把握程度,然后就决定了,你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抓住到什么程度。

IPO制度已改变供求关系


我们上集已经提到了,说这一集我们讲注册制,注册制这个事大家一直在讨论,它是什么呢?


其实在 2015 年,应该说是推动得非常之快,甚至为了这个事情我们说,包括国务院做了一些甚至人大都做了一些特别的一些授权。

我们要求修改证券法,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都快到临门一脚了,最后因为什么原因? 因为 2015 年的股灾,包括后面市场的承受力不够了,后来出现大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被迫中途就停止了。

为什么呢?因为注册制就是我说的, 它是会影响到 A 股估值体系的一个改革。 因为什么,因为其实它已经 改变了 A 股的供求关系 ,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做注册制的话,很多的股票可以上市。


我们说的供求方面,供需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就是这个大量的股票要上市的。供应方面没有问题了,所以这个,市场人士认为比较可怕的。


所以说因为这一点,然后市场也意识到这一点,后来我们说的我们的刘主席,上来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就提到说,我们要暂时搁置,暂时停止关于注册制这个事。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注册制,为什么会要推出呢? 那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核准制确实存在过很多的一些问题,也是市场上认为我们 A 股市场有别于其他的成熟市场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所以这项改革大家心中都有数,一定要改的。


只是改的方式、方法,怎么来改,怎么做到的问题,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大家心中都有数。


这就像当年的关于有股减持到什么股权分置改革也一波三折,但是最后还是要改。所以这个其实是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剑。


大家会发现,虽然说监管部门也说不会做注册制,但是,大家又会说,现在这个 IPO 速度那么快,还有什么?这个新三板就可以转板, 这个好像给人感觉,这不就是变相的注册制吗?


所以说大家是会有这样的去思考,为什么? 因为逻辑是通的,一个是说,我们肯定将来不能永久性的,一直永远的一直在做核准制。


就是过去那种方式的核准制,至少你核准制也会发生变化,还有就是我们说有可能到时候就变成了我们说的跟西方也比较相似的一种注册制,这个是悬在大家心中的一把剑,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也是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这里,无论你市场怎么说,大家都会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人感觉杀伤力是很大的。为什么? 因为它动的是估值,动的是我们说的,改变的是供求关系,这是很可怕的。

那好,那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来想,我们再来把这个东西理一理,上一次我们改革的时候,我们顺利的把它改革了,我们采用什么方法?


采用了十送三,要采用分批的流通的方式 ,这是上一次。那这一次的改革又用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现在我们可以去体会,现在采用什么方式呢?


好像也是一个很过渡的方式,什么呢?也是一个叫什么? 我们现在的只是加快 IPO ,我们慢慢的在修改改变我们的一些核准的方法。


我们再通过一个方式,也是一个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的这么一个方式。但是这一点大家还是感觉到有点可怕,那好,其实我一直在说, 如果一定要让注册制顺利落地,必须在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怎么去解决呢?我说改革,一定会付出成本。 改革要付出成本,那谁来付出这个成本呢


当然, 因为改革就要有人付出成本,但改革也会产生更多的人受益,会有更好的机会,尤其是有利于我们证券市场的将来的很好的发展。


注册制改革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

那所以说这里大家一定要意识到很多人会说 我们注册制本身,这个改革这个成本就应该市场来负担。 其实这句话我认为是不通的。


所以我曾经提过一个方法,怎么来让注册制更好的,或者说改革的方式应该怎么办呢?还是得有叫做 里外有别


什么概念?其实就是一个我们说的, 现在的这个市场,你必须要做到存量客户和就是我过去我采用核准制,过去我采用核准制进入这个上市的股票,和你未来采用注册制进来的用户,客户应该是不同对待。


我认为这是应该的,否则里面体现出很大的不公平,而且会对我们现在已经什么过去采用核准制进来的公司会有不公平。


为什么要采用新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成本,我们的二级市场是承受不了的,那么我们回到我们讲已经上市的一些公司,这些公司因为它是严格考核进来的,既然是严格考核进来的一些公司,它其实是什么呢?




那我们就应该给他什么,我们就应该给它一个一定的信任,所以它在融资也好, 它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一个更方便,为什么呢?


因为广大的投资者应该对它们的信任度要比什么,要比我们所谓的真正的注册是不经过审核的,进来的公司应该说我们要给它什么,更信任一点。


因为你后来进来的这些公司,如果你是不经过任何的审核,而且数量上又不做限制的话,它就毕竟会有一些公司是什么, 它是市场上可能根本认识不到它的价值,然后要交给我们真正的上市之后市场去体现。


就像大学生一样,如果因为他高考,如果他不是很严厉的高考是随便进去的,那我们这个是不是好学生?我们要看他读了两三年之后,我们说这是个好学生,你才会知道嘛。


所以说我们在对待这些过去通过核准制进来的公司和未来经过注册制进来的公司,应该不同对待,那怎么不同对待呢?




我认为就应该给一段时间,让投资者去认识它,就是先进来的公司过去进来的公司,我可以在融资方面,我可以给时间上,我可以给你更快的。 甚至给你额度更大的,更宽松的一种环境。


然后对一些注册制进来的公司,由于你之前我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只能在这市场上再去看你,那怎么办?


我只有用时间来验证,你要上市一段时间之后,那投资者会用脚投票,你是个好公司才给你。 我就给你更多的时间,你才可以拥有上市公司的权利,或者说你那些的大股东,因为注册制进来的公司的股东,你可能要更长的时间,你才能减持。


我认为这样也是对二级市场的一个保护,也是一个很公平的状态,所以我说一定在思维上要改变。既然是说制度性的改变要改革。 我们就要考虑不能把所有的成本让现有的这些公司去承担,应该给他们其实是一样的,应该会有一定的制度上的补偿。


我认为这个恰恰是更合理的,但是很多市场人士可能不这么认为,所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那好,因为这个就决定什么呢?为什么来讲这个呢?其实是后面大家去看。




如果你是运行的一种注册制的方式,或者过于好像很理想化的一种做法,那市场上肯定会说,估值会有大的改变,因为你快速的就改变了它的估值体系


这就是现在这一次,究竟我们的这个改革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所以整个的过程,其实我们现在正面临着这么一个机会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大家都担心, 好像是个变相注册制,然后会对估值产生重大影响,这里怎么判断,究竟这样的形势政策的变化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它的所谓的平衡?


因为其实我们讲的是供给,就是供给侧这一边。或者是供应,供应这边, 其实我们现在市场应该有比较好的,在解决什么需的。


这个其实在增加的,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包括养老金进场,包括一些现在这个产业资本的进场,其实都是一些好事,它认为 A 股市场的估值应该是差不多了。


但大家有把剑悬在那里是什么? 如果万一注册制铺天盖地的来,它对创业板对一些小股票的估值可能很大一些打击。


注册制成功推行后或引发一轮大行情


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发展速度非常的快。 有的小的公司成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应该说它的一定高的估值,它有它的道理的。


如果这样去想的话,我们说我们的这个改革其实到了这个阶段,那大家会说,是不是这个地方?


如果一旦供需达到平衡,一直我用的叫资金达到平衡的话,那这个股市其实是一个好的股市,也许这个时候可能就已经是接近了我们认为下一轮行情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因为一旦这个改革完成了,大家知道这个改革完成很重要,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旦改革,大家都知道,原来是供需,就这样提供好多源源不断的好股票供应的时候。 那我们监管在市场上已经把很多不好的东西清理掉了,那大家其实是有利于什么呢?


如果这个大的风险,如果这样的估值这个风险市场上被释放掉的话,大家应该知道会发生什么。那这样的话, 市场上一些大量的新的资金,它会进入这个市场,往往这种新资金的进入,那可能就是催生一次新的大行情的一个好机会。


但前提是能不能把那根弦去掉,能不能让大家认为我原来这种注册制改变估值的方法,是不是已经接近尾声?


这个大家好好去思考,所以我们说 如果监管部门就这一点上,如果能够更清醒的认识的话,那我们想很可能我们很快就能把属于这个注册制改变估值体系,改变这个供应的 大家认为最大的风险给它去掉。


如果你政策上不能去掉,那市场用市场去找这个机会的话,这个往下找空间的话,那太吓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