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Can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industrial sector in China
原文作者:
Yucai Hu
,
Shenggang Ren
*
,
Yangjie Wang
,
Xiaohong Chen
作者单位: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PR China
原载期刊:
Energy Economics
发表时间:
2019
年
11
月
19
日
关键词:
CO2
;
排放交易计划
;
节能
;
减排
观点摘要
为了应对环境挑战和气候变化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战略、措施和行动。例如,
2011
年
中国
在
7
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交易试点,旨在探索并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
。
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不仅对实现总体碳强度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促进低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很少从宏观产业层面关注
碳排放交易政策
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对此,本文基于
2005-2015
年我国省级二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
Difference-in-Difference
,
DID
)模型,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政策对节能减排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碳
排放交易
政策
使试点地区受监管行业的能源消耗减少了
22.8%
,
碳
排放减少了
15.5%
,该结果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然稳健;(
2
)
碳排放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技术效率,进而
间接影响节能减排
;
碳排放交易
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了受管制产业份额的比重
)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量;
(
3
)
在环境执法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碳排放交易
政策的节能减排效应更显著
。
基于上述结论,建议:(
1
)鉴于
排放交易体系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试点地区受监管行业的节能减排
,建议
中国进一步将这些经验推广到更多地区,推动全国性碳市场的建设
;(
2
)为了
充分利用
ETS
这一政策工具
,政府应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
。
例如政府应优化碳排放上限和碳价格,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引导企业投资低碳技术
,特别是
开发利用煤炭相关技术
;(
3
)
政府应加快
碳
排放交易
体系
的立法,以促进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有效运行
,要加强
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监管
频次
,以获取准确的污染物排放信息。
研究展望
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首先,
丰富了
碳排放交易政策
在宏观行业层面的实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