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5
月
17
日,上证指数上涨
31.63
点,收盘报
3154.03
点,成交量为
3896
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
近期的文章中,我们一直强调“只要上证指数不有效跌破
3090
点一线,我们都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本轮回调以来,上证指数的最低点在
3116
点,之后就出现了
5
月
17
日的放量上涨。既然市场的走势完全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是以今天就不再多说了,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便是。
在
《
5
月
17
日股市前瞻》
推送后,有读者留言提问,说我每天阅读量那么大,那些数据是做笔记的,还是直接脑子记住的,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分享一下:
我觉得,或许有一些经验之谈,可以供大家参考,我将其概括为三个“舍得”。
第一个“舍得”,叫作舍得花时间。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就是如果给你
60
个人的名字和照片,让你将他们全都背下来,或许你会觉得很难。
可在我们每次升学组建新班级后
,似乎没用多久便能将所有同学的名字和样貌一点不差地记住。
其原因就在于,只要你花的时间足够多,不用刻意去记,顺便就记住了。
同样的道理,我每天的资料虽然很多,但一般都是不会刻意去记的。只是因为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足够多,所以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很多人和事。譬如我写历史,涉及那么多古代的人事时地物,你说这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背下来的吗?恐怕是很难。但因为我天天就琢磨这些东西,甚至我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记住它们,而是通过它们来阐发出前人所未能阐发出的观点,那么记住就只是不知不觉中的顺便而已。
又譬如我写财经,会涉及非常多的指标和数据,我也不会刻意去记它们,只是希望通过梳理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能够为刻画经济运行的状态提供依据。所以大家看我写财经,应该会觉得故事性非常强。正如你听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之后,不会刻意去背这三兄弟的名字是什么一样,当你可以用指标和数据来讲一个财经故事之后,对于这个指标和数据本身,当然就没必要再刻意去背了。
只不过,财经领域涉及的指标和数据极广,需要花费足够多的时间,才能将它们逐一梳理好。
如果一个人之前缺乏基础,之后又不肯花时间,那么在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指标和数据时,肯定就会觉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了。
第二个“舍得”,叫作舍得花钱。
我早年听到胡雪岩的一句话,之后就一直印象极其深刻,叫作“要舍得花钱买明白”。所以,我花在“买明白”上的钱一直在增加,现在每年都要花到六位数。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有些数据只有付费才能获得。
二是有些数据虽然可以免费获得,但散落在不同的渠道。如果自己亲自去各大官网上搜寻,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时候,就会通过向一些专门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的网站付费,然后利用网站提供的绘图工具快速制图。
三是有些数据虽然容易免费获得,但这些数据里面究竟蕴藏着哪些信息和深意,却并不是每次都能及时捕捉到。这时候,就需要阅读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报告。一般来说,付费的研报总是比免费的研报具有更高价值。
第三个“舍得”,叫作舍得拒绝。
当你在某个领域小有成就之后,就会有很多人要来跟你社交。而且随着你的社会名望越来越高,要来跟你社交的人的社会名望也越来越高,也让你越来越难以拒绝。可问题在于,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你花在社交上的时间多了,花在研究上的时间就必定少了。所以,当你发现这个社交不能为你带来实际效用和认知提高,而只是陷入虚伪客套和互相吹捧时,那就要舍得拒绝。正如李敖所说:“不主动,你就爬不到美女身上。不拒绝,丑女就会爬到你身上。”
行文至此,相信读者也看出来了,这三个“舍得”,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珍惜时间。所谓“舍得花时间”,是说要花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所谓“舍得花钱”,本质上是说要用花钱来节省搜集资料的时间,以便能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所谓“舍得拒绝”,本质上是说不要被别人占用了自己的时间,以便能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俗话说:“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尤其是在投资领域,谁还没有经历过一时的获利呢?但如果这个获利不是建立在长期的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之上,那就随时都有可能像空中楼阁一样在瞬间崩塌。
这个周末,我们在盗天平台上推送了两篇讨论库存周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