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刑侦剧或者悬疑剧,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我们最需要弘扬的就是剧中所灌注着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创作精神。真实的本质就是现实主义精神,这部戏就是因真实、真诚而感人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贯彻使这部戏有了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具有了力度、温度,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观众从这部剧感受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奉献精神,真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一,我充分鼓励这部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我是刑警》超越了对一般悬疑涉案剧范畴的研究和总结,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懂得“可以借鉴类型片的创作经验,但不能按类型片、悬疑剧的框架描写一线刑警的生活”这个道理。因为他们的生活是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生活,只有扎根在整体生活里,才能使作品具有深度、广度,才能摆脱编造情节、片面追求刺激感的戏路,走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深入生活、扎根民心”的创作之路。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这么喜欢这个戏的原因,因为它与民心共振、共鸣。
第二,我认为这部戏继承发扬、守正创新了公安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传统,它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在2024年这个节点上,进行了一种“集大成”式的展现。这部剧在彰显中国式公安题材为人民警察树碑立传的基础上守正创新,进一步发扬了传统。《少年壮志不言愁》就是《便衣警察》的主题曲,《我是刑警》在《便衣警察》的历史品格和美学品味基础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一脉相承、继承创新,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优秀的编剧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接到任务之后会深入生活、深入民心,集数年之辛劳去完成一部剧作。
驾驭这类题材,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与卓越的艺术审美创造能力,才能翻越重重难点,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亮点。徐萌老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没有按照西方的类型片、刑侦剧的创作模式框架,而是深入生活肌理,从整体上精准把握。由此可见,徐萌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编剧,具备认真的专业精神、现实主义精神,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精神。尤为可贵的是,导演跟编剧在这一点上协力同心了,倘若双方缺乏理解,创作方向背道而驰,最终呈现的作品恐怕会截然不同。另外,要充分肯定演员于和伟老师这种深入生活、对人民负责任的创作精神,精心雕琢角色才能得到观众认可,着实令人敬重。
最后,我认为要对这种协作与制作方式进行总结。历史经验表明,此类题材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若缺少专业部门及公安部门的支持,创作将举步维艰。这些部门掌握着大量丰富的创作素材,专业部门与制作部门、制作团队强强联合,才能实现此类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把“秦川”的形象挖掘深入,将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生活内涵、人格内涵与人情内涵全面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挑选优秀的编剧、演员、导演,以及音乐、美术等专业人才,让大家目标一致。《我是刑警》始终追求真实、还原生活,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此类题材剧集的重要作用。
《我是刑警》这部剧的重要价值就是成功将传统涉案、悬疑、公安题材的剧集,从一般层面提升到文化价值、思想价值与精神取向的新高度。首先是信仰的力量,“秦川”的信仰真的了不起,办案过程中几次陷入绝境,换作他人或许就放弃了,然而“秦川”不仅自己坚持,还带动整个队伍坚守,这种锲而不舍、认准方向、秉持宗旨、坚守定力的品质,是伟大人格与人性的彰显。“秦川”的这一特质超越了题材本身的局限,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深度融合的典范,他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虽不轻易表露,但那份必胜的信念坚定不移,坚信没有破不了的案,所以我为这部戏叫好。当然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集体的努力。多家制作公司携手合作,为剧集的品质保驾护航,尤其还要感谢总台提供的优质平台,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为什么这部戏能打动众多观众?因为案件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深入亿万民心。这部剧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它极大地普及了公安知识与法治意识。“公安”,即公众之安,通过这部剧,观众对“安”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