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雷克萨斯承诺“销量超3万就国产”,13年后终于落实 ·  昨天  
运营研究社  ·  《小红书种草与转化实战手册》包邮送,真香!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纽约大力度“吸金”,伦敦已经买不到黄金了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罕见硬刚!中国退无可退,历史性开打启动 ·  2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3月14-16日,并购六条重大机遇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风险提示 | 警惕不法分子伪造银保监会文件实施贷款诈骗!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20-03-27 07:08

正文

近日, 黑龙江银保监局 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从事非法活动。不法分子拨打电话称可快捷办理大额网络贷款,诱导消费者下载安装“360借条”手机贷款软件并实名注册后,以输入的个人信息与账户不符而被银保监会冻结为由,向金融消费者发送伪造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通知”和银行卡冻结截图,要求缴纳保证金后方可解冻,以实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为维护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黑龙江银保监局特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

重要提示



一、有效识别骗局。 对各种通过电话、网络途径介绍办理贷款的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所谓“资金或银行账户被金融监管、司法机关等部门冻结,先交解冻金或保证金再全部返还”的骗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无权冻结任何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更不会向金融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


二、提高防范意识。 广大金融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贷款,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提供所谓的免抵押、免担保、低利息、放款快的贷款信息。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四个“不”:即,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下载陌生的网络链接、手机或电脑软件,不贪图小利随便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及银行卡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三、快速妥善应对。 消费者对金融业务存在任何疑问的,可向金融机构、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咨询;资金未受损失但发现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的,要马上更换账户密码或注销银行卡;遭遇电信诈骗损失资金的,要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努力挽回损失。

来源:黑龙江银保监局

版权声明

本文系【银保监微课堂】独家整理编写,版权所有,如需定期或不定期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在对话框里直接输入“转载”二字,即会出现“内容转载授权说明”, 按照相关转载注意事项,出具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函扫描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电子邮箱,获得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