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opDigital
TopDigital致力于帮助品牌实现数字化增长,关注新营销、新流量、新渠道和新消费趋势下的品牌增长案例和方法论,助力产品、品类和品牌的创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2024年度营销案例红黑榜Top30 ·  15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浙江海港、福建港口与莆田市政府三方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我国又一大港部署DeepSeek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外运集运东南亚新航线,2月22日即将起航! ·  3 天前  
廣告狂人  ·  格力改名,市场部天塌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opDigital

对话小鹏汽车袁婷婷:都在做端到端,小鹏有何不同?

TopDigital  · 公众号  ·  · 2025-02-19 18:00

正文



来源|每人Auto(ID:meirenauto)

作者|谢韫力

编辑|李欢欢

过去几年,小鹏汽车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审视和调整,强化、补足了一些管理层原来认为对、但做得不够的事。MONA M03和P7+推出的这一年,是小鹏汽车成立的第十年,两大爆款车型的表现,平息了许多关于小鹏汽车的质疑。

2024年,何小鹏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小鹏是一家AI汽车公司,而AI在汽车上最重要的体现是智能驾驶。2024年12月,小鹏汽车的工程师们开着P7+在广州城中村、浏阳河九曲十八弯等复杂场景下完成了智能驾驶挑战。

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后,小鹏更坚定了走科技战略的决心,打算把AI、智能化等技术标签,贴得更牢固一些。

最近一段时间,小鹏汽车在智驾领域疯狂营业,智驾团队在广州城中村、海南三亚等地测试小鹏最新版本的智驾系统,与不同地区的小电驴博弈,又闪现浏阳河,成功挑战九曲十八弯。何小鹏还在出差去蔚来NIO DAY的路上,献出了智驾直播首秀。

这些付出也开始转化为销量,反哺小鹏。

进入2024年9月,依靠MONA M03、P7+两大爆款车型,小鹏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甚至在11月首次冲破3万关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向每人Auto透露,P7+热销与智驾密不可分,小鹏内部对P7+车主的购买因素做过调研,发现在这款车上,用户第一次把智驾作为购车的首要因素。

这两款热销产品都采用了纯视觉技术路线,摒弃激光雷达后,依然能凭借智驾打动消费者,袁婷婷告诉每人Auto,这背后离不开小鹏对AI的持续投入。

AI应用在汽车领域,也就是如今业内流行的端到端技术。小鹏从2022年开始思考端到端应用,起初是在规则时代的AI模型上做探索,直到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引发AI变革浪潮,小鹏才算是正式切换到端到端大模型赛道。

袁婷婷称,端到端技术路线转变,让智驾行业的决胜因素发生了变化。上一个时代,车企做智驾,比拼的是人,需要一位武林高手带队,有了这个人,“团队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在今天,重要的是部队式作战,更多依靠算力、数据、架构,把整个体系运转起来,而(部队式作战)正是小鹏汽车工程师文化擅长的。

归根结底,这与公司的一号位密不可分。

据袁婷婷形容,何小鹏是她见过对科技战略最笃定、最毫不犹豫投入的一个人。每次小鹏推出新的智驾Beta版本,何小鹏总是第一批上车测试,还会给工程师提建议,设计新功能。当然,功能是否上车,还是要经过智驾团队的专业评估。

图片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为了让公司更健康地运转,BOM降本25%,是小鹏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面对AI、智能化业务,何小鹏并没有吝惜过。2024年,小鹏计划用于AI业务的年度研发费用为35亿元,并招揽了更多的AI人才,目前形成了2000人规模的智驾团队,这个数字在业内已算头部梯队。不过,拼智驾已经过了堆人力的阶段,现在考验的是车企的组织能效、体系化战斗能力。

为了保持在智驾领域的竞争力,试驾其他智驾车型,成了小鹏智驾工程师的“硬性KPI”,也是袁婷婷的一项重要工作。她几乎“测过行业内所有的(智驾)车型”。把友商的车试了个遍,袁婷婷发现,目前北上广深的智能驾驶明显被打磨过,各家表现都不错,但是在二线及以下的小城市,智能驾驶的泛化能力还有待提高。

袁婷婷认为,当下正处于完全无人驾驶的前夜,L4自动驾驶一定会到来,而端到端是通向L4的必由之路。

以下为每人Auto与袁婷婷对话节选(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有删改):

图片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01
都在做端到端,小鹏有何不同?

每人Auto:11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突破3万辆,你觉得智驾业务在其中的贡献有多少?

袁婷婷: 小鹏交付破3万辆这件事情,对整个公司而言都是一个巨大鼓舞。小鹏P7+发布23天,交付量已经超过7000台,P7+对整体交付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经过调研,发现P7+用户把智驾作为了购车的第一要素。此前,MONA M03上市,智驾只是用户购车的第二要素。

这给了我们信心,要坚定地继续把智驾作为全系标配的功能。10年前小鹏开始做智驾的时候,智驾还是车主购车排名第十的因素,现在已经向前跨越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车企都在卷智驾的一个关键原因。

每人Auto:最近小鹏P7+成功挑战了广州城中村,期间遇到了行人鬼探头,三轮车乱入等状况,都能够轻松处理。P7+是没有激光雷达的,是不是就意味着已经不需要主动传感器,就可以处理很复杂的路况?

袁婷婷: 小鹏P7+不仅去过广州路况最复杂的城中村,还去过海南的五指山,挑战热带雨林,山路十八弯,还挑战了夜间的浏阳河九道湾。这证明小鹏的高阶智驾,不仅在北上广深好用,其泛化性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能做到全国都好用。

P7+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更多用到了视觉、轻雷达的方案。小鹏智驾把激光雷达拿掉,不是一天之内完成的。在过去十年,我们从超长距离的记忆泊车,到城市智驾,从有高精地图走到了无图方案,从一部分城市能开走到了全国都能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才有信心拿掉了激光雷达。XNGP5.4.0是小鹏智驾的关键版本,在P7+和其他车型的Max版本同时发布。不论有无激光雷达,XNGP5.4.0在所有车型上的智驾表现都是非常一致的。

图片

小鹏P7+挑战广州城中村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每人Auto:市面上其他采用纯视觉方案的车,表现不是很好,与小鹏相比差异化在哪里?

袁婷婷: 据我们所知,今天能在国内去掉高精地图,并且采用轻雷达的方案,小鹏是唯一一家。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AI的一段式端到端,大幅提高了我们的上限,另外我们有过往十年沉淀下来的工程体系,以及对中国道路环境的认知,所以下限相对来说比较高,并且上限能够做到更高。

每人Auto:小鹏的高阶智驾能做到全系车型标配,背后是有一套智驾软件来支撑的,之前你讲过这是件比较难的事情,具体难在哪里?

袁婷婷: 第一,小鹏拥有非常丰富的车型,P7、G6、G9、P7+,不同车型传感器放置的位置不太一样,这对我们用一套软件实现平台化布局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与我们做的全栈自研是非常相关的,从第一天就笃定了平台化的道路。

第二,我们有坚定的平台化选择,从丰富的数据采集,到软件集成,模型和算法的适配,这一整套自动化、平台化的体系,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的工程能力和体系能力。今天在AI智能化时代,这些能力帮助我们更快地健康成长,在Scaling Law(规模化法则,在智能驾驶领域指的是随着数据集、模型参数量和算力的增加,模型的性能会提高的规律‌)上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

小鹏汽车产品矩阵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每人Auto:AI在小鹏的智驾体系,具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袁婷婷: 我们关注的是大模型如何在智驾上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在过去一年,智驾行业高频提到的端到端。端到端本身是一个技术名词,它指的是end to end。在端到端时代,车辆从传感器上获得的所有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里,可以在大模型里直接产出一个结果,使中间的信息损耗被极致地减少。通过端到端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行为。

端到端更多需要依靠算力,以及模型算法、数据闭环,这是公认的一个常识。但是不同的人做端到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看到行业里应用AI大致有几种做法:

第一种,在部分的模块里运用了AI模型,比如说在感知模块里面,部分用AI来做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

第二种就是为了实现快速上车,会做车端的端到端。它的好处是见效特别快,很快能够让大家看到,但上限特别低。因为车端的算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车端的模型大小一定也是有限的。

第三种就是小鹏选择的路线,用云端的Foundation Model(基础模型)通过知识蒸馏的方式,蒸馏到车端,不断适配车端的算力,使车端的模型尽可能的最优化。这种方式相当于车端本身是一个小学生,它有一本教材,可以根据教材自学;云端相当于一个贯通古今,拥有海量知识,还能联网的一个优秀老师。他的眼界、高度肯定是远超车端的。

我们现在的云端模型参数量大概是车端模型的80倍以上,云端老师的知识层面不断地在迭代更新,而它的算力,能跑的数据,模型的大小也远远超过了车端,那么它蒸馏出来的知识一定比车端要好。

云端模型训练好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OTA版本使它上车,然后车端的模型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来不断优化。事实上在用车的时候,用的是车端的模型,只是它背后由云端的模型来指导。




02
AI时代要拼部队式作战+工程化体系

每人Auto:有不少车企都表示可以做到“车位到车位”,各家存在差异吗?

袁婷婷: 每一家在做车位到车位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小鹏汽车在2021年7月就发布过一个车位到车位的视频。当时用VPA,也就是园区里的记忆泊车能力,加上城市NGP,再加上最后一段园区的记忆泊车能力,完成了从小鹏总部地下车库到一家酒店车位的自动驾驶。

今天在业内依然有同行在用我们三年前的三段式做法,来做车位到车位,这是一种选择。第二种是友商可能会采用在部分园区里面通过高精地图采图,来完成园区内预先采图的逻辑。

第一种的劣势在于,它其实是三段式的拼接,很可能会在拼接点上带给用户不好的体验。比如说过闸机的时候,行泊交叉的时候,经常会有卡顿、不流畅,或者是降级的情况。

第二种,如果有一些友商采用了在部分区域采集地图的方式,那么就有可能没有办法全面覆盖,有图、建图的方式只能在部分小区、部分商场实现车位到车位,而不能在全国泛化地实现车位到车位。今天小鹏做的是端到端的方式,一套软件重写了从园区内的车位到最后目的地车位,这一整套逻辑,流畅度更好。当然,现在的版本还不是终点,未来会有进一步提升。

图片

城市NGP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每人Auto:在端到端时代,大模型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工程师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各家车企的差异化体现在哪里?

袁婷婷: 小鹏智驾真正意义上的一号位或者说引路人,一直是何小鹏本人。何小鹏是我见过的对于科技战略最笃定、最相信、最毫不犹豫的一个人。所以小鹏汽车不仅有智驾、智舱,还有机器人、飞行汽车等Physical AI(实体AI)的产品形态。小鹏汽车的智驾团队,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补充,每年都能得到充足的投资。

AI时代的确跟上一个时代有所不同。上一个时代我们需要超级无敌的武林高手,有了这个人团队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属于在冷兵器时代的大侠。但是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重要的是部队式作战,你需要有工程化体系,对于AI Infra(在大模型生态系统中,链接算力和应用的中间层基础设施)、Data Infra(数据基础设施)这一块的要求大幅提高了。当你笃定地选了AI这个方向,就要去做架构,做数据,投资算力,把整个体系运转起来。小鹏一直以来积累的工程师文化,以及整个工程体系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每人Auto:小鹏的智驾业务,有哪些具体环节何小鹏会亲自参与?

袁婷婷: 他是个经常会给我们提要求的负责人,会从用户的体验出发,从用户的共情感出发,来提情感化的需求。

现在小鹏的模型版本基本上是两天一个版本来迭代,甚至不到两天就会发一个新版本。每次出了Beta版,何小鹏都会第一批参与内测,其实智驾的每一位高管都是这样。小鹏车上有一个滚轮,按一下就可以上报问题。大家会给新版本提意见,然后去做优化。

所以何小鹏非常清楚地了解小鹏的智驾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他如果想到一个新功能,就发给我提建议。

图片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每人Auto:比如说,何小鹏提议过哪些新功能?

袁婷婷: 有一次何小鹏和我一起查P7+的作业。他看到路上有很多小鹏的车,就问小鹏车的SR能不能识别到小鹏的其他车辆?这样用户感觉会很好,我在路上又碰到了鹏友。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在做了。

每人Auto:一键上传反馈的问题数量大概能有多少量级?

袁婷婷: 我们在这个功能的能力上是不设上限的。收到问题我们会看优先级,匹配我们的技术能力、技术发展,决定优先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内部有一套优先级标准,比如安全性问题,肯定是最紧急、需要优先解决的。第二类可能是体验型问题,那些高频发生的,覆盖面特别广的肯定是优先解决。



03
智驾的终局是L4及以上,而端到端是必由之路

每人Auto:除了测小鹏的车,友商的车也会测吗?

袁婷婷: 当然,我自己就测过我们行业内几乎所有的车,只要出了新版本,新车型,我都会去测一下。我对团队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必须有驾照,所有的产品经理必须上车亲测,这是一个前提。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切入”是智驾里面常见的一个功能。我们行驶在路上,有前车、有后车,变道时做切入这个动作,既可以90度的大弧度去切,也可以轻微地小角度去切入,还可以先减速观察空挡去切,这个差别没有办法光看数据,只能亲测才有感知。

每人Auto:你试了这么多车,如果给做智驾的车企排序,会如何划分?

袁婷婷: 第一个感受是北上广深做得好一点,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大家都打磨过,但像老司机开新路那样,能够在全国更多的道路上真正做到泛化覆盖,做得好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泛化包括了场景的泛化,环岛调头、乡间小路等。小鹏可以实实在在做到在绝大部分路上都做到泛化体验,而且拟人感非常强,几乎可以最大程度零接管。

图片

小鹏AI鹰眼智驾方案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每人Auto:有人说,国内最高的智驾水平,也要比特斯拉落后两年,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袁婷婷: 我去测过特斯拉FSD的12.5版本,我觉得特斯拉很棒,但小鹏不遑多让。我们不妨期待一下FSD进入中国的表现,中国的道路难度可能是北美道路的十倍。当特斯拉真的进入中国,看看它在泛化场景上到底能力如何?

每人Auto:做智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袁婷婷: 智驾的终极目标当然是L4及L4以上。在智驾行业近十年时间,每个人都在期待L4的到来,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无人化的前夜,如同行至一个窄门。要先入窄门,方可入宽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端到端四部曲,到2026年在部分场景实现L4,我坚信L4一定会到来,而端到端是通向L4的必由之路,我们也笃定地布局智驾的终局。

每人Auto:像萝卜快跑、小马智行运行的Robotaxi,是不是已经可以视作达到L4级别了?

袁婷婷: 我希望智驾达到的真正终局是全球各个地方都能实现自动驾驶,而不仅只是在一个区域里做到无人化。小鹏汽车也必然面向全球化竞争,希望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小鹏智驾的身影。



本文转载自【每人Auto】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这里有一份营销人必看的DeepSeek学习指南👇
1000+DeepSeek神级提示词,助你的指令变成有效投喂 图片

图片

立即添加小助手Momo 2
备注:DeepSeek ,即可免费获取!

图片






更多合作模式




图片

成为演讲嘉宾/奖项评委

添加TD小助手Lydia微信咨询

图片

成为参赛企业

添加TD小助手Momo微信咨询

图片

成为商业合作伙伴

添加TD小助手真真微信咨询


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

欢迎市场/公关/品牌/运营等相关领域精英人士,扫码加入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与5500+品牌创始人、市场操盘手在社群内互动交流、资源互助、资讯分享、异业合作等。


立刻扫码加入!

图片


TopDigital

推荐阅读

1

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回归本质丨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再度起航!
「评委阵容大公开」
点击查看本届评委阵容
「演讲嘉宾阵容」
点击查看本届演讲嘉宾阵容

2

TOP专访

「品牌专访」

通用磨坊丨 拜尔斯道夫 a2 柚香谷 西苔 优衣库 万家乐 欧莱雅 老凤祥 明略科技 摇滚动物园 中顺洁柔 乐尔乐 格力高 好特卖 好望水 添可 库润数据 海昌 罗马仕 王老吉 野人先生 O-LIVE&CO 莱美 追觅 椿风茶饮 特写咖啡 KUB可优比 本味鲜物 松鲜鲜 名创优品 ffit8 雅诺 爱玛科技 宝宝树&米茶公社 arena 轩妈食品 七分甜 卡士乳业 明日酿造 德国俊宝 桂桂茶&酸奶罐罐 Miok 介陌 水獭吨吨 足力健 Focusen浮颗森丨 百丽 拜尔斯道夫 欧莱雅 逐本 节气盒子 CoFANCY可糖丨 如新丨 红星美凯龙丨 骊住水科技 娇韵诗丨 Everclean 铂钻丨 五谷磨坊 (上) 五谷磨坊 (下)丨 宜家 Visa丨 名创优品 安德玛 优衣库 泡泡玛特丨 贝诗珠宝 哆猫猫丨 a1零食研究所丨 和気桃桃 汉堡王 炊烟小炒黄牛肉丨 和府捞面 乐乐茶 7分甜 Seesaw丨 元气森林 安慕希丨 完美日记 Blank ME Rever乐若 HAYDON黑洞 每日鲜语 时萃咖啡 轩妈食品 自嗨锅丨 FITURE Keep 决色丨 伊士曼 剑南春 旺旺 Flowerplus花加

「TopDigital圆桌会」

安克创新、柠檬向右、同道大叔、朱栈、艺述事共同讲述:“如何做一次成功的IP联名?”丨 不凡帝范梅勒、白象、满小饱、暴肌独角兽、兔头妈妈的【“赢战”双11】攻略 汇集8家品牌机构,共同回答“短剧营销,上不上车?” 我们采访了五家品牌,和他们聊了聊“爆款产品的颜值经济学”

「营销专访」

卓尔数科 丨蒙彤 丨小米 丨爱奇艺 新潮传媒 予之文化 KAWO科握 站酷 世优科技 饿了么 天与空丨 介陌创意 秒针 未来竞技场丨 鲸梦丨 欣翰国际传媒 全新娱乐 瑞狮网络 宝洁 校友会丨 分子互动 欧游传媒 容易网丨 即科金融 复歌科技 Marketin 闲画部落 个推 力领互动

「渠道增长风向标」

嗨特购 | 乐尔乐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