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卡洛斯的蜡翼
无意跟风,蹄疾步稳,以笔记、原创为主,惟希以心志脱俗谛之桎梏。尽心努力提供有价值的作品观点和有感悟的个人视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图1,哥哥正常的写作风格,冒犯、负面、容易挨 ... ·  13 小时前  
看理想  ·  与大S有关的46件事 ·  4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实习生 | DUST 中文版、微软电脑管家招聘! ·  3 天前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  【媒体关注】人民法院报丨内蒙古:发布优化法治 ...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说句实话,拿杭州来踩南京,没有什么道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伊卡洛斯的蜡翼

把自己放在首位,是成长的前提【蜡翼·杂感】

伊卡洛斯的蜡翼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19 20:17

正文

愧疚和害怕是人类仅有的敌人。爱和觉悟是人类真正的朋友。要谨慎,要小心,但别害怕,因为害怕只会让人麻痹,而小心则会让人振作。无畏者是光荣的,因为他们将会认识神。 ——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



有一个故事:

三个人死后落入了地狱,经受着烈火的焚烧。
一日,魔鬼走过来,分别问三个人同样的问题:
"你觉得热么?"
第一个人回答:"热,但是那又能怎么办,只能忍着!"
第二个人回答:"热,不过这是神对我的爱的考验,没有关系!"
第三个人,一面满头大汗,一面回答: "什么,热?"

这三个人,第一个人信仰犹太教,第二个信仰基督教,第三个,用作者的话,是信仰"新宗教"。换成二十年后现在的我们这片土地上的说法的话,就是很多人所说的 "心灵鸡汤 "。

忽略或者无视亲身感受这个问题,其表面原因有很多,但是书中一语中的地指了出来:过于依赖话语,任由自己因为别人所说而变成现在的你,从而缺乏对自我的思维和经验的运用,导致了对爱和怕的认识的混淆。
虽然我们都能知道: 怕是收缩、封闭、攫取、隐藏、独吞、伤害 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好、停留、敞开、分享、治疗 。虽然我们也知道:最快的进化之路始于承认和接受事实,而非始于厌恶和拒绝事实。 可是, 如果不能通过思维和经验去付诸于行动,那么这种认识不但无法清晰,也根本没用,更是非常危险 ——如果不能说出并实践你的真心,那么就是自由的丧失、自我身份的迷失,是对神的亵渎。

这种行动是什么?是身边的每一份关系。



换言之, 关系,是真实身份以及和你现在选择的身份的独特构成要素 。 唯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迅速地、坚决地、纯粹地去创造、表达和经验你自己越来越高尚的品德、越来越远大的志向和越来越非凡的人格。
而在所有的关系之中,我们的 第一关系必定是你与自我的关系 。首先必须学会尊重、珍惜和爱你的自我。你只有先认识到你的自我是神圣的,然后才能承认别人身上也有神性。并非在别人的行动中,而是在我们自己的不断行动中,才能找到救赎。
把自己放在首位不是"自私",而是自我觉悟,是成长的前提 。否则,就不再有自由,只剩下服从了。因此,人际关系最糟糕的地方在于总是想要弄清楚对方想要或需要什么,别人想要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想要什么。可是,所有关系的目标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弄清楚现在的你们为了成长,为了成为你们想要成为的人,想要或者渴望什么。
因此,从今往后,永远以你的自我为中心。无论在什么时候, 你要关注的是你现在是谁、正在做什么事、拥有什么东西,而不是别人过得怎么样



之后,我们可以真正的面对我们的感受。这时候也许就可以发现, 感受既不是负面的,也不是破坏性的,它们只是真相 。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你的真相:当怀着着爱去表达它时,负面的和破坏性的结果很少会出现,即便出现了,通常也是因为别人选择了用负面的或者破坏性的方式来检验我们自己的真相。
当摆好C的位置,也就是当正确地 看待(See) 事物,就能够采取 创造(Creative) 的行动,而不只是做出重复的 反应(Reactive)
这样的创造,会令我们创造关于"对"和"错"的观念,而这也只是为了定义我们的身份。实际上若是缺乏这些定义和边界,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于是,当改变自己对身份的看法时,就会不得不改变这些边界。因此,称为大师的秘密,就是 别再改变心意,不停地选择相同的东西
之后,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悟到:我们所有人是一体,一切皆已足够,没有我们必须做的事情。真相是神的肉,欢乐是神的血,而神就是爱。



在明确自我为中心和正确感受后,我们就能发现自己你永远处在通过表达自我而创造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中: 将生活中遇到的人物、事件和境况作为工具,用以不断地更新对自己曾有过的最伟大的期许 。而且,这种创造和在创造不但一直持续、永无止境,而且是多重的—不但在“此刻”发生,也在许多层面发生。
而为了认识你自己的身份,唯一的办法就是 经验那些和你身份不相符的事情 。而 祈祷的最高形式(控制思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