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致激光发布公告宣称,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议案》和《关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材料的议案》。
这也标志着,奇致激光长达一年多的IPO之旅正式结束。作为专业从事激光和电光类医疗及美容设备生产、经营的企业,奇致激光冲击北交所被人们寄予厚望,如今IPO终止也不免让人唏嘘。
01 光子嫩肤第一股 归入新氧旗下
奇致激光之所以在业内有着如此高的地位,主要在于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推出了国内首台强脉冲光治疗仪,该仪器以其号称能“一键磨皮”的“光子嫩肤”技术,在光电美容领域树立了持久的标杆地位。
至今“光子嫩肤”依旧是行业内炽手可热的概念。
根据智研瞻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光子嫩肤行业市场规模49.1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6.61亿元,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看到发展潜力,同时也与自身拓展业务高度吻合,2021年新氧斥巨资7.91亿元收购奇致激光,通过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的股份,占公众公司总股本84.49%。
收购奇致激光后,新氧的主要扶持手段表现在利用自身流量促进奇致激光的设备销售,形成上中下游联动。
截止到目前,新氧的青春诊所中的设备,也几乎都来自于奇致激光,这也是新氧线下诊所的特色之一。
02 去“美”向“医” 冲击北交所
2023年9月28日,奇致激光披露首份北交所IPO申报稿,将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变更为了“光治疗设备、激光手术设备及其他、备品备件及维保服务”,关于美容设备、光子嫩肤等概念只字未提,
行业内普遍称其去“美”留“医”。
一方面是医美股的上市收紧,
几乎过去几年中,医美企业的上市之路都不顺利。
例如中游机构艺星医美于2018年向港交所递表,但迟迟未有进展,一年多后撤回了申请材料;或者是有望冲击“A股医用敷料第一股”的创尔生物也迟迟不见下文。
另一方面,医疗设备领域则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还是康复等各个环节,医疗机构对于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与医美市场完全不同的是,这种需求属于“刚需”。
但显然这样的调整,依旧无济于事。毕竟财报数据显示,
即使奇致激光营收并未下滑,但增速却呈现出了放缓的趋势。
这与国内激光医疗产品日趋成熟与市场同质化有关,再加之国外知名制造商加大中国市场投入,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对于终止IPO的原因,奇致激光的解释是“基于公司对未来战略发展考虑及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等因素,经公司认真研究和审慎论证后,决定调整资本市场战略规划”。
但外界的猜测却并未停止,尤其是随着多名董高监的集体辞职,小道消息甚嚣尘上。
无论如何,此次奇致激光撤回IPO申请材料,也让首家激光及光电类医疗设备企业上市的愿景落空,给公司的资本运作和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未来奇致激光能否找到更加优越的战略规划,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