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打造中国最顶尖的房产总裁战略商学院!聚焦中国房地产董事长、总经理、总裁等高端人士;致力于帮助企业文化旅游地产、特色小镇项目转型升级等-- 实现战略突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香港,再无地产大佬

中国房地产总裁战略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19-05-31 10: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凯风

一个时代即将落幕。

5月28日,91岁的恒基地产董事局主席 李兆基 宣布退休,告别了经营43之年之久的商业帝国。

而在一年多前,时年90岁的 李嘉诚 已宣布正式退休,长子李泽钜接掌了市值超万亿的长和帝国。

自此,香港四大家族第一代创始人全部谢幕。

在香港,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 ,并称为香港地产 “四大天王” ,四个家族由此获得 “四大家族” 之名。

大家族中, 郭得胜 在1990年去世,接任的长子郭炳湘也在2018年病逝, 郑裕彤 于2016年去世,如今李嘉诚、李兆基先后退休,自此,四大家族的交班全部完成。

鼎盛时期,“四大家族”连续多年霸榜亚洲富豪榜,旗下产业版图横跨 地产、电讯、港口、百货乃至水电燃气 等众多领域。这“四大家族”一度 富可敌国 ,成为香港房地产黄金时代的最深印记。

如今,斗转星移,香港再无地产大佬。

01

悍匪与巨富

时钟拨回到23年前。

1996年5月23日,黄昏时分,张子强埋伏于一条人烟稀少的单行道,夹停了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的专车。随后, 张子强单枪匹马前往李嘉诚宅邸,最后索得10.38亿元的天价赎金。

如此直截了当,如此惊人的赎金,让张子强获得了 “世纪悍匪” 的称号。


2013年,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李嘉诚透露了自己当时与张子强的对话:

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仅仅一年过去,张子强再次动手,这次瞄准的是四大家族里的第三富豪。


1997年9月29日,张子强故技重施,在半道 劫走 香港新鸿基地产主席郭炳湘 ,最后虏获6亿赎金。

不到两年时间,悍匪张子强就从两大家族手中勒索了16亿元赎金,超过了之前多年许多悍匪抢劫金店和运钞车的财富总和。

1998年,张子强在内地伏法

这笔钱听起来貌似惊人,但于四大家族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彼时,正是香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四大家族财富之盛,无人能及。

在富豪榜上,香港地产大佬可谓数十年如一日的常客。1997年, 李兆基、郭炳湘家族 双双跻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十, 李嘉诚和郑裕彤 则分别位于第15名和24名,而内地排名最靠前的 刘永行家族 ,仅仅位列第249位。

至于未来的首富 马化腾、马云、许家印、王健林 ,只是刚刚开始创业。


仅在1997年,四大家族的财富总和超过44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超过3600亿人民币。 当年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500多亿人民币,不及四大家族财富的1/7。

时隔20年后,其间历经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四大家族财富有增无减。

201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 李嘉诚和李兆基分别以349亿美元、30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23位和24位 ,虽然略逊于马化腾和马云,但这个财富总量仍旧令人咋舌。 (参阅《 首富轮流做,谁能笑到最后? 》)

这正是房地产的能量。

02

地产时代

香港是地产经济的典型代表。

没有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一样,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创造如此之多的世界巨富。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一样,历经几轮金融危机的摧残,仍旧屹立不倒。

从1950年代开始,到2019年,前后七十年时间,香港房地产长盛不衰。

虽然其间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每隔十多年就上演一番,股市房市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崩盘,仅楼市就五上五下,但到了最后,房地产仍旧屹立不倒,地产商人仍旧笑傲于富豪榜。

香港房地产的第一波大繁荣,始于1950年代。

当时香港百废待兴,外来人口蜂拥而入,1947年香港只有180万人,而到了1959年就已突破300万人,人口涌入,带来庞大的居住需求。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政局和经济,吸引了来自内地和东南亚的富商们,为香港带来了庞大的外来资金。

资金炒作加上居住需求井喷,带动香港房地产的第一波大繁荣。

正是在这个时候,四大家族开始正式涉足房地产业。1958年, 李兆基与郭得胜 等8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同年,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从塑料花产业开始向房地产转型,而 郑裕彤 在正式接手周大福之前就已涉足了房地产开发。

香港房地产的第二波大繁荣,则是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

当时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香港制造业 顺势腾飞,在经济中占比一度超过1/4,加上出口转运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机遇,香港经济蒸蒸日上,与台湾、新加坡和韩国一并获得 “四小龙” 之称。

借助经济腾飞,香港房地产一路上扬,培育出一众世界富豪。

正是在这个时代,香港房地产企业纷纷上市。1972年,同一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与郭得胜合伙的新鸿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地产集体上市,“四大家族”的地位正式确立。

香港房地产的第三波大繁荣,从1980年代一直持续到1997年。

这一波香港楼市的繁荣,得益于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建立,加上长期的低利率乃至负利率,香港房价一飞冲天,到1997年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暴增七倍。

然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来,香港房价一落千丈,到2003年,房价最高下跌了70%以上,堪称腰斩式崩盘。那几年 ,“烧炭自杀” 成了时常见诸于媒体的热词。

2003年,房价跌到谷底,绝望也到了谷底。部分香港“刚需们”走上街头,抗议房价下跌。

随后,香港取消旨在彻底解决居住问题 “八万五建房计划” (每年建设85000套公屋), 大幅缩减供地计划 ,供求失衡之下,香港楼市再回主升浪。 (参阅《 一降价就退房维权,谁惯坏了中国购房者? 》)

随后,香港第五波房地产大繁荣开启,房价重启上涨之路,一涨就是16年, 至今未消。

03

抄底暴富

这五轮房地产大繁荣,为香港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超级富豪。但从头到尾真正屹立不倒的,则是李嘉诚、李兆基、郭氏家族和郑裕彤这四大家族。

让这四大家族脱颖而出的,除了地产时代赋予的机遇之外,更重要是的另外两个因素: 一是“卖楼花”,二是趁乱抄底。

“卖楼花”模式,就是内地所熟悉的商品房预售制 ,今天可谓无人不知,但在当时可谓天才般的创举。

在香港,港人将正在兴建或没有动工的楼宇单元,形象称之为“楼花”,“卖楼花”由此而来。卖楼花的发明者是 霍英东 ,而将“卖楼花”模式发扬光大的,正是这四大家族。

卖楼花的好处显而易见,房子还没开建,开发商就能收到一笔资金,不必等到落成之后才能回笼资金,而且依靠楼花可以空手套白狼,不断滚动开发,资金滚滚而来。

这正是后来碧桂园等房企所依赖的 高周转 模式,在60年前香港开发商就已驾轻就熟。 (参阅《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让谁害怕了?

随着卖楼花到来的,则是炒楼花,这让炒房变成了一本万利的生意。 每一次房地产狂潮中,都少不了炒楼花的身影。

不过,相比于卖楼花炒楼花制造的房地产狂潮, 趁乱抄底 则是四大家族真正崛起的关键因素。

过去几十年,香港发展蒸蒸日上,但受到境内外政经形势的影响,市场波动频仍,而 每一次波动,都成了四大家族抄底壮大的契机

香港恒生指数走势,历史上的几次股灾。

1967年,香港政治和经济危机同时出现,动荡之下,富商纷纷移民,房市一落千丈。 李嘉诚趁机低价收购地皮和旧楼,等到政局稳定之后,李嘉诚一跃而起,旗下的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

李兆基同样是抄底的高手。1973年,香港股市牛市冲天,李兆基将新成立的永泰公司推向市场,随后套现走人,获得大笔现金。到了1975年,在石油危机影响下,香港股灾爆发,地产一落千丈, 手握现金的李兆基大肆抄底,并成立新公司恒基兆业,地产帝国由此崛起

随后在1987年、1997年和2008年,这几次危机中,四大家族一直都是抄底的急先锋。

不过,与这些抄底相比,四大家族完成最大的抄底,当属进军内地。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资本蜂拥进入内地,利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带动珠三角制造业的崛起。

深耕房地产的四大开发商自然不会错过。早在1980年代,从酒店到基建,从商业地产再到住宅地产,这些开发商在帮助内地提升基础设施的同时,财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

借助香港对于房地产的刚性担保,一次次危机,一次次抄底,四大开发商的财富与日俱增,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大家族”。

04

高房价之困

2013年,一篇名为《 李家的城 》的小学生作文不胫而走,成为香港四大家族权势之盛的注脚。

在四大家族财富与日俱增的同时, 香港房价早已冠绝于世界,连续九年位居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 ,一个普通家庭在香港不吃不喝要30年时间,方能供得上一套房。

每一个初到香港的人,都会学到两个词:寸土寸金,千尺豪宅。所谓千尺,折算过来,其实还不到100平方米。

2019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以70-100平方的房屋为例, 港岛每平方房价高达20万港币,九龙为19万港币,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 。至于大面积的“千尺豪宅”,港岛的均价更是高达23.9万港币。

如此之高的房价,显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

香港的高房价,与国际资本的涌入息息相关,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土地供给制度。

土地供给长期不足,并非因为香港缺乏足够多的土地。

香港规划署资料显示,1111平方公里的总土地面积中,已建设发展的用地为270平方公里,占比 24.4%,其中仅有6.9%用于建设房屋;剩余75.6% 的土地,为非建设或未建设地区,如郊野公园、湿地、鱼塘等。

住宅用地如此之少,放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让人震惊。人多而供地少,房价自然居高不下。而在房地产依赖之下,任何试图大幅增加供给的行为都会遭到抵制。

不用说半路夭折的“八万五计划”,就在去年年底, 刘德华就因支持香港填海而遭到人身攻击。

事情缘由是,2018年10月,香港推出“明日大屿愿景”,拟用20年-30年的时间,建造总面积达17平方公里的多个人工岛,解决100万人左右的居住问题。 (参阅《 这个城市强硬表态:不要幻想救市 》)

这一举措遭到工商界以及大多数有房一族的反对,更成为香港高房价的最大注脚。

05

落幕时刻

时转势移。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陆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物业项目,累计套现超过1700亿元。

与此同时,李嘉诚大肆抄底欧洲,加仓能源、基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甚至买下了半个英国。如今,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 (参阅《 李嘉诚的警告,你真的看懂了? 》)


这背后的原因众所纷纭,但有一点共识是, 这个世界的玩法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产造富、大玩政商关系、利用危机抄底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

当地产大佬们或离世或退隐,香港的二代三代们未必还能玩得转这场游戏,更不用说与内地疯狂扩张的地产商同台竞技。

事实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已经展现了这种趋势。

在201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 华人首富次富都不再是李嘉诚和李兆基,而变成了马化腾和马云;郑氏家族和郭氏家族也不再是最耀眼的存在,许家印王健林杨国强们早已取而代之。

面对高房价,香港已经开始反思楼市存在的种种问题。香港为遏制高房价,先后增加印花税、开征新房空置税、推出五折购房计划,随后还推出了引发热议的大屿填海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港岛楼市波动下跌,港府更是破天荒喊出了“ 不要妄想救市” ,这在过去相当罕见。

更关键的是,在前不久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对香港的定位超乎预期:

巩固和提升国际 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 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 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 ,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参阅《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指南 》)


这一规划,不仅肯定了香港作为金融、航运、贸易和航空中心的关键地位,而且还给出了“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的 再工业化 的愿景。 这些愿景里,丝毫没有房地产的位置;想要真正发展科技,更不能让房地产成为束缚

显然,香港,再无地产大佬,未来也不再需要地产大佬。


想要掌握房地产行业新常态?系统性的学习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请关注华城汇本月6月28-30日在北京举办的 «房地产资产管理与金融创新总裁班 » 课程。

没有所有权的资产如何控制运营权?

集体产业用地不可售,如何设计退出机制?

散售的物业返租回来,如何实现资产收益?

类REITs、ABS、CMBS特点与资金成本如何?

集体产业用地做长租公寓该用哪种融资模式?

租金水平上不去最终如何影响资产价值?

长租公寓的市场价值如何衡量和兑现?

投资机构是如何对项目进行估值的?

资本对购物中心、写字楼收购的指标是什么?

销售物业+持有物业的何时配比一般是多少?

写字楼、公寓等不同经营类型,资产价值评估?

如何判断公司的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

2019年06月28-30日

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

玩转资产管理全流程是新地产操盘手的必修课

“2+1+N沉浸式体验”

6堂主题授课+2个标杆项目考察

一场项目私董会


课程模块


报名方式

1、直接拨打电话:闫老师:176-1091-2719(手机号同微信号)!

2、短信报名:发送“公司+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到17610912719

3,微信报名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备注:新文旅CEO

新地产CEO

操盘手课程(TAIS) 报名须知

招生对象

政府部门、地产行业及产业全链高管、规划开发、

建设管理及投融资事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新地产项目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项目操盘手,高校、科研机构


学制安排

学制18个月,每季度授课两期,计12期课程,6次项目与资本面对面

国内30多个标杆项目实地考察,台湾10多个项目考察。

一次学习,可终生复训

地产进入下半场,在新政策、新模式、新场景、新方向下,如何在康养、城市更新、文旅度假、乡村振兴、农旅、产业园区、特色小镇、亲子教育、长租公寓、科创、物流、工业、新商业等等众多赛道中做出选择?


认知升级到系统操盘,是每一位新时代地产CEO的必修课,从“建设”、“开发”的二维模式,到“产业”“运营”“生态”“金融”“社群”等多维模式的转变。华城汇汇聚全球最权威教授、最实操新地产转型成功领袖、行业巨擘,助推新地产的转型、升级、进化,赋能新时代CEO,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引跑者。

中国新地产 CEO操盘手课程年度学习安排

新地产CEO 课程安排

必修

日期

主题

地点

1

2019 5 17 -19

新地产宏观经济政策发展趋势与战略决策

北京·奥伦达部落

2

2019 6 28 -30

房地产资产管理与金融创新

北京·平安集团

3

2019 7 28 -30

新度假目的地与特色小镇

杭州·乌镇、莫干山

4

2019 9 10 -13

乡村振兴与农旅

成都·幸福公社、明月村

5

2019 11 1 -3

康养产业与休闲度假

三亚·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区

6

2019 12 13 -16

新零售与新商业

北京·河马生鲜、优客

7

2020 1 11 -14

城市更新与产业地产

深圳·华为松山湖小镇

8

2020 2 21 -23

长租公寓盈利模式与运营

北京·未来域、YOU+公寓

9

2020 3 27 -29

科技与建筑、智能家居、社区、城市、物联网

上海·万科翡翠滨江

10

2020 5 15 -17

新地产社群经济与社群营销

北京·阿那亚

11

2020 6 26 -28

新地产CEO财税管控与区块链金融

无锡·拈花湾小镇

12

2020 7 25 -27

战略管理与领袖智慧

北京·龙泉寺


新地产CEO游学考察课程

主题

地点

13

台湾文商康农体产业探索之旅(必修)

中国·台湾

14

日本文商康农体产业探索之旅(选修)

日本

15

欧洲四国文商康农体产业探索之旅(选修)

德国、英国、法国、荷兰

16

【资本面对面】项目方与投资方+校友企业互访学习+国内20个标杆项目考察

全国

主办单位



华城汇

了解更多详情,索取招生简章,申请新地产CEO课程,请联系

1、直接拨打电话:闫老师:176-1091-2719(手机号同微信号)

2、短信报名:发送“公司+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到17610912719

3,微信报名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备注:新文旅CEO

新地产、文旅CEO认知系统升级课





新地产CEO课程(TAIS)2019年度招生简章

新地产CEO课程第2期—房地产资产管理与金融创新总裁班 |6月28-30号.北京


新地产、文旅CEO对标精准学习-项目考察



一、新地产CEO必修|考察台湾+大陆,最具代表性的农旅+文旅+康养+小镇“30个标杆项目考察

|台湾文创教母李泳萍老师带您了解“台湾农旅融合、文旅康养”小镇的成功之道 👈


|江浙7大代表性的“农旅+文旅+康养+小镇”项目深度游学 👈

|成都7大代表性的“农旅+文旅+康养+小镇”项目深度游学 👈

二、新地产CEO选修|考察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最具代表性的农旅+文旅+康养+小镇“30个标杆项目考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星座不求人  ·  2017年1月7日星座运势。
8 年前
硅谷洞察  ·  这三大趋势正在重塑金融行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