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日报
知上海,观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4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昨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珞珈青年社交观察局|当代青年的“聊缩力”困境 ... ·  3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图集|愿除旧妄生新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日报

徐克的“江湖” 丨 睡前分享

解放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2-03 21:30

正文


阔别“江湖”多年的徐克,带来了这个春节档唯一一部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从执导电影处女作《蝶变》开始,徐克纵横影坛45载,素有“怪才导演”之称,他是中国新武侠电影的“开山者”。这一次,他再战“江湖”、执导武侠,从一开始即被寄予厚望,但待影片一出,评论迅速呈两极分化。

可以看出,哪怕年过古稀,徐克依旧不想走自己的老路,他每拍一部武侠电影,都在试图拓展“江湖”的边界。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直接从肃杀的战场走来,避开了江南好风景,避开了隐逸避世的桃花岛,亦几乎避开全部名场面,直取原著中最沉郁、最难用光影呈现的尾声部分,即第34至第40章。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成为徐克的江湖,一个可以大展手脚、重新塑造的光影世界。亦如当初,他力排众议,拍《笑傲江湖》,只取“众侠围攻东方不败”一段,丰富并重塑了东方不败;拍《黄飞鸿》系列,让老武师“重回”青春,以少年英雄的热血形象唱响“男儿当自强”……因此,当《铁血丹心》的经典旋律在这一版“射雕”中响起,观者需做好准备与那个擅于“取其神舍其形”的徐克狭路相逢。

定然会有诸多“不适”。比如,憨傻耿直的小子郭靖,竟被“切换”成了肖战英气逼人的脸,不仅少年气全消,还时常紧锁双眉、一脸江湖风雨。庄达菲饰演的黄蓉,被人调侃为“比郭靖还man的黄蓉”。她勇敢执着、聪慧世故,不会缠着情郎一声声喊靖哥哥,却会在死人堆里烤桃花酒焖鸡、在乞丐群里指挥若定,即便是对着爱人也能为顾全大局隐忍不语。不错,他们都被改写了——为了走进徐克的江湖。

这个江湖,到底是什么样呢?它是一股气息,恣意洒脱,不受摆布或定义,故而首先就要冲破束缚、打碎传统,包括原著、经典,乃至作者自己。它是飘逸的,曾装进过东方不败的酒壶、又从邱莫言的短笛飘出,化作一泓清泉、茫茫大漠,终化为沧海一声笑。在它的内核中,始终留有几分古意。走进这个江湖,不必纠结是故事服务于人物、还是人物服务于故事,亦不必太在意是否“逻辑闭环”、是否“拳拳到肉”,这股气息崇尚“无招胜有招”。而到了这版“射雕”中,它化作一望无垠的草原、金戈铁马的疆场,内核中的古意凝结出了“侠之大者”。

何谓侠之大者?熟悉金庸的人,定然在《神雕侠侣》里读过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以说,在徐克江湖中,对侠之大者的崇尚一以贯之,但如此旗帜鲜明地点题,新版“射雕”是第一次。这样的江湖里,就有了史上“最刚”黄蓉、“最美”华筝,她们敢爱敢恨、胸怀坦荡,救人便是真救,决斗也是真打,喜与不喜全放在台面上,是情敌更是朋友,有真情更有道义。我欣赏这样的黄蓉和华筝,她们可以为所爱之人千里相随,也可以不留一言地离开;她们一个眼神,便有了睥睨对手的风华,一个转身,便有了“相忘江湖”的果决。

若能成侠,必经磨砺。塑造郭靖,影片主要用了两种手法。其一是心理呈现,片中有不少记忆闪回或独自沉思的画面,皆是心理呈现的外化。离开草原的两年,郭靖的所见、所闻,经历的江湖恩怨,亲历的战火涂炭,是他成侠的必由之路。而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选择,影片为郭靖设置了诸多两难困局:是尽忠还是尽孝?是全养育之恩还是家国大义?是在熟悉的生活中继续还是为“不相干”的人奔赴?大敌当前,是解危局还是救一人?每一次选择都有舍弃,甚至性命攸关,也正是一次次艰难的选择,将侠之大者具象化。其二是人格对照,影片在郭靖周围设置了几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人格,在他们的衬托之下,大侠的不同尤为鲜明。

徐克在古稀之年,才道出胸中真意:他所主张的“侠”,非只离经叛道,或者剑走偏锋,以往种种无拘、无状的崎岖故事,皆是某种程度外化的“形”,而在新版“射雕”中, 他借郭靖之口、道出了侠之大者之“神”:那是万民安乐、家国安宁,非只关乎一国、一族、一代、一人;亦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看来,新版“射雕”是对徐克江湖的又一次开拓。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者: 李佳

文字编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