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超越时间“限” ·  15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取消公摊”该怎么看? ·  3 天前  
新华社  ·  长寿时代来临,然后呢?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提升幸福感的8件小事,推荐你试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心理罪》:推理是浮云,李易峰廖凡相爱相杀才是重头戏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16 11:02

正文

郝茕丨文


《心理罪》海报。廖凡和李易峰。


注意:本文有剧透


“阻击”《战狼2》的国产片联盟中,我承认《心理罪》是相对好看的一部。


相比于杨洋之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纯卖脸,李易峰在电影里,至少在某些时刻有让人忘了他是李易峰而跟着剧情走。


相比于《侠盗联盟》中小打小闹,全凭反派太蠢才得以继续的盗宝冒险,廖凡带领的警队面临的是真正揪心的生死考验。


猫眼专业版显示,8月11日左右上映的三部新片都未能在票房和口碑上阻击《战狼2》,但截至8月14日10时,《心理罪》在三部新片中表现已属上乘。


《心理罪》是一部有追求的电影,导演谢东燊学摄影出身,跟过张艺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导演赵小丁也跟过张艺谋),在视觉上下足了功夫。


电影的节奏很快,毫不拖沓,引子的一桩杀人案引出主要人物和心理画像概念,继而进入正题。


剧情层层推进,一个又一个受害对象,从凶手到凶手背后隐藏的操纵者,从生理疾病到心理病根。情节不断推进,不断走向新的高潮。


这绝不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无论是剧情本身,还是人物设置,都算得上十分丰满。


演员表演上,李易峰尽力做到了不让人出戏,廖凡虽没有大突破但也算得上给整部戏在表演上“保驾护航”了。


然而不到及格线的豆瓣评分(截至8月14日19时,评分5.6),一定说明了什么。


不吹影帝廖凡,不黑鲜肉李易峰,单从电影本身来说,它违背了悬疑推理这个类型的基本叙事常识。当我们说某些电影“瑕不掩瑜”的时候,《心理罪》却恰恰成了“瑜不掩瑕”的反面教材。


就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故事顺畅理当是第一位的。形式服务于内容,当内容站不住脚的时候,形式会显得更加空洞。


《心理罪》在视觉风格化上是下足了功夫的。阴冷的色调,硬朗的布光,人物时常处于半明半暗的阴影中。大量的血腥镜头,毫不避讳器官和尸体在镜头前的展示。说电影“重口味”倒是一点不为过。


很多个场景中,导演让李易峰进入凶手的心理角色,通过“自白”的方式描摹凶手内心的动机与欲望。在镜头语言上,也采取了“主观”式的代入感,拍出了“嗜血”的感觉。


然而剥去所有噱头和导演极力的气氛渲染,这是一个讲破案的故事。


推理有流派,无论最正统的本格派,还是派生出的社会派、法庭派,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读者和观众的参与感。


据说本片“最大惊喜”是李易峰贡献了“最丑哭戏”。


而《心理罪》整个解开案件的过程中,导演几乎没有给观众任何参与的余地。不提出问题,不设置谜团、故布疑云,只有李易峰,眼一闭一睁,就说出了通关密语,进入下一关。


许是导演太急于在快速的节奏中推进剧情,又或者太直白地想把一些背景性的交代直接寄望于观众对于原著的了解或看了美剧《犯罪心理》,对于最关键的“心理画像”技术没有做出很好的交代。


“心理画像”作为整部电影情节推进的依据,其实只是一种刑侦技术手段。在整个刑侦过程中,它可以很关键,但不该直接站在“上帝视角”的位置上来主导一切,让李易峰看上去更像个神棍。


李易峰的天才设定让本片看着像是“科幻电影”。


李易峰饰演的方木,其天才设定和主角光环让这项手段显得“神乎其技”。镜头迅速扫过犯罪现场的同时,思维就跟着现场的蛛丝马迹飞速运转起来,所有镜头交代的内容已经直接是方木思维的一部分,方木的每句话都直接导向某一种确定的结果。


而每一个章节段落,增加新的信息量,指向新的犯罪对象和犯罪动机,将案件升级,整个雪球越滚越大,却也滚得离观众越来越远。


影片开始之初,镜头营造的一些身临其境的危机感,也在这些几乎不经思辨、如同神一般直觉的“开挂”技能中,让观看者产生了一种“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高兴就好”的放弃感。


双男主设置,再次凑CP。


说是双男主的设置,但廖凡的作用基本上只沦为一个莽夫武将,拼命三郎般贡献了一大堆吃力不讨好的打戏,以及作为天才李易峰破案之余随手分析的案例对象。


查案的是李易峰,破案的是李易峰,最后制服凶手的还是李易峰。廖凡全程在旁边负责表现一种情绪叫做“老子不服”,然后一次次被天才打脸直到打到大写的服。


哦,还有一点功能,是眼下颇为流行的“卖腐”,电影从一开始就给两人安排了一种“相爱相杀”的气场,明明李易峰说什么都对,廖凡还是横竖看他不爽,而李易峰则好像一个爱找茬的情商欠费者,有事没事要不痛不痒地戳一戳廖凡的小伤疤来刷自己的存在感。


就这样最后硬是从“白天不懂夜的黑“凑成了一对“最懂你的人是我”的CP好搭档。


悬疑破案需要严密的逻辑,而剧情中的BUG,从凶手追着婴儿哭声的手机铃声到最后所有警察迟迟不现身非得等方木以身犯险全盘搞定再现身收网都让人觉得难以信服。


最想不通的是针管注射这段。如果是慌乱之中从实验室随手拿到针管这么一扎也就算了,既然有机会按照事先计划的药剂给对手来上一针,而且要什么药都可以毫无障碍配得到的情况下,居然不选镇定剂麻醉剂,却去选了个让对方气力大增的兴奋剂!


而且在一切都是推理、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怎么也该优先捉拿个活口再审讯吧。若编剧导演是故意的,那么作为一个警方办案人员,这样的选择倒也能成为电影里惊悚的一环了。




本期编辑 郦晓君


推荐阅读


传销又添血债!贫困女大学生暑假打工遭拘禁后溺亡

湖北拆迁废墟现高度腐烂尸体!警方通报:被掩埋后窒息死亡

西安市委回应南航选座舆情:敲响警钟,自我反思

大叔街头“飞车”狂追肇事女,他的真实身份吓人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