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消费者”李克强:把不良奸商“拉黑”!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3-15 18: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是一年3·15,恰逢两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 质量时代。


在今日上午的“答记者问”环节中,李克强也清楚地表明: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


这已经不是高层第一次提出质量时代的理念,去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心议题只有一个: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可见此事分量之重。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编  辑|高良典


质检总局回应:有喜有忧,着力培育品质电商


“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3月1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电子商务的监督抽查力度,将从源头抓、从电商平台抓、从标准抓、从监管抓,着力培育“品质电商”。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稳中有进”。2013年到2016年,产品质量都稳定在90%以上,2016年达到91.6%。一些重要产品质量都有明显进步。


支树平表示,今年将重点抓质量攻关和整治,“对质量短板,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提出技术改进提升方案。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又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集中整治、挂牌督办,甚至要约谈当地负责人,必要时候亮‘黄牌’,坚决打击”。


而针对目前的焦点——跨境电商,支树平表示“压力很大”。支树平强调,从没有放松对跨境电商的监管,会着重加强风险监测。目前,我国已成立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品质控制体系,提高自检能力,着力培育“品质电商”。


品质革命,到底依托什么?


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出现一个数量可观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消费需求已从过去简单的温饱阶段,提升到目前追求品质的阶段。要制造出大批消费者愿意购买、乐于接受的产品,势必要求整个制造业的相应跟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倒逼着“中国制造”需要完成一场“品质革命”。


但是,完成这场“品质革命”,归根到底依托什么?


在当前所有的消费纠纷中,主要责任在于企业,所以我们必须先有共识: 企业需要让产品进入质量时代,应该对消费者心怀感恩,品质革命无疑依托的是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前者,才有制度的不断创新;有后者,才有产品的精益求精。


如何迈向质量时代?


步入质量时代需要从多个维度考虑:


01 培育“中国工匠”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要通过人来实现,人的技术水平、素质和态度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不仅资源总量不足,而且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高水平工程师以及一线实务型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应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派制造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赴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培训,培育更多“中国工匠”。


02 坚守“工匠精神”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靠产品来体现。没有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追求,创新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企业要坚守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力争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03 加强行业自律


根据市场整体情况,由政府或行业组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完善评标办法,对于明显低于成本价的恶意价格竞争应做出警示,营造‘优质优价’的经营环境,倒逼企业把高品质作为最高追求。


04 加深产权意识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的意识处于上升阶段。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在当前的 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能通过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更能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产业布局、专利先行,理应成为企业的共识。


专家评论

周其仁:中国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谁带这个头,谁就能上去


在周其仁看来,在这场品质革命中,“谁带这个头,谁就能上去。”


“下决心做好产品品质对我们产业界是很大的挑战,还不仅是成本问题,你的队伍、员工、产品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做惯了廉价品就走上一条道,要扳过来非常困难,所以死后重生也是一个办法,否则可能改不动它。”


“中国光中产阶级就上几亿人了,而据我观察,我们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有一行算一行。我们现在生产的很多产品,要是品质改善一点,提升一点,就有巨大的市场。多年出口导向带来一个后遗症,好东西先出口创汇,导致一个滞后的观念,似乎国内的需求可以只讲廉价、不求品质。”


“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现有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再不发动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中国的过剩产能将越来越多”。


“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对便利不便利似乎不敏感,其实是因为穷,大家的时间成本低。收入急速提高,中国人的时间成本也快速上升,尤其是服务业,不光是有没有,还要问便利不便利。所以中国不光产品品质滞后于国内需求,服务的便利性更是严重滞后于国内时间成本上升的速度,所以我以为便利革命,方兴未艾。”


“再反观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甚至不惜以降质来降价,价格战这条路走到了头了,反着走可能会杀出一条路来。所别说什么过剩产能,实际情况是有的是仗可以打,关键是认准了没认准,铁了心吃了秤砣没有。”

参考资料


李克强大力助推:“中国制造”正进行一场“品质革命”(中国政府网)

打造“中国品牌” 迈入质量时代(经济日报)

独运“匠心”,迈向“质量时代”(华夏经纬网)

国家质检总局回应热点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金融时报)等

《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周其仁以色列谈话录》贾林男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