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地处齐鲁大地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家辈出,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出土,使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学圣典重见天日。千古之谜一朝解,百代兵书续传承。银雀山汉墓见证了兵家经典的不泯青史、齐鲁兵学的源远流长、武经典籍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兵魂的传承有序。逝水如斯,文脉赓续,遗址保护功利千秋,兵学文化薪火相传。
序厅
第一单元:
雀鸣天下
1972年4月,在临沂银雀山发现两座西汉墓葬,共出土竹简4974枚,《孙子兵法》和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使唐宋以来孙武和孙膑其人有无、其书真伪的千古悬案顿时破解。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成就之一,先后入选“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百项考古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古代兵书,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历来备受推崇,被誉为“武经冠冕”“古代第一兵书”,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崇高地位。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是目前已知《孙子兵法》最早的版本,为研究孙武军事思想、《孙子兵法》文本增添了新的参校资料.
第三单元:兵学遗珍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的军事著作,是继《孙子兵法》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部重要兵书,大约在东汉以后失传。直到1972年,《孙膑兵法》竹简在银雀山一号墓中发掘出土,才使这部兵书重新面世,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第四单元:汗青墨书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简牍的发明与使用,对文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银雀山简牍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形成和文字发展的珍贵资料。银雀山简牍字体是战国、秦及西汉早期常见的“古隶”,是汉隶前身,字体以竖势为特点,很多字还有篆书的痕迹,对于研究中国文字史、书法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制胜之道
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包含思想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涉及谋略、兵器、阵法、军制、战法等诸多环节,不仅流派众多、著述丰富,同时擅长辩证思维、注重战略谋划,特点鲜明、影响深远。该部分主要介绍兵学兵家、军事谋略、军制兵阵、古代兵器、经典战例等五个方面。
第六单元:鉴物知史
临沂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的岁月,无尽的积淀。晤器见人—— 探察文物凝聚的先民智慧 解读瑰宝蕴涵的历史信息 传承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展示一方土地的文化气象。这是我们的初衷和期待!
第七单元:回望银雀
本部分主要展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史、银雀山汉墓研究成果,融合博物馆文创售卖空间多方位呈现馆内历史文化发展成果。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