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零帕汽车
不一定有意义,但一定有异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两人被查!刚刚,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 ·  7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明天,德州有招聘会! ·  13 小时前  
德州晚报  ·  致敬!德州88岁的他走了,继续做“老师”…… ·  14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曝光!事发共青团路、南京路……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刚刚曝出!刀郎来淄博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零帕汽车

卫星通信上车,牛在哪里?

零帕汽车  · 公众号  ·  · 2024-09-10 09:00

正文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卫星通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端技术。当卫星通信成功 “上车”,一场出行领域的变革悄然拉开帷幕。那么,卫星通信上车后,究竟有着怎样令人惊叹的表现?它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相比,又究竟牛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揭开卫星通信上车后的神秘面纱。

01

卫星通信上车的时代浪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正掀起一股时代浪潮。华为作为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自 2022 年 9 月率先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华为 Mate50 系列后,不断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在消费级电子产品中的普及。2023 年夏末秋初,华为 Mate 60 Pro 首发卫星通话功能,进一步标志着卫星通信走进民用应用场景。

在汽车领域,极氪品牌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2023 年 10 月 27 日,极氪 001 FR 正式量产交付,实现首次将卫星通信量产上车。 在无地面网络覆盖或地面网络受损的情况下,用户可自由接打卫星电话和收发卫星消息,遇紧急情况车辆还能自主报警,为出行增添安全保障。 极氪 001 FR 搭载的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具有功耗高、续航能力强、信号接收能力强等优势。 与手机卫星通信相比,其通话速率更高、质量更好,即使在恶劣通信环境下也能稳定接收信号。

卫星通信上车对未来出行具有重大意义。它使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成为多元化生活和智能服务的载体。在行驶安全性方面,卫星通信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报警和求助,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在智慧出行体验方面,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实现全球无缝通信,满足人们对全球通信的需求。随着更多品牌的加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上车必将引领未来出行的新潮流。

02

卫星通信上车的应用场景

日常出行的安心保障

在日常出行中,卫星通信为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安心保障。 当车主行驶到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森林、沙漠等偏远地区时,通过天通卫星,能够轻松地与家人或朋友取得通信,道一声平安,让远方的家人无需担忧。 例如,据统计,2024 年全国汽车出货量约为 2500 万台,其中不乏有许多车主选择自驾前往偏远地区游玩。 在这些地区,地面网络信号往往难以覆盖,而卫星通信则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车主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车载卫星通信系统与家人保持联系,分享旅途中的美景和趣事,让家人放心。 这种安心保障不仅让车主在旅途中更加从容,也让家人能够随时了解车主的行踪和安全状况。

极端情况的生命守护

在极端情况下,卫星通信更是成为了生命守护的重要手段。 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卫星通信可自动触发救援功能,为车主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例如,仰望 U8 越野玩家版搭载的全场景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在车辆发生重大事故安全气囊弹出时,车辆能通过卫星自动联动并主动启动 E-Call 进行紧急救援。 即使在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卫星电话与车主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救助服务。 此外,当车主需弃车前往安全救援地点时,还可以取出卫星终端便携独立使用,保持徒步过程中的畅连。 这种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命守护功能,为车主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03

卫星通信上车的优势尽显

信号稳定连接快

汽车在接收卫星信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汽车的功耗更高,续航能力更强。 一般来说,汽车电池的容量远大于手机电池,能够为卫星通信设备提供更持久的电力支持。 例如,一些中高端汽车的电池容量可以达到 50kWh 甚至更高,而手机电池通常在 4000mAh 左右,换算成电量约为 0.015kWh。 这使得汽车在使用卫星通信时,不必频繁担心电量耗尽的问题,能够持续稳定地接收卫星信号。

同时,汽车配备的全向接收天线使得其接收卫星信号的能力更强。 手机受限于尺寸大小,天线性能相对较弱。 据数据显示,一般手机天线的增益在 0dBi 到 2dBi 之间,而汽车的卫星通信天线增益可以达到 3dBi 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汽车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微弱的卫星信号,实现更稳定的连接。 并且,每次连接卫星时,汽车耗时更短。 由于汽车的信号处理能力更强,能够快速与卫星建立通信链路,为用户节省时间。

通话质量更高端

车载卫星通信的通话速率明显优于手机,语音保真度高,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更好地接收信号。 在通话速率方面,车载卫星通信可以达到几千比特每秒,而手机卫星通信通常在几百比特每秒。 这使得车载卫星通信在通话过程中更加流畅,不会出现卡顿或延迟的情况。
在语音保真方面,车载卫星通信能够达到正常电话音质水准,声音清晰、自然。 相比之下,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杂音或语音失真的情况。 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或信号干扰较强的环境中,手机卫星通信的通话质量会明显下降,而车载卫星通信则能够保持稳定的通话质量。

即使在恶劣通信环境下,如暴雨、大风、沙尘等天气条件下,车载卫星通信也能更好地接收信号。这得益于汽车更高的通信增益和整机灵敏度。汽车的卫星通信设备经过专门设计,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为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用户体验更便捷

汽车的全向天线自动对星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用户无需将车头或车身朝向特定角度,即可自由连接卫星。 相比之下,使用手机卫星通话时,用户往往需要寻找特定的方向或保持特定的姿势,否则卫星信号接收可能减弱导致通信中断。

而且,汽车能够通过 “心跳连接” 维持网络连接。这意味着在行驶过程中,无论车辆的方向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卫星信号在线。例如,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在山区弯道行驶时,车载卫星通信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天线方向,确保信号的稳定连接。这种无感状态下的卫星通信使用体验,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无需担心信号问题,更加专注于驾驶或享受旅途。

04

卫星通信上车的技术难点


卫星密集度挑战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大规模部署卫星,这给卫星通信上车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卫星进入低轨道,卫星之间的轨道规划和避免碰撞成为关键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企业计划发射大量低轨道卫星,未来低轨道的卫星密集度将大幅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车载卫星通信系统能够稳定地与目标卫星建立连接,而不受到其他卫星的干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大规模卫星的维护和协调运行也需要高效的管理系统。 由于卫星数量众多,其运行状态的监测、故障诊断和修复都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

地面站覆盖难题

低轨道卫星的快速运行和低高度特征,使得地面站覆盖成为卫星通信上车的又一难点。低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较快,过顶时间短,这就要求地面站能够快速地切换连接不同的卫星,以保证通信的连续性。例如,一些低轨道卫星的过顶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这就需要地面站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卫星信号的捕获和跟踪。此外,低轨道卫星的低高度也限制了其覆盖范围,需要更多的地面站来实现全球覆盖。然而,建设和维护大量的地面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地形复杂的区域,地面站的建设难度也很大。

终端设备问题多

低轨道卫星通信需要支持大量的用户终端设备,这给卫星通信上车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保证终端设备的性能是关键。 车载卫星通信终端需要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如高温、低温、震动、电磁干扰等。 因此,终端设备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其次,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难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电磁环境差异很大,终端设备需要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例如,在沙漠地区,高温和沙尘可能会影响终端设备的散热和信号接收; 在山区,地形的阻挡可能会导致信号衰减。 此外,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终端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和终端设备需要能够相互兼容,实现无缝连接。

05

卫星通信上车的发展前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