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硬的方案水准,是设计团队的必胜技。在不断变化中的2024,更是如此。我们从过去一年的方案发布中,精选23个海内外优质方案设计,以发布时间为序,集结为这篇设计“风向标”。结合阅读量、竞赛名次等收录标准,希望以下方案在作为灵感参考的同时,也能带你一窥全球的设计趋势。点击项目首图超链接,即可回顾方案详情。文中所列方案状态、方案效果图,均为发布当时情况、或非最新进展,敬请理解。
隐溪川
成都麓湖商业项目
设计:00GROUP
项目地点 中国四川成都
方案状态 在建
设计利用基地西南角与东北角两点间约一层楼的高差,生成了连接两个对角点,顺应高差自然流动的“L形”主水系。主水流与分支一起切割原始土地,使得建筑体块如同喀斯特地貌的岩石般一块块分置脱离开来。建筑体也随着河流由高到低的流淌方向,阶梯状向下布置,再由舒缓的斜坡串联起连续有趣的行走体验。
“溪流”作为本项目的主概念,水成为了在场所中链接人们社会行为与形成空间氛围的隐形主体元素。项目整体空间设计主题深度结合水与人的活动,重新将人们的日常活动与溪水的不同状态紧密结合起来,赋能独特的公共商业场所属性。
△ 内侧水街空间效果图 ©00GROUP
#02
卡塔尔卢赛尔博物馆
设计:Herzog & de Meuron
项目地点 卡塔尔多哈
博物馆本身位于岛屿的南端,是岛上的一个显眼地标。建筑的几何形状既特殊又常见——仿佛半埋在土里的一个被削断的球体。建筑外观粗粝,具有沙土的颜色与质地,看起来就像是土地本身的一部分,且看起来非常坚韧,与其所在的海岸环境相呼应。三个相交的球体将建筑体量切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其一像一轮满月,其二则像这轮满月偏移出的新月。这两个形状之间的空间是一条新月形的内部街道,从上方自然采光。它将博物馆入口与中央大厅和其他公共功能区连接起来。
△ 建筑外观效果图 ©Herzog & de Meuron△ 建筑室内效果图 ©Herzog & de Meuron
#03
南方新住宅:
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
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方案状态 竞赛一等奖方案
方案以从场地周边绿地环绕的现状格局为出发点,将同乐公园的绿意延伸到场地内,在首层形成一个面向城市的全天候开放的底层“公园”。“公园”周边散布着文化、体育、商业等配套设施,形成“泛邻里中心”,打造社区生活的活力发生器。“公园”之上则是向上生长的居住聚落,由底部城市绿脉延伸出的“绿色公园”和由空中活力纽带形成的“彩红公园”共同构成了项目鲜明的形象特征。
“园上公社”的概念既体现出“绿色公园”之上的居住社区的特点,又暗含着创造一种植根地域同时面向未来的公共社区的理想。
#04
南方新住宅:
深圳南山建工村公共住房设计
设计:line+建筑事务所、NSA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位置 中国广东深圳
对于社会型住宅,小户型内仍难于满足所有的生活需求。“有邻无界”借鉴深圳/广东的城中村居住模式,将居住空间向外拓展,让生活场景外延到街区和公共空间中——“有邻”,通过层级化、生活化、复合化的空间模式,以创造更多共享共用的公共空间作为出发点,保障高密环境下的宜居性、舒适性、丰富性;“无界”,基于弹性空间、创新结构等技术研究,回应岭南典型气候问题和自然美学与低碳低技的现代趋势,并确保在操作层面的易实施、可复制、适应性等要点,回应公租房的公共开发属性和普适性。△ 效果图:未来新社区原型 ©line+、NSA
△ 空中庭院效果图 ©line+、NSA
#05
石家庄云朵体育中心
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方案状态 在建
MAD希望位于公园中的体育中心,不仅为人们提供锻炼的场所,也能成为公园的延伸:建筑外侧包裹着半透明膜材,变成可反射周边环境的轻盈“云朵”;室外球场、缓坡绿地等对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被巧妙地布局在建筑四周,与公园立体串联。为解决片区地下通风问题的数座冷却塔,造成了近5,200立方米的地面遮挡空间。设计巧妙地将冷却塔抬升至二层,环绕冷却塔设计了空中活动层。一层屋顶从四个方向延伸至公园界面并局部覆以绿植,与城市自然相接,形成立体的绿洲。
△ 效果图:外表皮采用带有金属质感涂层的ETFE膜材 ©MAD
#06
大亚湾综合文化创意园
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方案状态 中标方案
层叠交错的体量形成丰富的城市观景平台,“山—城—林—海”之间形成看与被看的趣味联系。架空连廊、屋顶花园、下沉院落等空间让绿意流淌于建筑内,营造出回归自然的岭南体验。设计将功能的水平并制与垂直分布相融合,形成了一个适度混合的文化商业社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培训、商业街区、社区服务等功能,共同组建成宜学、宜玩、宜聚、宜商的市民公共文化之地。
△ 东侧城市客厅主入口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07
新加坡建国先贤纪念园
设计:隈研吾事务所+K2LD Architects
方案状态 竞赛获胜方案
设计旨在成为一个具有生命的纪念馆,为一代又一代新加坡人所共享。项目设有容纳盛事庆典的活动空间,此外人们可以登上斜坡,远眺新加坡未来不断变化的天际线。多条道路穿梭于建筑和景观中,代表着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以及代表新加坡将如何继续灵活地规划未来,如何与具有不同背景和才能的人们共同建设未来。户外景观和内部空间之间无缝衔接,鼓励着新加坡人一边欣赏郁郁葱葱的环境,一边进行思考、学习和分享。
△ 整体鸟瞰效果图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K2LD Architects△ 建筑外观及广场效果图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K2LD Architects
#08
深圳南山五校:
荔山小学工程项目
设计:MLA+亩加
方案状态 竞赛一等奖方案
岭南的夏季风,
穿过大小南山的隘口,为场地带来凉意。
顺应原生地势,逐级抬升,
在山景视廊中,创造校园公共空间序列。
灵活多变的框架体系下,
完成教学空间从私密到公共的过渡。
△ 效果图:大小南山视线通廊 ©MLA+亩加
摩根大通全球总部
项目地点 美国纽约
新设计的理念是为公园大道增添一个不会过时的建筑,纪念这座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历史,并树立纽约下一代办公楼的榜样。建筑创新的扇形柱结构和三角形支撑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结构体系,解决了地上地下场地的限制,减少了建筑底部与街区的接触面积。设计通过将建筑底层架空约24米的高度,保证人的视野可以从公园大道入口一直延伸到麦迪逊大道。
深圳南山五校:
南头小学改扩建工程项目
设计:朱涛建筑
方案状态 竞赛一等奖方案
设计先将旧校舍、庭院、高大乔木轮廓和用地退线等综合起来,让历史图层的叠加,形成一片综合记忆地景——“记忆模板”。再以“记忆模板”,“浇铸”出新校园实体;以新校园实体,悉心呵护记忆。新旧校舍可在量上灵活增减,但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将成为永续的空间遗产。设计中致力保护的,不仅是孤立的记忆片段(如匾额、雕塑等),而是一整套三维综合性的空间记忆,包括:高大的树木、庭院、部分旧建筑,以及旧校舍所形成的一整套空间关系,加上各种记忆片段。
#11
花鸟悬崖酒店
设计:直向建筑
方案状态 竞赛一等奖方案
在花鸟岛这片土地上,设计团队不希望依循“城市化地标”的路线,期待寻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受周围山体地貌的启发,建筑师尝试对山体进行想象式的修复与重塑,通过“切”与“挖”的操作,呈现空间和形式的力量。在这里,山体即建筑,山形地貌即“地标”。山、水、石等自然元素被抽象化表达,与建筑融为一体。随着光线的变化、温度的升降及雾气的缭绕,人们仿佛置身于山体之中,缝隙之间,感官体验因此被加剧和放大。
△ 效果图:从中央峡谷看向海面 ©直向建筑
#12
花鸟悬崖酒店
设计:如恩设计研究室
方案状态 竞赛优秀奖方案
酒店的设计灵感汲取自花鸟岛深厚的岛屿文化、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设计团队以“崇高”为题,于山海之间,为花鸟岛打造了一座全新的地标。方案的中轴线以酒店大堂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延伸,礼堂和温泉中心分据两端。酒店大堂为外向空间,宛如客厅,为日常活动提供场所;北侧的温泉中心则为内向空间,隐秘于地下,人们在此开启身心放松的旅程;南侧的礼堂面向大海,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远处的海景,在此感受自然的崇高。△ 鸟瞰视角效果图 ©如恩设计研究室
花鸟悬崖酒店
设计:line+建筑事务所
方案状态 竞赛优秀奖方案
设计的理念在于对自然地形最少干预的情况下,再造一个人工地形——将建筑的屋顶转化为一个人工地形。一方面,从岛上看来,它是岛上自然地形的延续,是开放的公共的,自然伸向海面;另一方面,从海上看来,在翼角轻扬的人工地形之下,所有的酒店客房都涌向大海,参差层叠蔚为壮观,塑造了无数海上来客眼中的地标形象。
△ 建筑外观效果图 ©line+
#14
新疆赛里木湖
国际旅游度假区城市设计
设计:塔科玛城市设计+清华同衡+经联智汇
方案状态 中标深化方案
设计从赛里木湖的文化内核出发,凝练出最具赛湖内在特质的六大精神内涵,从“一湖一镇”的二元结构,转变为“一湖多驿三集落”的全域格局。环湖形成“探知”“纵览”“文明”“牧歌”“疗愈”和“同庆”六类主题感受,重构环湖体验。结合赛湖六大自然元素,方案在小镇形成“湖之寰宇”“原之雪丘”“地之岩谷”“山之峰峦”“林之秘境”和“天之穹幕”六个分区场景,重塑小镇特色,为中国创造一个世界性的目的地。
△ 效果图:赛湖小镇 ©塔科玛+清华同衡+经联智汇
△ 效果图:环湖驿站 ©塔科玛+清华同衡+经联智汇
#15
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
设计:蓝天组
方案状态 在建
本次设计灵感来源于迪拜的文化遗产,其将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融合,在尊重过去和展望未来之间取得平衡。
设计强调宽敞的开放空间,旨在为乘客提供无缝体验。屋顶既是功能元素,也是突出的设计特色,体现了迪拜的未来愿景。智能导航和自然采光技术的使用,则更进一步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和便捷度。
△ 机场外观效果图 ©COOP HIMMELB(L)AU
△ 机场室内效果图 ©COOP HIMMELB(L)AU
#16
杭州临平数智城
核心片区实施性城市设计
设计:肃木丁
方案状态 竞赛一等奖方案,深化整合中
这是一次在新质生产力和数实融合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探索。即将稳步实施落地的临平数智城,将是杭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湾区时代实现城市跃迁的新支点;它需要一张可兑现的蓝图—— 一个兼容了全新理念和定位、差异化形象和策略、现实可推进的城市设计方案。肃木丁把他们对中国“近未来”城市化的思考,以及对中国当下年轻人才和企业的共情一起投射到临平数智城核心片区的方案创作中,整合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景观、交通基盘、产业框架、形象风貌等多重维度,擘画出既临平又世界、既天马行空又务实落地的杭州城东新中心“近未来”图景。
#17
蒙古国新首都哈拉和林总体规划
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Urbangene
方案状态 竞赛第一名方案
总体规划框架巧妙保留了连接周边山脉和鄂尔浑河谷的绿色廊道,并将其融入进城市的景观体系,体现了对自然的珍视;街区的分布将呈现有机灵活的形态,与都市农场的穿插融合,亦反映出蒙古文化中与自然共生的生活理念;新城在发展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绿色产业的进程中,将逐渐成为蒙古国的文化、商业、贸易和科技的中心,重塑国家的雄心和精神;高品质、国际化、低密度、与自然相邻相融的城市环境,将孕育新的蒙古生活方式,致力于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发展范本。
△ 效果图:连通历史与未来的轴线 ©Urbangene+华东院
#18
深圳市坪山区体育公园
设计:华艺设计+MVRDV
方案状态 中标方案
主建筑由比赛场所、热身场所和国家羽毛球训练中心组成。在公共楼层,三个场馆之间设置了T字形的宽阔长廊,形成气氛活跃的公共空间。在主场馆入口外的走廊交汇处,是一个被称为“甜区”的广场。“甜区”是羽毛球运动中常用的术语,是球拍拍面的最佳击球位置,也被延伸为坪山体育公园的设计概念。国家羽毛球训练中心的各功能空间在公共楼层下方实现连通,同时增加了体育科学的研究设施。这种错层设计满足了高水平运动员在不同设施之间移动时对私密性的要求。
△ 体育公园整体鸟瞰效果图 ©MVRDV+华艺设计
△ 主建筑“球拍”西侧立面效果图 ©MVRDV+华艺设计
#19
纸艺博物馆
设计:BIG建筑事务所
方案状态 概念设计方案
纸艺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采用新型轻质屋顶结构。屋顶就像一张纸,落在现有建筑上,并为其周围的新功能创造空间——将新旧建筑统一在一个屋顶下。现有建筑墙壁的外面,将有一层以折纸为灵感的纸艺隔音层,建筑师将与几位纸艺术家合作对其进行设计。
#20
深圳市坪山区体育公园
项目地点 中国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 招标优秀奖方案
设计首先引入活力带,为城市带来可以呼吸的通道。临快速路面向城市一侧布置竞技场馆,整合日常使用功能沿基地南侧线性展开。设计师将活力带向城市延伸,结合主题商业、乐活场地等功能打造引力街区,并串联各个场馆,形成与自然、城市、未来链接的体育公园。
面向城市的竞技场,积极利用现状山坡形成基座,上部形体造型灵感源于击打的羽毛球。这同时形成了由地铁站到达场地的第一印象,传递出羽毛球运动特有的速度感。
△ 东侧鸟瞰效果图 ©天津华汇设计
深圳市坪山区体育公园
项目地点 中国广东深圳
“人造”的体育馆地标在东南角,属于城市;“天成”的森林风景在高架沿途。体育和自然交相辉映。高架坪盐通道安装的声学屏障遮挡视线,人们在高架路基本看不到场地,但是经过的时候仍能够获得穿越绿色的感受。同时,这样的布局使主要的体育馆、训练馆、公寓远离高架路的噪声和振动环境。体育馆位于两条街道的转角。其屋顶像轻盈的羽毛一样,为沿街的公共空间遮阳、挡雨,适应深圳的气候。在电视转播画面、马峦山顶、周边高层视角,这个屋顶像是一个飞行的羽毛球,形成独特的“坪山飞羽”城市地标形象。△ 东南方向鸟瞰效果图 ©北京交大设计院
△ 体育馆沿街透视效果图 ©北京交大设计院
南上海体育中心建筑概念设计
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孙一民大师工作室)
方案状态 征集第一名方案
项目设计希望实现都市空间与森林公园的衔接。体育中心贯通城市公共资源,试图实现高密度城市功能共享与守护本土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主体育馆、游泳馆、都市运动中心、户外扩展区形成一站式体育主题商业聚落,功能远近有序,合理生长。主馆满足冰篮转换要求,三个主要的体育空间亦可实现多功能转化,以满足多种体育活动的需要。同时,项目还希望打造全生命周期、全时段运营的示范。
△ 东部往奉贤新城CAZ方向鸟瞰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孙一民大师工作室)
△ 航南公路低点视角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孙一民大师工作室) 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
方案状态 在建
在绘制及模拟了太阳光穿过该区域的年轨迹之后,ZHA通过切削塔楼体量,尽可能地让阳光直接照射到该片区的街道、公共广场和现有邻近建筑。外立面上相间分布着黑色和古铜色的纹理,玻璃幕墙随着建筑轮廓或竖直、或倾斜,强调了设计生成的独特几何形式。
一系列内部中庭将各个楼层连接起来,以促进互动和协作。这些内部中庭的植物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而屋顶花园则有形式多样的带遮蔽空间,可举办活动、展览、聚会和供个人休闲使用。
△ 建筑内部效果图 渲染:Atchain
感谢今年所有对创意的分享
也期待2025新的惊喜✨
有方长期接受设计方案类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 / 李博超、蔡如若(实习)
资料整理 / 蔡如若(实习)
视觉 / 饶安林
本文由有方编辑整理,资料由各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均归来源机构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