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不少妈妈都在纠结这个问题,儿科医生给你全解答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0-20 14:52

正文


妈妈身边围绕着太多育儿信息,纷繁复杂,让妈妈们难以抉择。 在营养补充问题上,到底是补维生素AD还是维生素D,妈妈们也常常犯了纠结症。 有的妈妈说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过几天又有妈妈说补维生素D更好。


两边声音徘徊在耳边,于是有些妈妈就采用了折中的方法,维生素AD和维生素D交替补。可这种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呢? 本期《有养100s》荣幸邀请到微博百万大V、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 白衣奶爸 ,给我们揭晓答案。






维生素AD和维生素D需要交替补吗?




答案是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D营养会更全面,对宝宝益处更多。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儿童是普遍缺乏维生素A的。 2019年出版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E缺乏与呼吸道感染》中的大样本数据调查显示, 全国6月龄至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比例为47.98%,且年龄越小缺乏率越高。


而婴幼儿每日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为1500-2000国际单位(IU),如果采用一天维生素AD一天维生素D方式,由于维生素A摄入不足,仍然会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风险,给宝宝健康埋下隐患。


维生素A影响孩子多方面的生长发育,具体来说它对宝宝健康有5大作用:


①  提升免疫力。


维生素A可以维持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健全,有效拦截病原体;还可以提升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更快地识别、消灭病原体。此外,维生素A还能促进抗体的生成,提升整个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②  帮助宝宝长高。


维生素A能维持骨骺端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四肢长骨发育和生长,并有助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帮助身高增长。


③  促进视觉发育。


维生素A维护视觉系统中结膜、角膜等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促进泪液分泌,保持眼球的湿润度,维护眼球的正常屈光度,预防近视,还能减少眼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④  促进脑发育。


维生素A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认知能力、专注力和记忆功能。


⑤  预防贫血。


维生素A参与运铁蛋白的合成,可改善机体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分布,促进造血功能,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日常饮食能补充维生素A?




NO!想法太天真~


一些家长认为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足够,没有必要额外补。 No! 事实并非如此。


先上结论:同样让数据告诉你真相,最新大样本数据研究发现, 无论何种喂养方式,6月龄-2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达到正常值下限(0.30mg/L)的比例均不到40%。


也就是说,日常饮食其实无法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宝宝如果只靠食补,会面临维生素A缺乏的风险。


再分析原因:为什么宝宝吃得好,还会缺维生素A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宝宝的日常饮食,无外乎是母乳、奶粉和辅食这三大类。


首先谈谈母乳,母乳中的维生素A含量本就不高, 中国妈妈母乳中的维生素A含量更是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母乳尽管能满足宝宝大部分的营养需求,但是依然不可否认存在营养缺口——维生素AD不足的事实。


其次是配方奶粉,尽管奶粉中添加了维生素AD,但 维生素AD本身是一类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营养素,遇到空气、光照、高温等外在因素就非常容易氧化失效, 而奶粉在生产、运输、存储、冲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这些外在因素,从而造成营养的流失。所以,实际宝宝通过奶粉摄入的AD量并不充足,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最后,说说辅食。宝妈的认知中,吃胡萝卜补维生素A,其实是不正确的。胡萝卜不直接含有维生素A,而是 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类胡萝卜素,它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转化率很低,不足1/12,通过日常饮食中的维生素A根本达不到宝宝每日的需求量。


另外一类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是动物肝脏,但动物肝脏是代谢、解毒的器官,容易残留饲养环境和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等成分,而且味道不佳,宝宝不爱吃不说,频繁食用还有健康隐患。




缺乏维生素A,

影响宝宝幼年期、甚至成人后健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