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你花了多少钱?
相比之前,支付宝这次低调了很多。用户需打开支付宝App点击
我的-账单-最上方标题
,或者在首页搜索账单才能看到。
而且打开账单还需要本人验证后才能查看。
这次的账单页面风格和实体店消费后打的凭条十分相似,
账单感更强。
账单包括生活日用、运动健康、饮食、服饰美容、交通出行、住房缴费、文教娱乐、通讯物流等。包括大家在蚂蚁森林、共享单车等环保公益上的情况也被记录在账单中。
账单一出,网友纷纷在朋友圈上晒出了自己的账单情况。
只有每年的支付宝账单,才能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有钱过。这种情况叫“账单式小康”。
那面,为什么人人都爱“晒”账单?
02 效用概念
经济学上有一个效用理论,
效用是对一个人从某些事物中获得了多少满足感的测度。
你能够从一块美味的点心中获得效用,也可以形象地说——从“消费”一次愉悦的感受或经历中获得效用,比如在足球比赛中进了一个球或者与一个朋友闲聊。
你可以从能够买到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手机和按摩中获得效用,也可以从不需要任何花费的事情中获得效用,比如听音乐、学习新知识或者做一件善举。
简而言之,你喜欢的东西就会增加你的效用。对于你厌恶的东西即使免费你也不会消费,我们称这类东西降低了你的效用。
效用的观念是经济学的基础。
比如购买手机或者星巴克的拿铁咖啡,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都会认为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这些选择能够为自己带来最多的效用。
经济学家将这种决策方法称为实现效用最大化。
人们能够理性地实现效用最大化是经济学家分析世界的基本假设。
支付宝账单也有自己的效用。
1、话题性
自支付宝发布2013年支付宝全民年度对账单起,每年的支付宝账单已经成为了众多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全民都在“晒”账单的时候,
支付宝账单具备了话题属性
,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晴雨表
支付宝,作为网购达人们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
已经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份“晴雨表”。
数据显示,2013年,支付宝用户人均网上总支出超过万元,广东成为2013年网上支出“最土豪”的省份,广西则是网上支付增长幅度最高的“后起之秀”。
每年的支付宝账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经济发展和消费现状。
3、变化性
从最开始的消费账单,到后来加入收益账单再到如今加入蚂蚁森林的数据统计,支付宝账单的数据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
已经渐渐从一份账单进化为了每一个人年度生活方式的记录单。
有人从账单中见证了自己从“会花钱”变得“会赚钱”的光荣转变。
“去年我的余额宝年支出约为18.5万元,余额宝收益为205.82元。”南宁市民罗小姐展示她的支付宝年度对账单时,还不忘报上自己的余额宝收益。
由此可见,支付宝账单毫无疑问,给每一位用户带来了不同的满足感,让我们从中获得效应。
03 难以度量的效用
我们对于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有自己的感觉,幸福的,不幸的,开心的,愤怒的,但事实上,
效用却难以度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可以查看一下银行账户,然后做一个明确的分配计划,然而效用是主观和难以理解的。
我们无法总是向自己解释为何相比其他我们从一件事物中能获得更高的效用,我们也绝对不能在别人脑袋里装一个尺子来测量他们从一件事物中获得了多少效用——尽管科学家正在努力研发类似的东西。
如何测量效用不仅吸引了经济学家的兴趣。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同样在探索可行的方法,对人们从事不同活动或者身处不同文化时的精神状态进行比较。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与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关于幸福的科学”到底是什么。
比如,研究者将调查数据编制成“幸福的全球数据库”。
从“幸福地图”中你可以看到,哥斯达黎加的平均幸福程度位列第一,坦桑尼亚、多哥和津巴布韦并列获得最低的平均幸福程度。
此类研究可能会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哪些生活特征会让人们更幸福或更不幸。这些知识会帮助我们设计出让人们更幸福的公共政策。
04 显性偏好
有关别人感受到的效用,我们能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看法?
答案出人意料的简单:我们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然后假设作为一个理性人,人们在做的事情一定能够为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用。
如果你观察到某人在冰激凌橱窗前停下来点了一个巧克力味冰激凌,你能够得出结论:他从巧克力口味中得到的效用一定大于草莓口味或者巧克力曲奇口味。
如果你观察到某人买了一张动作片的电影票,你能够得出结论:他从动作电影中得到的效用大于其他可选的浪漫喜剧电影。
经济学家把这些观点称为显示性偏好,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判断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有哪些。
显示性偏好可能听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对于经济学而言它十分独特并且有些争议。
换句话说,我们能够判断某两个人相比草莓口味都更喜欢巧克力冰激凌,但是无法得知其中一个人是否比另一个更喜欢巧克力口味。
显示性偏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人们的效用进行估值的框架。
05 效用函数
为了系统地考察人们如何进行决策,经济学家构建了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可以计算某人在消费一组物品和服务时所得到总效用。
人们可以消费的独特的商品组合称为消费束。效用函数联结了每个可能的消费束与人们消费它时的效用水平。
接下来我们利用这一思路对效用的产生过程进行简化:享用晚餐。
萨拉正在享用的晚餐包括奶酪通心粉、花椰菜以及冰激凌。我们请她对晚餐中每个部分带来的效用进行评价。
她从每份奶酪通心粉中获得3单位效用,从每份花椰菜中获得2单位效用,从每勺冰激凌中获得8单位效用。
作为晚餐,她吃了一份奶酪通心粉、两份花椰菜以及两勺冰激凌,因此她的晚餐效用函数是:总效用=(3×1份奶酪通心粉)+(2×2份花椰菜)+(8×2勺冰激凌)=3+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