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人物(dyrw888)
作者:不狗
“每天两口,把病喝走”,中国“神酒”该怎么渡过这一劫呢?
过去,药酒是男人的浪漫,女人的柔情,老人的希望。
但现在,它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近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因一篇
《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
(此处“鸿毛”为谭秦东错别字)被千里之外的内蒙警方刑拘一事刷屏。因此鸿茅药酒是“药”还是“毒”的争议也开始进入白热化。
理性派认为,鸿茅药酒虽然在广告营销中隐瞒“药性”,但罪不至“毒”;
感性派认为,“保健品”的真实身份竟然是“药”,是药三分毒,合着这些年不是在“送礼”,是在“投毒”?
但无论哪一边的言论,都无形中伤害了鸿茅药酒,而它以这种方式火爆起来,作为蒙派推销的代表人物、鸿茅国药董事长鲍洪升是不愿意的。
按照以往蒙派药人起落定律,这一次曝光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 被一篇网文“打倒的”神酒
鸿茅药酒是药,不是酒!很多喝了10今年鸿茅药酒的老客户,直到最近才知道真相。
“肾虚腰酸鸿茅酒,每天两口病喝走”、“67味配方,喝出健康”、“腰疼,腿疼,疼!喝鸿茅药酒”、“风湿痛,关节痛,痛!喝鸿茅药酒”、“尿频起夜,肾虚腰酸,虚!喝鸿茅药酒”
……
遍布天下的鸿茅药酒广告,总有一款是你耳熟能详的。
如果把鸿茅药酒看做是保健品,这些广告语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但如果你知道它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药”之后,这些广告念起来就有些毛骨悚然了。
面对鸿茅药酒口碑走偏,这是鲍洪升最不愿意看到的。10多年来,他将鸿茅药酒的形象运营得炉火纯青,即便连续十年、平均每个月收到22次广告违规警告都未曾打倒的“神酒”,却栽在了一篇科普文章上。
三个月前,广州医生谭秦东被千里之遥的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刑拘,起因是他2017年12月19日发布的《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
据凉城县公安通报显示,凉城公安2018年1月2日立案侦查,经查《毒药》一文大量传播,谭秦东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谭秦东在询问笔录中称,“毒药”是受一个“不认识的微信朋友”鼓动,“头脑一热发出去了”,其标题用“毒药”二字,是“为了博取读者眼球”。
实际上,“毒药”一说,也并非谭秦东“首创”,他本人表示,该文主要内容来自一篇名为《奇葩:67种药材能治47种病1169个广告的国药鸿毛药酒坑人到什么时候?》。
而所谓的“大量传播”,也只不过是“点击2075次,被网友分享120次”。
据谭秦东解释,这篇科普性文章也多是“借鉴”多位权威人士的说法,换句话说,一篇拼凑的文章,最终成了谭秦东锒铛入狱的最佳佐证。
但这场博弈鸿茅药酒赢了吗?不尽然。一哥咨询身边的法律人士了解到,“侵害商誉罪”像鸿茅药酒这种直接将大刀和长矛对准自然人的情况,极为少见。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正常逻辑来讲,企业在面对普通消费者或专家对产品的质疑时,一般会选择澄清、解释、道歉或通知平台删除,要么就是主张民事侵权。
”
像这种因一篇公众号文章就重拳出击、跨省追捕的情况,他认为属于缺乏公关常识。
“实际上,鸿茅药酒可能想借此机会杀鸡儆猴,让其他负面声音都消失,谁知道用力过猛!”
业内人士认为,鸿茅药酒此番对谭秦东的作为反而激起了民愤,让舆论对其“药性”侃侃而谈的后果就是——
全天下人都知道鸿茅药酒是药,不是保健酒!
◆ 推销大王鲍洪升
鸿茅药酒“保健品”的外衣被扒下,最终又回到了药的本质。而鲍洪升10年的苦心经营也化作泡影。铺天盖地的负面对于刚刚拿下4月13日,“2017内蒙古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鲍洪升来说更是一种打击。
在说鲍洪升是如何将鸿茅药酒推销成爆款之前,要先说说他内蒙药人“泰山北斗”的称号。
鲍洪升百度百科如此描述他的身世,
“
黄金家族的嫡传后裔,成吉思汗的第19代子孙。
鲍姓,是孛儿只斤氏的后世衍生。庞大的家族至他娶了一位汉族太太之前一直是纯正的蒙古人血脉,时代在变迁,民族在融合,但深融在骨血里的睿智和斗志,在他的身上依然赫然可见。”
据资料显示,他来自内蒙古的一个医生家庭,上世纪90年代初,鲍洪升下海离家,只身一人闯荡北京。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一些策划人,他们对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对鲍洪升带来很大启发。
再加上之前当时内蒙盛行医药保健生意,鲍洪升果断成立了北京秦吉达企业集团公司,跟了风。
鲍洪升的生意可不是小打小闹,在他的履历中,几乎都是被写进营销教材的经典案例:
1996年,鲍洪升选择“护肾宝”,成为品牌全国总代理,通过首创“全程服务营销模式”。短短三个月,“护肾宝”火爆全国,成为当年补肾类产品国内第一品牌。
1997年,鲍洪升又独家代理“美福乐”系列减肥产品,连续两年做到减肥产品国内销售第一。
也是这一年,鲍洪升把藏药推向全国市,其中“芒交”开创了藏药在全国市场旺销的火爆局面。
年代久远的故事,很多看官可能没什么印象,但如果说起婷美、提到倪虹洁,你肯定记得。婷美落幕的很多年后,很多人再次看到《武林外传》中的女捕头祝无双,还勾起对婷美的回忆。
1999年,鲍洪升做起了婷美内衣,很多人以为这位大佬要转行做服饰了,但其实不然。婷美的原型是一款叫“英姿带”的坎肩式穿戴保健产品,主打功能是保护颈椎。
但英姿带的广告上,美女和保健两个元素看起来很不搭边,于是乎鲍洪升转了个弯,将其改良成内衣的样式,更名“婷美”,主打“变美”,大力开发女性潜在市场,针对女性爱美的天性,提出“婷美内衣,美体修形,一穿就变”。
没过多久,倪虹洁的婷美“女神”形象便密集出现在各个电视频道,不光吸引了中年女性的目标群体,连很多中年男性也觉得很赞。
同时,鲍洪升以买断专柜的方式,使“婷美内衣”12天内火爆京城,26天风靡全国,在北京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超过长期在中国内衣市场占据霸主地位的六大名牌内衣一月销售总和。
凭借这样的“神话级”表现,婷美飞速成为内衣行业全国第一品牌。
与此同时,鲍洪升的内蒙药人泰斗地位也渐渐树立。
所以,2006年,他拿下鸿茅药酒那一刻很多业内人士都惊呆了,都以为他要转行做酒。
但实际上,今天看来,鲍洪升并没有转行!2003年11月2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鸿茅药酒列入非处方药。
“这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布,这个产品经过全面考察,药效稳定,按要求服用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小。”
而在此之前,鸿茅药酒只管治疗关节炎。这是一种在内蒙古的常见病,只不过随着销售范围的扩散,鸿茅能治的病越来越多。
前有婷美的成功,后面的鸿茅药酒推销起来就轻车熟路了。鲍洪升先后与陈宝国、张铁林、德德玛、雷格生、黄健翔等知名人物合作,借势推广鸿茅药酒,而他选择的这些名人,基本上也很符合大爷大妈们的审美喜好。
各种版本的鸿茅药酒广告片,在饭间和晚间时段密集播出,这正是老年人看电视的高峰期。
鸿茅药酒很快就具有了超高的知名度,但大多数广告,鸿茅药酒并没有明确表示他的“药性”,这些年来一直用保健品的方法“广而告之”。
业内人士认为,广告法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用保健品的广告模式来宣传药品,既违背了法律规定,更是对公众健康的严重不负责任。
◆ 草原上的公司都惹不起
自媒体人包叔近日撰文称:
“39岁的医生谭秦东被四名内蒙古警察按倒在地的那一刻,应是鸿茅药酒的滑铁卢。”
实际上,鲍洪升除了内蒙药人的泰山北斗、鸿茅药酒掌门人,他还有一个身份——蒙派代表人物。
资料:蒙派
就像莆田医院垄断了全国的民营医院一样,以吴炳新,乌力吉为头狼,内蒙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药品保健品营销产业链,被叫做“蒙派”
在中国,最大的广告投放公司不是宝洁、不是可口可乐,而是蒙派的公司。在那些国际品牌不屑一顾的城市,蒙派营销的产品逐渐称王。
在2000年之前,中国的地方报纸、地方电视台,包括省级的卫视,最多的时候有茶瓯过一半的广告来自蒙派,包括红桃K、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延生护宝液等各种你听过或者没听过的神药。而这些广告,养活了一大批中国的二流影视明星也托起了地方媒体的饭碗。
据说,1995年到2000年,蒙派每年都会产生几个亿万富翁。
蒙派一位早期的领袖自己统计过,全国85%的医药保健品从业人员来自内蒙古,超过50万人,年销售额约在1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