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略微有些卷边的厚厚的文件上,圈圈点点,满是批注,可以看出它时常被细细翻阅和勾画——这份“2022年度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现场指导评估指标”就摆在
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先彬
的办公桌上随手能拿到的位置。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建设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高主任比照了评估指标,确实仍有较大差距,但我们要努力!”
东海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润锋
在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能为患者多尽一份力,让患者少受些痛苦,一切努力都值得。
2016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要求,
到2020年,60%以上县(市)、80%以上市(地、州)、100%省(区、市)建设至少1家符合要求的卒中中心
。
这在高先彬主任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作为东海县县域医疗的龙头单位,保障县域内100余万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东海县人民医院责无旁贷的责任,建设卒中中心的任务自然要全力承担。因此,高先彬主任立刻向医院领导汇报工作,申请建设卒中中心。
2017年,医院开展卒中溶栓。2018年,东海县人民医院被中国卒中协会授予“卒中中心”,2021年,被国家脑防委授予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防治卒中中心的评定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团队也更有干劲了!”孙润锋院长表示,授牌仪式后,卒中中心团队一刻不曾懈怠,全力以赴下一个目标:创建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医院多次召开动员大会,总结经验,分析不足,补齐短板,将评估不准确、时间窗未有效把握、宣教不到位等问题逐个击破。“为了进一步提升宣贯效率,我们制定了针对医务人员、120急救人员、公众等不同层面和角度的培训制度和培训方案。”孙润锋院长介绍,
每两周出发一次的“党员医疗大篷车”载着东海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下基层、走乡村、进校园,对11家医共体单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120工作人员进行了卒中救治的全流程培训
,并确保每个人都考核过关。之后又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展开了面向群众的科普宣教。车上配置了B超、心电图等检验设备,在培训的同时还开展了卒中筛查与义诊。
经过一年的努力,2022年1月,东海县人民医院被国家脑防委授予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单位,又向上迈进了一个台阶。
最新发布的2023年2月全国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综合质控排名中,
东海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位列全国第54名,全省第3名;静脉溶栓技术质控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3名,全省第1
名。
“
脑血栓不用怕,到县医院打
一针就好了!
”这是在东海县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折射出东海县公众对于东海县人民医院的信任。孙润锋院长说,在抬起脚就能去到市里甚至全国各大医院的今天,
医院所承担的责任是“兜底”和“保底”:兜住时间窗不允许再次转运的患者,保住有需求、必须留下来救治的患者。
“守住东海县公众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虽然医院的初心未改,但公众对于卒中中心的信任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别说是公众,医务人员都不支持。”孙润锋院长谈起卒中中心创立之初的艰辛,不免感慨。直到第一例通过溶栓治疗成功康复的卒中患者的出现,提振了医务人员的信心,也建立了公众的信任。“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获益,这就是最好的说明。”孙润锋院长说,
让患者获益就是建设卒中中心的源动力
。
“前段时间有一个我们成功救治的患者的儿子过来当面道谢,
不是因为我们救了他的父亲,是他救了自己。
”高先彬主任说,当时李先生在外地出差,突然感觉肢体麻木,口齿也不太清楚了,
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见到医生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溶栓!”
,“他的确是卒中,通过溶栓顺利康复,因此特意过来表达感谢,说因为在查房时听我说过卒中溶栓时间窗很重要,才幸运的得以及时救治。”
“
这就是卒中中心建设的意义所在,转变了卒中救治的理念和方法。从被动医疗转变为主动干预!
”
东海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华
听了李先生的故事说道:一方面,既往患者入院需要先挂号再去找医生,之后进行必要的检查,而卒中中心绿色通道让卒中患者救治一路绿灯,入院就启动检查、治疗流程,一刻也不耽误;另一方面,很多卒中患者发病了还在等一等,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结果错过了溶栓、取栓时间窗,造成严重后遗症,如今通过健康宣教,公众了解到溶栓可以治疗卒中,出现症状就第一时间就诊,极大提高了卒中救治效率。
2017年,医院将建设卒中中心提上日程,学会溶栓是第一步,高先彬主任最先学习了溶栓技术。在成功救治第一例卒中患者之后,高先彬主任鼓励科室医生都去学习溶栓技术,如今科室每个医生都能独立完成溶栓治疗,有力保证了卒中救治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
卒中救治规范化流程的建立也至关重要,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李华副院长介绍道,卒中救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影像科、护理部等多个科室要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争取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为了缩短DNT时间(入院到溶栓治疗时间),我们将溶栓治疗改在急诊抢救室进行,科室医生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病区管理,另一组随时待命,准备溶栓、取栓。”高先彬主任时刻盯着卒中救治流程的优化改进。
卒中中心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明确的:创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孙润锋院长指出,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宣贯和流程优化。“加强全流程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优化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诊后精细化管理的全流程服务模式。”
此外,
卒中中心还要努力实现卒中救治的“串联”,落实双向转诊制度,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如今,
东海县卒中网络救治群已涵盖了东海县域内的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够在第一时间响应患者需求。
“未来我们还要不断提升卒中救治技术能力和软硬件配置,提高取栓水平、建设移动卒中单元、完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高先彬主任对于卒中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排版/
编辑:贾薇薇
审核:尹晗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