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篱若尘
简书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副编 七零后帅大叔,痴迷于写作和古诗词,也喜欢研究历史,喜欢写诗词背后的历史,写诗词里的故事,写人生的感悟,偶尔也调侃一下社会上的人和事。 至今已完成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十多部中短篇传奇小说,数十篇杂文杂谈,一百多篇诗词解析文章。也一直在致力于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广。 微信公众号「纪青春」,个人微信号:wenjunyi78 文字皆为原创,用心用情用经历写好每一篇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1949年,一个不识字的老汉买报纸,导致戴笠 ... ·  18 小时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一个可怕的假设:如果郭靖穿越到明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篱若尘

何谓知己?

东篱若尘  · 简书  · 历史  · 2018-02-09 12:14

正文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是很多前人和今人的感叹,多少人至死都没有实现。

而我,何其幸也,之前就有,而现在,更是又多了几位。

知己,不一定是之前就认识,像伯牙子期,也不过是一次萍水相逢的偶遇,一曲高山流水,便是一生唯一的知己,子期离世,伯牙绝弦。

这几位知己,也与我素昧平生,有的只是文字的相互欣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灵魂,而一个爱好文字的人,他的精神和灵魂,便会贯穿于字里行间,且一以贯之,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彻底改变了这个人的环境和心性,否则,这些文字上的特点,会伴随他一生。

感谢文心剑胆先生(这是位女性,但出于尊敬,我还是称她为先生),她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我瞬间动容:“他我没见过,可他的诗全是这种怀才不遇的境界。”是啊,我自己都差点忽略了这一点。

就是这句话,一个从没见过我,从不认识我,也根本无从了解我的人,却从我的文字里读懂了我的精神和灵魂,能认识先生,我之大幸!

的确,熟悉我的朋友都这么说,这么多年了,我的作品里永远有着淡淡的忧伤,不管写的多么洒脱,却总让人一看就明白我内心的无奈和忧郁。也有人骂过我不要只写小情怀,也关注一下天下大事,可惜,我也曾经是愤青,也曾经想改变这个社会,也会在杂文里嬉笑怒骂社会上的怪现象,但到了诗词里,却真的就只想写写自己的小情怀,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风格,所以我的作品,一看就是我的,风格一致,遣词造句的方式一致,字里行间表述的情绪也一致,连诵读时候的节奏感都一致。

真正懂的人,自然一看便知。

所以,就还有花逢春雨、唐苍、老爸的杂拌糖等等等等的懂我之人,我视为知己。(为了大家不被打扰,其他人的名字就不公布了,但一定都记得的。)

如果说以上的各位是文字和精神的知己,那还有另一种知己,叫南冕。

南冕是写历史的,对于诗词,其实并不甚懂,我和他的相识时间,也不久,大家同在一个微信群里,偶尔聊到感兴趣的话题时交流几句,之前他曾问过我想要理解诗词该从看哪些古人的书入手,嗯,我们之前的交集,大抵如此。

这次,却着实的让我感动,甚至都让我都有些吃惊,他都没有和我说过什么,有的只是行动,一个接一个的行动,我后来问他为什么,他也只是说:“就是从平时说话的感觉里,认可你这个人!”

真是简单明了却又直击内心啊!这样的人不是知己又是什么?

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历史优秀作者们(同样的,为了大家不被打扰,名字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一定都记得。)他们为了我,遭了一通的数落谩骂,数日未绝,可是,写历史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沾染些古人的毛病——春秋侠气,魏晋风骨,士之精神!这些优秀作者们,有的是公司职员,有的是宝妈,有的已经小有所成,有的也正经历人生的低谷,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笔书写着不同的历史,虽然微不足道,可这些人,却真正的才是这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