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明,锅炉公司锅炉设计开发处性能三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锅炉公司大型电站煤粉锅炉的性能设计、产品优化、新产品开发和锅炉升级改造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力争上游、勇于担当,逐渐成长为锅炉公司锅炉技术队伍的技术骨干。
2007年,李路明大学毕业后进入锅炉公司锅炉设计开发处受热面二室工作,同年末进入性能一室工作,通过在工作中不间断的学习,他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他先后担任了19个项目的性能设计工程负责人,并参与了150余项的国内外投标报价和技术推介工作,工程领域涉及广泛,对苏标、CE、英巴、三菱各技术流派标准等相关锅炉设计知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几年时间里,他凭着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勤勉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取得了大幅提升,迅速成长为性能专业骨干力量。
随着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李路明逐渐担当起重点难点工程的设计开发工作,国内首台100MW燃油燃气混烧锅炉—四川石化项目;世界首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燃煤锅炉—莱芜项目;国内首台350MW大比例燃烧新疆准东煤超临界锅炉—特变电工项目;首个超临界机组升级提效改造项目—华润常熟600MW超临界提效升级改造项目。
四川石化项目为420t/h油气炉工程,初看起来本工程属于蒸发量较小的低参数油气炉,但工程设计范围几乎为锅炉岛,并且采用化工行业标准设计,燃料为油气混烧,同时要求兼顾油气单独燃烧工况,对燃烧系统的非单一燃料要求是本工程设计上的最大难点,也对锅炉的性能指标保证和整体布置带来巨大挑战,工程方案几经修改,经过多次论证才最终确定。目前工程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实现了锅炉公司在油气炉领域的创新设计。
特变电工项目为国产首台大比例燃用新疆准东煤350MW超临界电站锅炉,煤质具有极强的沾污和结焦特性,是国内电力燃煤锅炉设计行业的难点热点,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都在对其进行科研攻关。李路明针对新疆准东煤的燃烧特性,并充分借鉴褐煤炉设计经验,率先提出锅炉技术方案。锅炉在实际运行中燃用准东煤比例超过90%,是国内目前燃用准东煤运行效果最好的电站锅炉,为新疆地区的准东煤电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新疆地区树立了品牌形象,并于2014年通过国家工信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会。
莱芜工程为世界首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锅炉参数为世界领先水平,蒸汽压力参数达到史无前例的32.87MPa,李路明作为设计工程负责人,他全程参与了工程的开发设计。该项目使用的锅炉为全新结构,工程设计难度大,每攻克一项技术难题,都是电站锅炉的重要技术突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工程。二次再热发电机组技术在我国属于技术空白,二次再热发电机组能效水平大幅优于现有常规一次再热发电机组,能大幅提升火电机组的能效利用水平。目前莱芜工程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各项性能考核指标超过了世界电站领域的最先进水平,刷新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电站性能指标记录,成为世界电站项目的最顶尖机组,标志着我国重大电力装备技术水平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将引领世界电力装备的技术发展。
随着电站市场的不断变化,改造市场开始成为锅炉公司重要经济增长点。2015年2月,锅炉设计开发处成立了性能三室,重点负责电站锅炉改造的性能设计,李路明被任命为室主任。改造工程具有多样性、随即性强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而组内人员基本以刚入厂的员工为主,经验不足。面对新的挑战,他对全组提出明确要求,要迅速适应工作角色,加快提升技术水平,以时间换实力,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是提高工作能力的宝贵时间。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性能三室已经能够较好地完成锅炉改造,同时还承担了18个350MW超临界工程的性能设计工作,全体员工迅速成长起来。
华润常熟600MW超临界综合提效改造项目为锅炉公司在超临界锅炉提效市场中执行的首个项目,也是锅炉公司当时承揽的合同金额最大的重大改造项目,项目执行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锅炉公司乃至国内老机组提效改造市场的信心,具有示范效应,意义重大。该项目原有设备为锅炉公司首台引进技术支持的超临界锅炉,受当时国内对超临界锅炉设计理念的限制,锅炉主蒸汽温度较低,用户希望将锅炉蒸汽参数从25.4MPa/543℃/569℃提高至25.4MPa/571℃/569℃。经过详细核算,此次改造需要将低过出口至过热器出口的过热器系统全部更换,并重新设计受热面进行参数匹配,过热器系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他带领全组员工,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次修改论证技术方案,最终确定了可靠的优化设计方案。该项目2#机组已于2016年2月16日顺利投运,锅炉主蒸汽温度由543℃提高至571℃,锅炉提效后总输入热量增加1.7%,降低发电标准煤耗2.1g/kwh,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标志着我国首台超临界锅炉提效改造机组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荏苒,十载春秋,点滴的努力积攒出今天的收获,作为锅炉设计开发处的技术中坚力量,他将继续保持勤勉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迎挑战,继续为锅炉公司的科技工作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