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八十四期】(军事系列第217讲)
1992年12月21日,我国用长征2号E型捆绑式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澳星。可是,美国休斯公司却发现失去和卫星的联络,随后发现卫星已经爆炸坠毁。这起发射失败非常奇怪,直到今天也没有搞清楚原因。听萨沙说一说吧。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震惊世界。此事件之后,美国政府被迫在1988年宣布航天飞机退出商业发射。
美国在10年前就全力发展航天飞机,忽视了火箭方面的发展。那么,在1988年后,美国政府发现自己用火箭发射卫星,不但同样有风险,还要承担巨额的费用。
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度,一切事情都要考虑性价比。当时中美关系还不错,中国的火箭发展已经进入世界一流行业。而且,中国火箭发射费用低廉,大约相当于国际同类发射服务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美国政府反复考虑,决定使用中国火箭进行发射。
1988年6 月28日,澳大利亚卫星公司与休斯国际通信公司签订了,价值高达3亿8000万美元的合同(当年北京人年薪才2000元人民币)。
合同规定由中国发射2颗卫星:第二代通信卫星澳普图斯-B1(澳星B1)和澳普图斯-B2(澳星B2)。
卫星是美国为澳大利亚制造的,是美国最高科技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对此次发射顾虑重重,他们非常害怕中国借机偷学卫星技术!
1988年12月7日,中美两国签署了有关卫星发射服务的三份备忘录,其中《关于卫星技术安全的协议备忘录》就是限制中国科技人员的行为。在这些规定下,中方人员没有任何单独机会接触美方制造的卫星。
中国的火箭发射,一直都是国家拨款。我国高度重视火箭项目,但毕竟是经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火箭项目得到的经费,是远远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比的。
从各种角度考虑,我国也希望通过商业火箭发射,赚取大量外汇,从而提高项目的投入和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
在当年,对于近4亿美元的订单都,从上到下都是兴奋的。
1990年4月,“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这是我国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结果非常圆满。
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却连续遇到大事件。
1992年3月22日,我国按照合同,发射了澳星B1卫星。在按照程序发射期间,两台助推火箭发动机没有成功点火,导致发射失败。
当年萨沙看电视直播(又暴露年龄了),听见现场指挥员高声大喊“关机、快关机!”,随后信号就断掉了。
万幸的是关机成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报道资料写到:终止发射以后,此时现场人员才发现,用来支撑火箭的4个支撑块有3个已经出现了错位,距离支撑盘边缘只有几毫米,如果再错位,50米高、装满推进剂的火箭就会倒下,整个发射场就会化为一片火海。
这次发射失败,损失并不大,卫星和所有发射设备完好。
倒霉的是,有关方面过于自信,这次发射首次在全国范围直播,国外媒体也进行实时报道。发射失败,舆论上出现了很多负面内容。
根据合同,我国必须将卫星送入轨道才算成功,那么我们必须再次发射。
1992年8月14日,澳星B1再次发射并取得成功。
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92年12月21日19点20分,“长征二号E”搭载澳星B2升空后,澳星B2却发生了爆炸。
当天发射没有什么问题,火箭顺利起飞,进入预定高度。按照一般规律,卫星肯定会进入预定轨道。
19点50分,美国休斯公司代表江森确定了美方监控的数据后,认为火箭发射已经成功,签订了发射成功的确认书。
发射中心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唐协明,却忧心忡忡。
在火箭发射45秒后,他和一些技术人员清楚的发现:火箭上出现了一个黄色火球。这是之前所有发射中,从没出现的奇怪现象。
22日0点,休斯公司方面紧急联系中方,声明没有实现和卫星的联系,怀疑发射失败。
同日,冕宁县泽远乡汇报,境内出现不明坠落物体,有小汽车大小,已经烧毁。
接到疑似卫星残骸的报告后,西昌基地的中方人员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赶到现场查看。
可是,根据中美的合同,中方没有权利单方面检查有可能的卫星残骸。
于是,23日在6名美方人员的监视下,我方5名科研人员赶赴泽远乡,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是悲哀的:这就是澳星B2卫星的残骸,还有火箭的整流罩。
当晚,失望加疲惫不堪的中美科技人员,携带卫星的核心零件以及整流罩,回到了西昌。
根据中方人员的回忆,美方人员将一些关键零件装入箱子,封存起来。最后箱子装满了,美方人员竟然将一些小的零件塞入自己的夹克内。他们尽一切力量,保证卫星技术不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