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上班的时候,一定要远离身边的老油条 ·  9 小时前  
冯唐  ·  这些梦境是在暗示你!一定不能忽略 ·  21 小时前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昨天  
冯唐  ·  AI时代,艺术家会被取代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韩寒:英雄都是一个人,只有喽啰才扎堆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31 18:58

正文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智囊导读



文|牛皮明明 授权发布


韩寒成名后,一个女粉丝专门从外地赶到上海,说平生最大的理想是见他一面。韩寒和她见面,分别时说,“你既然跑了两千公里看我,那我也送你二十公里吧。”于是开车把粉丝送到了车站。

很少服人的罗永浩,不扶老奶奶过马路只服韩寒,这样说过:

如果韩寒当年没有成名,也有可能他后来没有赚到很多钱,没有得到很大的名声,也没有那么多的“女朋友”。

但如果有一天路过上海郊区的那个小镇,碰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叫韩寒,你仍然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他有没有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非常好的人。


01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

父亲韩仁均是个知识分子,偶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用的笔名叫“韩寒”。后来心疼这个笔名,怕用得少浪费了,就给自己的儿子用了。

1977年恢复高考后,韩仁均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结果因为肝功能不正常被退学,回到了家乡亭新公社工作。一间办公室,就他一个人。大部分的工作是开会拍照,并自己冲印贴在公社门口的画廊里。

因为职务便利,韩仁均给韩寒拍过不少照片,有好几本相册。小时候的韩寒喜欢在夏天钓龙虾。一次钓完龙虾,蹲在路边卖。一对父子来到韩寒跟前问价。离开时,父亲教育儿子,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像他一样在路边卖龙虾。

1994年底,时兴办区县报,金山也要办一份金山周报。文化局的一位领导把韩仁均调了过去。那阵子,韩寒还在亭林读小学。韩仁均自知一介书生,背景不硬,儿子的前程只能靠自己拼。

韩寒小学毕业后,韩仁均花了几千块的择校费,把他送进了学霸云集的罗星中学。

刚上中学,韩寒摸底考试平均考了91分,满分是100分。韩仁均很骄傲,以为韩寒会名列前茅,不料只在班级第50名左右,倒数前列。

韩寒的特长是写作文,有时为炫耀,一节作文课别人写一篇,他写两篇。受韩仁均影响,韩寒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钱钟书、梁实秋。

《围城》是他最喜欢的一本,翻了很多遍,第一本翻烂后,韩仁均又给他买了一本。


幼年韩寒


02


韩寒中考考了468分,松江二中因为他长跑的成绩好,就降低了几分特招了他。他很高兴,因为喜欢的女孩子就在这所学校。

中学时,韩寒特别喜欢骑自行车,因为骑得飞快,人送外号“亭林镇最速男”。但是经济不独立,只能骑一辆女式自行车。第一次约会,骑着这辆女式自行车带女孩,蹬得格外卖力,链条断了。

高一的期末考试,韩寒七门功课全部不及格。他自我解嘲说: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1999年,他被学校做留级处理。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发现他不记笔记,说了他几句,他顶嘴说自己语文好,根本不需要做笔记。

俩人吵了起来,为此班主任把韩寒的父母请到了学校。

韩寒坚决不给老师道歉,母亲一怒之下,要他滚出去。韩寒拎着书包在地上打滚,一圈一圈滚了出去。

他离家出走,在上海的石化海边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回去,对父亲说,我昨晚数了一晚上星星。


少年韩寒


03


这年,韩寒在松江二中得了浑身奇痒的疥疮,回家养病一个星期。

那段时间,他写了篇《求医》的文章,韩仁均看了以后觉得很幽默,建议他拿着这篇稿子去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

后来寄出去后一直没有回音,韩仁均和儿子都有点失望,直到一个上午,一位萌芽编辑将电话打到家里,问为什么不去参加前一天的新概念复赛?

他们才知道那天新概念作文比赛就要揭晓颁奖了,但评委同意韩寒中午前赶到上海市区再考一遍。韩仁均找了辆黑车带着韩寒奔赴市区。

考场中,评委拿出一张纸,揉成一团,扔进一个水杯里,让韩寒即兴写一篇文章。韩寒在一个小时内,写出了一篇《杯中窥人》。凭着这篇文章,获得一等奖。

比赛后,韩寒的功课依旧门门挂红灯,语文老师出言讥讽他:“出了名就不用听课了?”

权衡再三后,2000年,韩寒主动申请退学。

退学前夕,松江二中的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问韩寒:你退学了,以后要拿什么养活自己?

韩寒说,“稿费啊。”在场的老师都笑了。

鹅卵石为什么被人捏在手里玩,就是因为它没有棱角。

办理退学手续的那天,韩仁均对韩寒说:“儿子,很抱歉,我什么都帮不了你,我唯一能帮你的,就是在退学书上签字。”


同年,韩寒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由曹文轩为之作序。该书刚发行即销售一空。曾在日本、台湾、香港、法国等地出版,销量过200万册。



04


2003年,韩寒背着自己的版税去了北京,声称要成为一个职业赛车手。他把所有的版税都用于比赛,先买了一辆赛车改装,然后去参加全国的锦标赛。

那些大车队的车手,从他眼前开过的时候,脚一踩油门,噼噼啪啪,排气管的声音特别响。他一踩油门,也是噼噼啪啪,但那是排气管掉在地上的声音。

第一场比赛在上海佘山,韩寒在第一个赛段就掉沟里了。

赛车的第二年,他积攒起来几百万版税已经快要花光,但仍没有任何辉煌战绩,开车还老翻车。

许多人看见是韩寒翻车,就拼命鼓掌,有人喊道:韩寒,再翻一个!再翻一个!

有一次他在怀柔练车,差点从一座叫“滴水壶”的山掉下去,命悬一线。

北京一起玩车的朋友普遍富有,大多时候韩寒不敢一起出去吃饭,经常穿着他的两百块淘来的黑夹克,去街口的面馆吃碗牛肉面。

他有一个朋友家里做地产,见他居无定所,想以800块钱一平米成本价,卖给他北京二环边的一套房。他账上虽然留了几万,但那是准备支撑之后几站比赛的,就直接推辞了。

他拿着仅有的几万块钱,买了几条轮胎。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个赞助商,赞助商送了他六条轮胎。

为了表示感谢,他自己掏了几千,做了巨大的贴纸,把整台赛车都贴满了赞助商的商标。但比赛一开始,有人就来传话,说赞助公司的老总很不高兴,原因是他的赛车不够宣传资格。

这场比赛,一进赛段,赛车因为老旧失修,没几公里避震器就断了。韩寒抹着眼泪,偷偷把车拖回了汽修店,觉得很丢脸,不好意思再去赛事维修区。

韩寒最穷的时候,几张银行卡里只有一张有钱,195块。去取钱的时候,他输入了150,发现取款机只提供百元钞,于是只取了100块。

2008年末的一天,韩寒请几个朋友在他家楼下的小饭馆吃饭,花了三百多元。他对朋友开玩笑说:“这可是我目前全部货币资产的一半啊,你们要记住饭轻情谊重!”



05


在北京的赛车生涯中,韩寒认识了一个叫徐浪的车手,亦师亦友。韩寒经常去他家喝茶,逗他家的狗。

他在文章里写到徐浪,如是说:

我赛段里的每一个动作也许都有你的影子,你让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磨灭的,你让我学会了笑对一切,你让我懂得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甚至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开嘴,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徐浪教过韩寒开拉力赛,曾成立过车队邀请韩寒加入。他还爱聊天,跟韩寒说自己老家的工厂什么都能造,别说车,遥控的船也行。等自己从俄罗斯参加完比赛,俩人一起去看。

结果那一次,徐浪没能从俄罗斯回来。2008年6月17日,在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中,拖车钩击中了他的额头,因为没戴头盔,不幸身亡。得到这个消息时,韩寒正在开车,一边开车一边哭,好几次都开错了路。

徐浪的遗体运回了中国,在浦东机场,韩寒和队友一起将棺材抬进了灵车,他轻轻拍了拍棺椁:

“回家了。”

在徐浪的葬礼上,韩寒嚎啕大哭,为自己的挚友写下了一句:

“好风光似幻似虚,多一分钟又如何。”

2010年他出版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里,他写了一个“我”驾着一辆名叫1988的老车去监狱接一位朋友,最后带回朋友骨灰的故事。其中写道:

我常想起死去的那些朋友们。我能做的就是躺下睡觉,闭眼,再睁眼,把车的反光镜涂成黑色,绑上安全带,戴上头盔,停到发车位,继续。

他们先行,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

再见了,朋友。

小说中,这个朋友的原型,就是徐浪。2017年1月28日,韩寒的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上映。片中邓超饰演的角色叫徐太浪,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不幸身亡的好友。


韩寒和徐浪


06


在很多朋友眼里,韩寒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有一次,韩寒把好友廖拟、张磊叫去上海,说有大事相商。两人到了之后,他妻子金丽华安排他们住下,韩寒说他马上就来。

结果两人在那宾馆呆了三天,也没见韩寒,气得要走。第三天傍晚,韩寒才满头大汗地出现,说他玩游戏玩忘了。

韩寒的好友石康,写了一部小说叫《奋斗》,卖得很火,要写续集《奋斗乌托邦》。想换个环境专心创作,搬到了上海。

万榕的老板路金波怕他无聊,带着韩寒约他去打台球,没想到韩寒打上了瘾,缠着石康挑灯夜战,连续打了一个星期通宵的台球。

石康白天全忙着睡觉了,连稿子也懒得写了,害得出版方催稿子催得一口老血喷到电话上。

韩寒和潘晓婷打过一次球,潘晓婷的球台是为了增加训练难度特制的,球洞比一般的要小很多。韩寒特别不适应,打了半天打不进球,就被潘晓婷一杆清台了,很是郁闷。

后来听说潘晓婷也玩赛车,韩寒就跑过去跟她说:“我来教你赛车,你来教我打球。”

韩寒虽然功成名就,但私下的穿衣打扮,还是很“屌丝”,除了上镜的时候注意一点,其他时间完全看不出任何考究。

夏天就买十件白T恤,换来换去就一个款式,一个月下来像是没换过衣服。冬天就两件黑皮衣,鞋子也就盯着那么一两双穿。穿得随意不说,还经常忘记拉裤子的拉链。

车队的好友调侃他,他就开玩笑说:“我是去比赛的,又不是去比美的。我能惦记着出门要穿衣服已经不错了,哪还顾得上搭配?”

在车队的日子,韩寒经常“双反”,就是衣服穿反了,而且内外和前后都反了。别人提醒他,他才反映过来,“难怪一整天都觉得脖子有点勒。”


韩寒和潘晓婷


07


韩寒在车队,因为熬夜看世界杯,第二天就在车队帐篷的沙发上睡觉。

睡觉的时候有人来故意拍他的丑照,然后发微博了。知情的朋友过来告诉他,他无所谓地说:“困嘛,你叫我怎么能睡得玉树临风?”

朋友告诉他,“面部表情是其次,关键是你团着身子睡,手还一直塞在自己的裆部,这个猥琐的动作绝对是破坏在网友心目中形象的。”

韩寒怼过去:“我又没把手塞在网友的裆部,我碰了自己的鸟,关他们鸟事。”

2005年后,韩寒开始一边赛车,一边写博客,凭着一支笔嬉笑怒骂,成为关注焦点。他的博客里链接了三个人的博客,徐静蕾、安妮宝贝、松岛枫。

松岛枫是日本的AV女优,很多人站出来指责韩寒不顾体面,要求他道歉,并把松岛枫的博客链接删掉。

记者去求证,韩寒笑笑说:我的确是链接了松岛枫的博客,因为我很喜欢和欣赏她。这个链接只是她的博客,并不是任何违法内容,凭什么要把它删掉?

韩寒很尊重版权,就连看的AV,都是朋友从日本带回来的正版。

有一次,他看到一则新闻,讲某市的市长被狗咬了一口,遂下令要捕杀全市的狗。他觉得荒唐悲愤,就在博客转载了。

过了两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求删除那篇文章。韩寒调戏地问:是因为这位被狗咬的市长升官了么?

2012年,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代笔,掀起了轰动一时的“方韩大战”。一次活动中,罗永浩问韩寒有什么想对方舟子说的,韩寒随手拿起一个U盘,对着镜头说:“这个是U盘吧,又叫USB。我想对方舟子说,YOU,SB。”

许多人说韩寒太刻薄了,韩寒说:“最讨厌别人劝我从良了,从小到大,年年都是优,你叫我怎么从良?”

郑渊洁评价韩寒:他很像《皇帝的新衣》中说真话的小孩。



08


韩仁均说,韩寒如果没有比赛,几乎每天晚上的八点开始写作或者看书,一直到早上六点,连续十个小时都在书房里。

韩寒的交际广,和范冰冰、罗永浩、贾樟柯、徐静蕾、王珞丹、左小祖咒、叫兽易小星、大鹏等很多名人都有打过交道,但他却很少出去应酬。

但这些朋友,有什么用得上他的地方,只要一句话,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出来助一臂之力。

2011年2月,范冰冰与韩寒在上海亮相《观音山》发布会。有记者向范冰冰提问“南周北范”的说法,就是你范冰冰够不够格和周迅齐名,当时现场很尴尬。

韩寒解围:“南周北范吗?我觉得是这样的,意思是《南方周末》应该成为北方报业的典范。”。

大鹏拍《屌丝男士》的时候,韩寒没二话来客串了几把屌丝。叫兽易小星拍《万万没想到:西游篇》,韩寒客串了吃草的白龙马。邓超拍《分手大师》,韩寒客串了一个渣男,角色用的还是自己的真名。

2008年汶川地震时,作家李西闽在四川银厂沟山中创作,被埋70多个小时。韩寒开车亲赴四川灾区营救。在此之前,他和李西闽素未蒙面。

有一次,一个最“狠”的哥们儿来借七八十万,说省得贷款还利息了,韩寒说好,就借了。

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男人。如果需要,他甚至可以为朋友倾家荡产。



09


没有人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那句名言,韩寒说我信。

他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出过一版100本限量版,并将以988元的天价出售。有人指责他利用粉丝的热情捞钱。

等书销售一空后,韩寒揭晓了这本限量版的“谜底”:整本书除了碳纤维制作成本近千元以外,在每一本书的最后,还送了十克纯黄金,价值3000块。这些黄金,都是韩寒自掏腰包的。

他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