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根
省略号有六个点,我们是六根不清净的六个媒体人。略有点文化,略有点情趣,略有点思想。每日送上略有点意思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形势有变,中概股起飞了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电影哪吒团队招聘! ·  2 天前  
粥左罗  ·  粥左罗圈·贝壳查询总表(2025.1.31日 ...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  3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你不要后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根

贺奕 | 小人物的一声叹息更有分量

六根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12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贺奕创意心法》之二的文章摘要,主要探讨了影视创作中的关键要点和理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物塑造和故事构建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人物小传和故事大纲在影视创作中的基础地位,如同地基之于盖房。人物塑造需找准命门(最大软肋),并围绕其制造事件,极致化地凸显人物性格和增强戏剧张力。

关键观点2: 创意与解题的破解之道

文章提倡在创意上先破解命题背后的观念架构和基础逻辑,而不是先考虑如何解题。破题有时就是最好的解题。

关键观点3: 艺术创作自由与创作规律

文章指出艺术的本质即自由,任何对创作规律的总结都不能成为教条,都可以容许反例。

关键观点4: 现实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疫情期间流调的现实挑战对罪案剧的设定提出了新要求。现实给犯罪分子和创作者同时出了难题,要求影视创作更加真实和严谨。

关键观点5: 人物为核心,故事结构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无论题材还是主题先行,都要转化为人物先行,让人物成为一切戏剧要素的统领者。合格的故事结构能精准确定叙事中各要素的配比和各部分的详略。

关键观点6: 其他关键观点

文章还涉及了如何处理故事的开端与过程、如何辨识和写好一句话创意、如何处理作品的社会性话题与艺术性主题的关系、如何去除冗余的铺垫交代、如何设计悬疑剧的叙事策略、如何对待审查制度、编剧的创作心态和甲方判断编剧是否合格的标准等重要话题。


正文

文 | 贺奕

上一篇:贺奕 | 红线在哪里,戏的看点就在哪里

21,题材:所谓的时代最强音,并不比一个小人物的一声叹息更有分量。

22,造化弄人,专挑命门。塑造人物的起点,就是找准命门(最大软肋),或加以恶作剧戏耍(喜剧),或施以毁灭性打击(正剧或悲剧)。

23,影视生产拿盖房作比:人物小传和故事大纲是地基,剧本是设计图,拍摄是施工,后期制作是装修,审查是验收,宣发是营销,公映即上市。怕的是地基不稳,设计不佳,施工仓促,装修简陋,验收不过,营销不力,上市遇冷,每一步都有不可挽回的失败风险。

24,都说今天的现实远远超越了作家的想象力,但这对好作家来说并不是件坏事。 作家并非只靠想象力来写作,写作也并非只是描摹现实。 

25,决定故事走向的关键信息点,不要第一时间直给,尤其避免通过台词直白交代。关键信息点如何打开,正是戏核所在,要充分围绕它制造事件,极致化地凸显人物性格和增强戏剧张力。

26,对于创意上的命题,不要先想怎么解题,要先想怎么破题。破解命题背后的观念架构和基础逻辑,试着将它从根底上推翻,或在新点位上重构。破题有时就是最好的解题。

27,任何对创作规律的总结都不能成为教条,都可以容许反例。原因无它,艺术的本质即自由。

28,疫情期间的流调秒杀绝大部分侦探小说,也让今后罪案剧中,再用“那地方正好是个监控死角”之类做理由,变得不再令人信服了。现实给犯罪分子和创作者同时出了道难题。

29,无论题材先行还是主题先行,无论故事先行还是结构先行,都要转化为人物先行,让人物成为一切戏剧要素的统领者。

30,前史:人物过往经历中,对其性格和行为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重大事件。既可以在剧情开端先行展现,也可以藏而不露,到剧情发展的关键节点再打开。前史是人物命运的密码,心理的根源,行动的马达。前史往往直接决定人设的成色乃至成败。

31,中心人物的命运切忌一根水平线到底,而应呈现为曲线起伏。在合理前提下,曲线的起伏弧度越大,过程波折越多,前后落差越大,戏剧张力则越强。人物命运曲线是人物性格的投射线,也是观众心理的感应线,编剧要做的,就是以流畅而准确的节奏绘出它运行的轨迹。

32,故事永动机:在主要人物之间构建起矛盾的、错位的、有悬念的情感性关系。

33,如何辨识“一句话创意”?“黑社会用尽一切手段争权夺利。”不是。“黑社会用尽一切手段洗白自己。”是。

34,如何写好一个最陌生的题材?首先在其中植入最熟悉的自己。

35,不要把一部作品牵涉到的社会性话题,等同于作品的艺术性主题。

36,主题关键词:已有明确的主题往往还不够,还要争取提炼出明确的主题关键词,围绕它进一步啮合人物关系,锐化戏剧冲突。

37,去除冗余的铺垫交代:一本书最好的开头是撕掉前三页,一场戏最好的开头是半截起。

38,不要在一场或几场连续的戏里,将不同人物互无有机关联的角色任务强行并置或穿插,焦点的游移会分解观众的注意力。

39,一个完美的结构甚至可能取代创作者,自行精准地确定叙事中各要素的配比和各部分的详略。

40,台词要始终服从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逻辑,始终服从于角色任务,而不能成为编剧主观意图的代言。

41,人物间对话的趣味,在于所答非所问,在于不答即回答,在于错进错出,在于话不投机,在于欲说还休,在于各说各话却又浑然合契。

42,从技术层面而论,悬疑剧的起点在结局,首先构想出最出乎意料的结局,再往前倒铺情节。情节的设计则以误导为原则,在谜底揭晓之前,尽可能提供最多的误导性选项。悬疑剧的叙事策略,本质上是编剧和观众之间的心理博弈和斗智,是双方围绕终极悬念的破解,在误导和反误导之间展开的拉锯和较量。

43,在心理层面与其讨好观众,不如冒犯观众。

44,将审查制度看作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45,从业心态:不可没有功利心,不可只有功利心。即便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讲,也是最急功近利的人所得的回报最小。

46,甲方(制片方)判断编剧是否合格,关键看其在创作过程中能否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也即编剧的自主创作能力,能否覆盖项目各方提出的意见,创造性地给出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剧本。这是一条硬核指标,做不到就吃不了编剧这碗饭。输出小于输入,最多算写手。

47,太阳底下无新事,唯有尝试改变看事物的立场和角度。“皇帝的新装”中那两个投机取巧的伪裁缝真骗子,换一种眼光,又何尝不是两位洞悉人性弱点、谙熟官场弊端、集大智大勇于一身、甘冒生命危险为民纾困、替天行道惩戒昏庸皇帝、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士英雄呢?

48,越是根据真实原型改编的故事,越要尽可能解放想象力,唯其如此才能更深入地抵达真实。

49,剧本创作流程顺次:故事梗概→人物小传和故事大纲→分集大纲→各集分场大纲→全剧本。每一层次都不能仅仅是前一层次的扩写,都应当在前一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反过来,后面的层次产生质变甚至出现颠覆,又必然回溯调整升级前面的层次。所以顺次固然由前及后,也不排除由后及前。合格的剧本创作,必然是正向生长和逆向生长同步进行的。

50,不管创作态度有多严肃,最好的创作状态是不把创作当创作,而是当游戏,当玩。(《贺奕创意心法》之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