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大宗商品
中金公司研究部大宗商品组的官方公众号,覆盖能源、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农产品、化工品。中金大宗商品组专注价格研究,历经十余载,虽未成燎原之火,但仍有星火之热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周报|第149期:本周焦点&学情周报&《 ... ·  18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还记得你的“年后再说”吗?该算账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大宗商品

中金大宗商品 | 图说大宗:天气题材交易有所升温

中金大宗商品  · 公众号  ·  · 2025-01-05 22:26

正文

Abstract

摘要



宏观回顾:国内12月非制造业PMI超季节性走强,“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美国方面,12月ISM制造业指数49.3,创九个月新高,好于预期的48.2,11月前值为48.4;新订单指数为52.5,创下2024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前值50.4。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截至12月2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1.1万人,预期22.2万人,前值由21.9万人修正为22万人,降至8个月低点,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将美国劳动力市场描述为“稳固的形态”。


国内方面,发改委在1月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2025年“两新”工作的加力扩围举措。“加力”层面,大幅增加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据 中金宏观组 的估算,2024年四季度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可能超过1100亿元,考虑到品类扩围带来的增量资金,2025年所需的特别国债资金有望大幅增长。“扩围”方面,政策将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3类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参考2024年以旧换新的政策乘数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手机等品类销售增速或受到提振。综合来看, 中金宏观组 预计2025年每增加1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以旧换新,可能拉动社零增速0.6个百分点。


12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50.1%,略低于市场预期(50.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至52.2%。我们认为内需改善体现了短期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支持作用,在非制造业表现为超季节性回升。但经济内生动能仍需改善,政策加码仍不可或缺。12月制造业PMI中,新订单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0%,生产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52.1%,需求供给缺口小幅收窄,但需求依然弱于供给。建筑业方面,12月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3.5个百分点至53.2%,政策支持显现,房屋建筑业与土木工程建筑业均有较大改善,建筑业新订单环比上升7.9个百分点至51.4%。服务业方面,12月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至52.0%,电信、航空运输等行业环比改善明显。整体来看,尽管短期政策效果显现,制造业PMI生产预期下降,原材料购进与出厂价格继续走低,价格环节亟待改善,经济复苏动力仍显不足。



本期主题:天气题材交易有所升温


据NOAA监测,2024-25年冬季全球处于ENSO中性状态,整体上,全球气温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地区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受拉尼娜微弱 “返场” 影响有降温情况,而厄尔尼诺带来的海洋暖流又促使一些地区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国内方面,据中央气象局监测数据,2025年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华东西北部、华中北部、西藏中东部、青海西南部等地偏高1-2℃。而欧洲地区由于受到极涡引发的寒潮影响,多地迎来暴雪和强风天气,冷空气和地中海暖湿水汽共同影响下也可能出现持续降雨。


石油、天然气方面,近期欧美地区气温偏低,提振能源旺季需求,海外油气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取暖消费占比较高的欧美天然气市场均兑现旺季行情,荷兰TTF气价抬升至15美元/百万英热上方,美国NYMEX气价一度摸高4美元/百万英热,对应2023年12月欧洲和美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和4.5%。综合考虑供给和库存条件,往前看,我们认为欧洲气价或依然具备旺季上涨基础。欧美地区气温偏低也对取暖油等油品消费形成旺季支撑,但相较之下,我们提示冬季低温对于美国油气生产的潜在扰动风险或更值得关注,可能在基本面偏紧、库存偏低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供应风险,为油价带来阶段性上涨机会。


黑色方面,钢材终端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偏暖的天气。今年四季度螺纹表需总体比较平稳,入冬以来建材消费季节性下滑的斜率弱于往年,12月平均周度螺纹需求231万吨,较11月的230万吨甚至有一定回升,铁水产量也呈现一定韧性。黑色系价格在四季度整体较为平稳。但对于动力煤而言,偏暖的天气抑制了取暖需求的释放,12月沿海八省煤炭日耗同比下降了2.8%,12月中旬发电量同比下滑2.3%,火电同比下滑5.4%。市场煤价受此影响也一路下跌。


农产品方面,近期受阿根廷部分地区干旱天气影响,美豆期价连续两周上涨。从基本面看,南美丰产上市的主基调没有发生变化,巴西大部分地区的降雨接近正常水平,但阿根廷天气炒作已现苗头。当前阿根廷新季玉米、大豆种植进度良好,但作物状况评级有所下调。据布交所(BAGE)报告,截至12月26日,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84.6%,玉米播种进度达80.9%。大豆、玉米作物状况评级良好占比58%、47%(上年度同期值45%、38%),正常占比38%、50%(上年度同期值52%、62%),较差占比4%、3%(上年度同期值3%、0%)。向后看,我们认为短期美豆价格或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基础,巴西丰产仍是基本盘(据StoneX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或达1.714亿吨,出口或达1.07亿吨,产量增幅同比增加14.4%),阿根廷减产暂时没到影响南美平衡表的强度,全球大豆供需宽松的大背景未改,但我们提示南美天气炒作已逐步开启,同时除了大豆外,对全球玉米价格影响亦不容小觑,需持续关注阿根廷旱情。


图表:大宗商品期货过去两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大宗商品期货过去一年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大宗商品价格监测(截至2025年1月2日)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IPE,郑商所,上期所,大商所,NYMEX,COMEX,LME,CBOT,MDE,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Text

正文



能源:欧美冷冬中的需求提振与供应风险


石油:成品油消费季节性改善,支撑布伦特油价升至75美元/桶上方。低库存路径显示石油市场的紧平衡格局仍在延续。据EIA数据,12月美国原油总库存和商业库存均延续环比去化,截至年末,库存水平分别低于5年同期均值约15.6%和5.5%。我们认为下游需求的旺季增长或成为近期石油市场一致预期向偏低库存和偏紧平衡进行修正的边际驱动。一方面,今冬欧美地区气温偏低,或对OECD国家油气消费形成季节性提振。另一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非OECD国家油品消费增长提速。印度成品油消费走出不利天气扰动,在11月同比增加约9.3%,并且初步数据显示12月印度油品消费或受益于假期出行而进一步增长。此外,据EIA初步数据,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同比增幅或约为30万桶/天,仅为2023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符合我们对于美国石油供应增长放缓的判断。往前看,1Q25 OPEC+延长额外减产约束的供给条件下,紧平衡与低库存的格局或有望延续,我们维持对石油市场的乐观看法,提示关注偏低气温对美国油气生产活动的扰动风险。


天然气:欧美冬季气温偏低,推升旺季用气需求。欧洲方面,2024年12月欧洲11国天然气消费同比增加约22%,加重库存消耗压力。截至年末,欧洲天然气库存已低于5年同期均值约4.7%,支撑荷兰TTF气价抬升至15美元/百万英热上方。美国方面,2024年12月天然气消费同比增加约4.5%,其中住宅和商业部门天然气消费同比增加15.8%和12.9%,显示取暖需求波动较大。美国天然气库存条件相对好于欧洲,据EIA数据,截至年末,库存水平仍高于5年同期均值约3.6%,天然气产量也随着NYMEX气价突破3美元/百万英热而有所提高。往前看,我们提示供应偏紧和库存偏低或使欧洲气价仍具备旺季上涨基础。


动力煤:秦港煤炭跌破长协价上沿后在765元/吨一线企稳。12月中旬发电量同比下滑2.3%,火电同比下滑5.4%。沿海与内陆电厂煤炭库存仍较高,短期或难有反弹驱动。


图表:美国成品油库存

资料来源:EI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美国原油表观消费量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黑色金属:高盈利面与原料高估值难以兼得


过去两周,黑色系整体以震荡为主,短期市场的交易主线在于铁水产量的变动与钢材库存的边际变化。原料端,铁水产量持续下滑,但市场有一月份铁水复产的预期,铁矿价格在现实与预期中摇摆。钢材端,随着终端需求持续下滑,累库拐点逐步显现,价格压力也逐步加大。节前冬储与原料补库需求均比较有限,黑色系整体供需矛盾有限,绝对价格或震荡小幅偏弱为主。不过,我们认为当前最大的矛盾在于钢厂的高盈利面与原料的高估值似乎难以兼容,品种套利或有机会。


钢材方面,供需延续双双下滑的趋势。淡季全面开启,螺纹表需加速下滑,库存也基本见底。我们预计螺纹需求或将进一步下滑。不过,在相对不错的利润水平下,钢材减产可能难以匹配需求的下滑速度。特别是当前独立电炉的产能利用率仍处在60%的相对高位,近来卷螺差的收窄也可能驱动部分铁水向建材转产,螺纹库存或将逐步开启累库。因此我们认为,螺纹可能仍需要跌破电炉谷电成本位置来倒逼电炉降产。热卷方面,随着铁水转产,库存压力或有一定缓解,卷螺差的进一步收窄的驱动可能已比较有限。


铁矿方面,铁水产量下滑至225万吨日均的水平(截至1月3日当周),较上年同期高了约7万吨,盈利比例小幅下滑至48%左右,但仍高于上年同期的30%。随着终端需求开始走弱,钢厂的高盈利面和铁矿的相对高估值可能有一些矛盾。根据SMM的高炉检修调研,1月铁水或将见底反弹,钢厂盈利或面临收缩压力。焦煤同理,尽管基本面仍比较弱,但焦煤价格对现实疲软的反映要更为充分,进一步让利的空间比较有限,价格或仍以磨底为主。


图表:钢材表观消费量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国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

资料来源:Mysteel,中金公司研究部



有色金属: 年末淡季氛围明显,终端需求有所下滑


随着11月“抢出口”窗口期的告一段落,工业金属年末淡季氛围明显。一方面,以旧换新进入短暂的政策衔接期,对于终端消费的提振作用阶段性减弱。虽然近期整体天气偏暖有利于施工,但地产基建等需求仍然景气度较低。本周SMM铝型材开工率下滑至47.1%。以上与目前竣工面积数据加速下滑,以及年末铝棒端累库,带动整体库存小幅上升的情况得以互相印证。电网方面,各地迎峰度冬建设工程也基本在月底前完成,因此铜铝杆开工率与线缆订单都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我们预计现在直至农历新年,有色金属消费将迎来一个相对比较弱的时期。


铜:2025年一季度CSPT加工费指导价继续下行。社会库存小幅上升至13.3万吨。LME库存下降至27.9万吨,COMEX库存持平于9.5万吨。SMM进口铜精矿TC指数小幅下降至5.85美元/吨。12月26日,CSPT小组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总经理办公会议,敲定2025年一季度的现货铜精矿采购指导加工费为25美元/吨及2.5美分/磅 ,环比继续回落,或表明国内冶炼厂对明年铜精矿供应短缺的预期持续。由于国内炼厂在年底之前存在清库存行为,叠加部分炼厂从检修中复产,且进口仍在持续流入,导致精炼铜供应有所增加,未来几周铜或面临一定累库压力。


铝:氧化铝价格大幅下行,电解铝环节利润释放。库存方面,过去两周铝锭社会库存下降至48.7万吨,SHFE库存降至19.3 万吨,LME库存降至 63.0万吨。现货转为小幅贴水。本周氧化铝下跌幅度较大,主要由于几内亚铝土矿供应出现修复,以及国内山西某大型氧化铝厂宣布复产,现货供应趋于宽松。据阿拉丁了解,此前博凯地区受到堵路而影响运输的两家大型矿企,已经恢复正常。博法地区两家因驳船暂停使用而不能发运的两家矿企也在逐步恢复。我们认为几内亚铝土矿供应的恢复速度,或会强于市场先前的预期。此外,根据阿拉丁统计,本周氧化铝首次出现累库,社会库存由301万吨上升至303万吨,虽然幅度不大,但是信号意义较强。


而从电解铝的角度来看,在电解铝完全成本计普遍亏损(-1500元/吨左右),现金成本仅小幅盈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氧化铝价格的下行或更多意味着电解铝环节利润的修复,而非成本塌陷带来的电解铝价格下行压力。我们认为后续外采氧化铝占比较高的电解铝厂将持续受益。


图表:全球铜库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全球铝库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农产品: 仍在博弈中探寻价格方向


油脂:棕榈油市场定价印尼B40政策延后,价格高位回落,但基本面看价格底部支撑依然较强。供给端,据SPPOMA数据,12月1-3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减少10.69%,出油率减少0.25%,产量环比减少11.87%。需求端,据ITS数据,马来12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35.95万吨,环比减少7.8%,我们认为供需双弱下,关注MPOB月末库存变化。政策层面,印尼此前计划于2025年1月1日实施提高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政策,目前看计划有所延后,市场各方正在等待新的法规出台。国内方面,现货市场购销清淡,下游仍以随用随采为主,短期国内并无新增买船,尽管连盘05合约下跌,但国内工厂、贸易商挺价意愿强,基差维持高位。据Mysteel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 27 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 52.84 万吨,比2023年底的 87.4 万吨减少 34.56 万吨,减幅 39.54%。豆油方面,美豆期货上涨带来的成本端支撑,令国内豆油价格明显走强,YP05合约价差明显收窄,短期现货供需面暂无新题材。向后看,我们认为短期国内外棕榈油基本面对价格仍有较强的底部支撑,且从各方消息看,印尼政府对推行B40政策的态度较为坚决,短期利空交易有限,重点关注后期印尼政策法规和出口Levy的调整情况。


白糖:天气扰动叠加政策变化,短期盘面呈现内强外弱格局。过去两周,郑糖主力合约震荡上行,一度突破6000元/吨,而ICE11号糖则明显下跌,由12月16日的20.66美分/磅跌至19.68美分/磅,跌幅达4.7%。海外方面,随着巴西榨季进入尾声,其对于全球糖价影响力逐步下降,而近期北半球食糖生产进程加速,导致ICE糖价震荡偏弱。而反观国内,糖价相对国际价格走势相对坚挺,我们认为,国内广西主产区的天气扰动以及近期食糖进口端的政策调整是导致内外价格走势出现分化的主要原因。虽然12月CASDE对于新季国内食糖产量预测维持不变,但12月16日广西甘蔗区的特旱比例达到63%,重旱比例达到17%,干旱天气扰动下市场对于新季甘蔗单产有所担忧。此外,12月17日发布的《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中表示从2025年1月1日起,含香料或着色剂的甘蔗糖浆或甜菜糖浆溶液以及蔗糖含量超过50%的糖浆,最惠国税率从12%上调至20%,我们认为进口端关税的上调体现出政策对于糖浆、预混粉进口管控的进一步趋严,大概率对于国内食糖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向前看,进口糖价目前利润已经打开,重点关注广西供应减少的预期能否落地,若干旱扰动有限,外盘价格的下跌叠加春节备货行情的收尾或将带动郑糖价格重心下移。


图表:油脂期货价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