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线下
童话般的美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不停发|卫衣只买基础款!百搭舒服才是王道! ·  21 小时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陪爸爸在边防巡逻,给孩子累哭了! ·  昨天  
l 看齐 l  ·  知名演员发声:“我们只想要公平”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线下

《军师联盟》#F1200

水库线下  · 公众号  ·  · 2018-12-15 09:25

正文

旧文重发系列

《军师联盟》 #F1200

比诸葛亮更聪明的男人

一)智力值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哥哥还象司马师这么小的年代。哥哥特别喜欢玩《三国志》系列。

很多武将值参数,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譬如说,诸葛亮智力值100,庞统99,司马懿98,荀彧郭嘉周瑜97,陆逊96.

因为游戏里面的算法,大致是101-X,所以智力值哪怕差一格。都是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吕布和武力值91的黄忠单挑的话,很有可能一刀斩,一个回合砍死。

当时,哥哥最喜欢的一个打法。当然是重新整编军队。把士兵交给武力值最高的人去带。

例如说,帐下报告,陆逊满16岁了,可以参军了。智力值96.

然后你再看江东水军大都督程普,智力值88.

换掉换掉。肯定用16岁的陆逊,换掉60岁的程普。

许许多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三国志》是 三观极其不正 的一款游戏。

甚至可以说,从小到大,很多概念,纯粹就是被《三国志》系列带歪掉了。

譬如说,正史之中,无论你的谋略指数有多高。才华惊人。

16岁的陆逊一毕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代60岁老领导的。

陈宫和荀彧,张昭和郝萌,哪一个智力值更高。

恐怕也不是那个算法。

正好这二天在放《军师联盟》,不如我们来讲讲这个话题。

三国之中,曹魏庙堂,谁才是最厉害的谋士?

二)文官

文官系统,远远比武将系统复杂和庞驳。

最初的时候,拿衣服总以为平定天下要靠“天下无敌的武将”,对于关羽和张飞津津乐道。

随着你年龄渐长,你逐渐会发现,无论是在正史之中,还是现代国际政治,“文官”远远比武将更重要。

文武之道, 永远都是“以文治武”。哪怕在乱世之中,也是如此。

小学生以为关羽,赵云,诸葛亮是天下英雄。

大学生才会知道法正,荀彧,程昱,陆逊的重要性。

而到了很后期,才会知道蒯越,崔琰,顾雍,贾逵,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那么,“文官系统”到底是个怎样的东西。

三)谋士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 谁才是天下第一的谋士 ”。

诸葛亮,司马懿,还是荀彧?

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因为“谋士”这个职业,他并不是一个职业。他至少可以分成五个职业。

“文官”这个兵种,他并不是一个兵种。他至少可以分成五个兵种。

《三国志》XI开始,有了“智力”和“政治”二项文官值。

其实这还不够。严格的文官划分,应该有五个值。

  • 内官

  • 外官

  • 参谋

  • 士族

  • 文士

让我们来逐一展开。

首先,让我们来看“荀彧”。

荀彧的地位极高。早期的三国志,给了他97的智力值评分。也就是仅次于传说中的“卧龙,凤雏,司马懿”。

荀彧是当之无愧的曹魏集团“二把手”。

其地位,类似于“萧何”。

每次曹操出征,留守大本营的,一定都是“荀彧”。

在曹操离开的时间内,所有的政务处理,荀彧可以获得100%全权。几乎就是代理国王。

用官场术语来讲,叫做“监国”。

当年汉高祖刘邦远征项羽,在荥阳成皋(虎牢关)一线和项羽僵持不下。

而这个时候,萧何坐镇关中。从容调度。

萧何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稳,或者半寸反心,刘邦早就死得不能再死,直接读档挂机了。

荀彧最后的官职是“尚书令”。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总理”。

尚书令是百官之首,总领一切政务。

如果你的人生理想是“当大官”。

步步升官,升官发财的话。 那么做到“荀彧”这个位置,就算到头了 。天底下再没有更大的大官。

可是有没有比“荀彧”更重要的官职呢,有的。

四)内阁


我们来看中国象棋。

在棋语中,车比喻城堡。马比喻骑兵。

(国际象棋的话,象比喻教宗。黑象天主教,白象新教,犬齿相交,永不相逢)

宰相的寓意,就是“相”。

相虽然也不出国门,防守型武器。但其重要性,却不如“士”。

“士”是什么,士是永远也出不了九宫格的人。

如果我们看“军师联盟”这部电视连续剧。就十分明显。

“荀彧”是曹操手下头号大臣,是尚书令,是总理。

可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真正遇见心腹大事,和谁商量。

郭嘉,郭奉孝。

“汉初三杰”,有军功无敌的韩信,有百官之首的萧何,但排名第一的,却是张良。

张良就象是一个小尾巴一样,时刻跟在刘邦的身边。

张良就是象棋中的“士”

在真正的官场之中,分为“内廷”和“外庭”。

宰相做得再好,他始终是“外庭”。是百官之首。

今年麦子多收了一点,税赋多存了一点。这当然是好事,当然也很重要 ==>

但是和内廷相比,都是渣。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从来没有人说治理河道,调节税赋,征收粮食,发展商业 重要 。这些都是小事。

国家国力削弱5%,不会亡国。

内廷关心的是什么呢,其实就二条线:“王权”+“人事”。

内廷最关心的,首先是王权。

有没有人要谋反。太后和皇帝的冲突,慈禧和光绪,谁说了算。诸嗣子争位,应该如何立长。

“最高权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无论是《琅琊榜》《军师联盟》,最最最紧要的部门,必是“校事府”。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国桉。

掌握了这个核心部门,震慑百官,才是帝王的保障。

“内廷”的第二个作用,则是“人事”。

我们常常有一句嘲讽的话,“你对于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你以为“庙堂”,你以为朝堂大会,开大会议堂,是很重要的事么。一点也不。

清朝最重要的机构,是“军机处”。

“军机处”的意思,是皇帝绕过“外庭”。直接插手宰相的事务。

因为忙不过来,所以才有个秘书板子。圈子不大,5 ~ 6个人。

而这个圈子,才是 真正说了算的地方

明天发个条子,就可以任命/罢免六部尚书。

我掌握了你的 人事任免权 ,你还有什么剩余力量呢。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第1 ~ 2集,曹操想要考验许昌百官的忠诚度。

一纸命令,就把文武百官都关到牢里去。

无论你的抬头是太尉,京兆尹(首都市长),全没有半点用处。

哪怕宰相也说不上话。

然后曹操还是要讨论,哪些人该抓,哪些人该放。

该抓该放该敲打,到哪一个层次。

而这些“核心心腹”的讨论层次,则限于郭嘉,曹丕,满宠等很小一个圈子。

这个圈子,才是真权力:“内廷”。

内廷的特色,有几点。

1)圈子很小。最多不超过10个人。一般6 ~ 7人。

2)纯粹以君王的私交做准则。

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读“进士”,然后升官,一级一级做上去。恐怕终身无望。

“内廷”一般都是从太子府跟出来的老臣。

例如雍正一代,最著名的文武官:张廷玉,田文镜,年羹尧,全部都是四阿哥府上旧人。 [1]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则是袁世凯/唐绍仪。

中华珉国第一任总理。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丕来找司马懿,让他入府。

这个“入府”,其实就是核心小圈子的意思。 就是谋主

你看他们饮酒,也就:陈群,吴质,刘据,司马懿四人。外加一个武将曹真。 [2]

如果曹丕顺利继位。

这个小圈子的地位,直接就是登堂拜相。大司马大将军。

而且比“宰相”荀彧更有实权。


你如果看《琅琊榜》的话,所谓的麒麟才子,做的也是 谋主 的事情。

意思就是整天算计来,算计去。到底是四皇子争宠,还是八皇子,还是十四阿哥。


至于土地田亩制度,科举儒学考试,农民收入调查。这些事在《琅琊榜》中,都是绝然找不到位置的。

都是外庭庶务官们做的杂事。

五)参谋

  • 内官

  • 外官

  • 参谋

  • 士族

  • 文士

《三国志》因为处于大争之世,所以在传统的“内廷”“外庭”之外,还有第三类的文官,所谓“军事参谋”。

卧龙,凤雏,闻名于天下。

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借东风,这些脍炙人口的计策,在三国演义中流传了上千年。

但是其实他们都属于“外围”的文官。

第三重的参谋,是带兵打仗的文官,献计献策的文官。“火烧连营”,“夜劫粮草”,“峡谷伏兵”。

  • 曹魏势力的荀攸,程昱

  • 袁绍手下的沮授,审配

  • 蜀汉势力的庞统,徐庶

  • 孙吴势力的吕蒙,陆抗

这些人,名义上是文官。但其实却是带兵打仗的“参谋长”。

《三国志》游戏所谓的智力值对比,也是指“参谋”交锋时才有输赢。

否则,你又怎能判断吕虔和向宠,哪一位种地更强一点。

六)士族

第四重的文官,是所谓“士族”。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崔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物。

不仅曹操对他十分尊敬尊重,费劲心机求曹植娶他女儿。

而且一出手就是“六部尚书”,直接就是部长级的文官。

而如果你看看《三国志》游戏呢。智力值68,渣。

随便找个人,放把火,能把他的粮草烧得老家都找不着。

为何这样一个游戏中“评分”并不高的人物,在正史,在演义中,在史学家眼中,却无比重要呢。

类似的还有顾雍,贾逵,蒯越等人。


请大家记住,中国一直有十九姓的说法。

关中:韦裴柳薛杨杜

侨族:王谢袁萧

江左:吴朱张顾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