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门店老鼠满地跑,牛约堡的多次回应舆论为何并不买账? ·  5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多方回应“食用黄焖鸡米饭后二十余人食物中毒” ... ·  6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江西抚州通报网传执法人员与商户发生肢体冲突、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17届夏季残奥会在巴黎闭幕、台风灾后恢复工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舆情风险前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情观察丨结婚登记拟不再需要户口簿话题中的四个舆论聚焦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4-09-05 17:1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8月12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民政部官网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结合民法典,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关于30天“离婚冷静期”“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条例,并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意见反馈即将截止(2024年9月11日),梳理相关报道、评论发现,四个舆论焦点议题热度不断走高。




01


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获舆论认可

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这次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当事人需要出具户口簿的规定,主要是从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出发,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部分观点也据此认为相关修订适应“人户分离”常态化现状。海报新闻评论称,“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看起来只是少了一份证明材料,但这样一改,会给很多当事人带来便利。在人口跨区域流动已经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人户分离’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4.93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年轻人在异地他乡工作,户口簿不在身边。结婚登记需要提供户口簿,只能再费周折”。


另有部分观点认为登记流程“做减法”利于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指出,现行的婚姻登记制度下,提供户口簿主要是为了明确婚姻登记的管辖权。舆论认为婚姻登记免除户口簿的要求是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的表现。如红网评论文章称,“在登记流程上做好‘减法’。婚姻登记拟不需要户口簿、拟取消登记地域限制,是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重要体现,也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一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均需做好协同配合,才能让登记流程更加顺畅。此外,在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可配备或更新技术设备,如人脸识别、指纹采集比对、身份证读卡器等,提高登记效率,让群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简化流程后的便捷”。

02


舆论担忧
重婚、骗婚、冲动结婚等现象将激增

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担忧产生重婚、骗婚、冲动结婚的声音走高。部分网民担忧婚姻登记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问题,称“登记结婚时查看户口簿对新家庭是保障,户口簿能直观看到婚姻状态,可以防止骗婚、重婚行为的出现。一旦取消,可能会增加虚假登记和欺诈行为的风险”。对此,有媒体在报道中引述相关政策予以释疑解惑。例如,早在2012年,民政部就宣布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目标,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而2021年开始,全国多个省份开始试点婚姻登记“跨省通办”,2023年“跨省通办”的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北京、上海、山东、宁夏等21个省份。有评论认为,“信息化、数字化不仅实现了婚姻登记领域的‘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有效化解了婚姻登记取消户口簿和地域管理之后可能造成的重婚、骗婚风险,确保新规安全有效实施”。


但相关报道并未完全打消舆论场疑虑,如九派新闻评论表示,“在现实语境中,缺少了户口簿这个父母们至少还可以攥在手里的证件,子女结婚可能完全无需尊重父母意见,甚至都不再需要提前告知父母。脑袋一发热,三五分钟就把婚结了,这样的场景,当然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在离婚上,鉴于第一次离婚不判离的普遍司法现状,以及离婚冷静期等制度的补充设计,如何防止结婚太过随意,还需审慎考虑”。

03


舆论期待此举破解
“天价彩礼”困境、保障婚姻自由

近年来,“天价彩礼”问题关注度居高不下,此次征求意见稿也被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一困境。有评论称,“现在拿了身份证就能登记,父母就少了一个‘拿捏’子女的手段。自然地,子女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大增,家长对‘天价彩礼’的要求不再有‘强制力’,‘天价彩礼’现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梳理网民留言不难发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认为是“当代婚姻的枷锁”,也因此,此次修订被认为是“婚姻自由”的重要标识。如有观点指出,“它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有力重申,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主权。虽然‘婚姻自由’自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就已明确,但户口簿的存在客观上赋予了家庭成员一定的话语权,存在家庭干预婚姻的可能”。

但也有舆论观点提出民政部门还是应“未雨绸缪”、做好研判”。如建议民政部门与户籍管理部门紧密协作,协调联动,为婚姻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

04


与“离婚冷静期”修订形成观感对冲

征求意见稿也设置了“离婚冷静期”相关实施条款,备受社会关注。具体来看,有观点认为,相关规定增加了离婚双方的时间成本和协商成本,有违离婚自由。设置“离婚冷静期”从政策意义层面看,其目的是减少冲动离婚或草率离婚,但随着征求意见稿关注度升高,其与“结婚登记不需要户口簿”的条款形成观感上的对冲。有网民批评认为“结婚越来越松,离婚越来越严”。部分观点结合此次征求意见稿修订的两个方面,认为征求意见稿呈现了婚姻“宽进严出”的趋势特征。相关负评伴生增多,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征求意见稿的舆论观感。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郭婧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