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卫健委
看见、记录、沟通-深圳卫生健康大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智驾的Deepseek时刻 ·  3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再访硅谷:DeepSeek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  4 天前  
经济日报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2 天前  
经济日报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卫健委

今天劝你早点下班!“深圳卫健委”邀你6点看最新短剧

深圳卫健委  · 公众号  ·  · 2024-12-31 15:59

正文

明天

4舍5“入”,新年开启

今夜

人声鼎沸,无人入眠


图源:小红署“生椰巧巧”


深圳湾畔

福田CBD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华南第一高楼)

大中华广场楼顶

(直升机专用)

……


图源:幸福福田


看到这些地高大上的地儿

你会想到啥?

霸总降临

迎接母胎单身的你一起跨年?

是......是跨年


但不是霸总,是“卫总”

在这些地方拍了一部新的短剧

这次没有霸总,只有“霸医”

霸气的天才外科医生

12月31日晚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跨年方式

就是和 没有对象的

在抖音追“霸气”短剧、嗑医生CP


图源:《双面保姆vs霸道总裁》




口口医生再“出战”

《我在“霸气”剧里当怨种医生》

自从2024上半年,“深圳卫健委”的“霸总”系列短片《霸总剧里当怨种医生》《霸总剧里当怨种护士》小火出圈,网友的催更就没断过。


卫总心里也急啊,从年中到年尾,终于在跨年夜赶出来了:

短剧《白色光芒》。



你可以理解为《在“霸气”剧里当怨种医生》。

不管男女主是谁,“最佳配角”永远不变——口口医生,深圳医疗界第一“网红”。

在《白色光芒》中,口口继续充当“大怨种”,身为八卦小助理医生,在院领导、男主、女主的夹缝中生存,从门诊、病房、会议室到手术室,哪里有“斗法”,她就在哪当“炮灰”,一边看戏,一边嘴巴碎碎念,成为行走的弹幕、网友的嘴替。


图源:《白色光芒》


这段时间,网上有不少人一直传口口和刘德华去拍电影《焚城》了,在此正式澄清:

她没空!

她在深圳卫健委这边,拍一场更精彩的大戏!


图源:《双面保姆vs霸道总裁》




香港医生VS内地医生

不“打”不相识,火星撞地球

《白色光芒》的剧情主线,是深港医生联手,是内外科“斗法”,从“相争”到“相知”,到一起组了CP。

一个是内地人,心外科天才许默然, 40岁不到就成功做过3000多台“开心”手术。

因为技术过硬,他胆大包天,刚入职新医院,遇到紧急病人,不去手术室,直接在病床旁边开刀。

一个是香港人,心内科医生刘咏珊, 哈佛博士,研究心肌细胞在国际小有名气。


因为一家深港合作的医改“明星”医院,二人狭路相逢,火星撞地球。


图源:《白色光芒》


男主许默然去医院报到第一天,就吃了一记重拳,认错了人的病人儿子把他打得晕头转向。


女主刘咏珊因此躲过一劫——病人儿子原本是冲着她来的。

这一拳,也“砸”开了一场医闹大戏的大幕。


病人来自湖南农村,儿子也是大老粗,对严重心脏病了解不多,只知道医生都是“神”,必须药到病除,否则就是拳头伺候。

这点心思,被自媒体大V和医院的“内鬼”盯上,他们里应外合,拿着PS过的假病历上网“举报”,闹上热搜,想让医院吃“哑巴亏”,坑一笔500万的赔偿。

带头闹事的自媒体大V,是男主许默然的仇人。男主在上一家医院“治死”了她的父亲,当时父亲心衰晚期,但在等待心脏移植“遥遥无期”,男主大胆使用最新的技术“殊死一搏”,病人不幸死亡,女儿由此“追杀”了医生5年,一直追到新医院。


图源:《白色光芒》


就在他们大闹新闻发布会时,一名“帮凶”突发急性心衰,情况和大V父亲5年前一模一样。

“帮凶”就在你医生面前倒下, 救还是不救?

5年前“治死”人的手术,又要再来一遍, 敢还是不敢?


女主刘咏珊来自香港,在国外学医,对循证医学极为看重,一开始看不惯男主的“处事灵活”——只问结果,不守规范,尤其是无视感染风险,随意在床旁开刀。

但这一次,她主动跳进了男主的战壕里,劝他合力救人。

手术前夜,二人站在福田笔架山的山顶,满城繁华夜景无心欣赏,被医闹折腾得心力交瘁的许默然内心只有挣扎和灰暗。

为了鼓励他“出山”,女主说出了那句最“虐人”的话——你和五年前不一样了:

你现在有我。


图源:《白色光芒》


这情节、这冲突、这反转……谁看了不迷糊?




取景地颜值拉满

深圳最“TVB”的医院

话说,当初为了拍这部短剧,剧组遍访深圳各大公立医院,最后圈定了一家最特别的: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这家医院就坐落在开头说深圳湾畔,从高空俯瞰,仿佛一只大鹏,守护在福田的红树林国际湿地旁,远端是直插云霄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TVB几年前出过一部医疗剧《白色强人》,医院的取景地是在深圳的“横向摩天大楼”——万科中心。

这次《白色光芒》开拍,取景地也选择了颜值同样高大上的港大深圳医院。


不过剧组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医院里的:

TVB味。


因为它里里外外都带着“香港基因”。

2012年医院开业前,深圳市政府特意邀请香港大学团队“过河”运营这家深圳公立医院,将香港乃至国际上最好的做法带过来,与内地的优势相融合。

一批香港医生开始早出晚归,每天坐车穿过深圳湾、福田、皇岗等口岸,来到深圳上班。


图源:《深港双城记》


他们说着唔咸唔淡的“煲冬瓜”,心一急还要蹦出一串英文 (香港医学生都是全英教学,飙英文术语已经成为本能反应)

他们带来了门诊预约、严控抗生素使用、门诊不打点滴、病人关系科、暴力零容忍、循证医学、“绿色医疗”……很多做法后来被全国推广。

这家医院的诊金一开始“吓死人”,每个专科号都收100元,但后来政府一统计发现,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 (也就是病人平均每次来看病产生的费用) ,竟然低于全深圳乃至全国同类的“三甲”医院。

原来,他们学习了香港的薪酬设计,医生的收入,不与手术数量、药品、器械挂钩,70%是固定薪酬。


图源:《白色光芒》剧照


这样一来,医生的工作很纯粹,不需要“计件”“多劳多得”,只需要一门心思治病救人。

结果就是,诊金收得高,病人的总体负担反而更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国家一看,这个好,应该作为未来的方向。

2021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14家“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

入选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百年老店”:协和、瑞金、华西、中山一院……

只有港大深圳医院:

开业还不到 10 年。

所以,《白色光芒》决定以深港医疗合作先锋为原型,故事是虚构的,情节是瞎编的,但真实再现了医院的改革理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