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蓝城+越剧=
?
.
.
.
1.导读
田园综合体的痛点在于缺少核心引领
2018年1月1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消息一出,举国振奋。一句话总结这段话就是:
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政策指向就是农村建设,很多媒体预测2018年一号文件还是与三农有关的。因此,小编认为
在可预见的未来,与农民有关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将是热点之一...
大道理谁都懂,但田园综合体难搞
难搞的关键在于:
谁来投资?
谁来居住?
人来了有没有工作?
后续运营怎么保证?
本期要介绍的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在田园综合体领域的一个大胆尝试。与其他综合体最大的不同是,有蓝城这个大IP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的核心引领。
当然,这个项目也是由
济景设计
操刀完成。
2.核心要素
蓝城+越剧的田综模式
梳理下项目资源,本项目最最最核心的特点有其2:
1.蓝城办公+蓝城农场
2.女子越剧发源地
这两点优势,是其他项目取代不了的。同时这也是本项目要着重打造的核心。
而
如何让这两个要素产生化学反应
是本项目的最大挑战...
从济景给出的功能分区看,方案想要以越剧小镇为核心,文化产业与蓝城的农业结合,形成一个有文旅、有产业、有生活的农业综合体。
可以说,越剧与蓝城的产业能否成功打造,是本项目成败的关键。越剧本身因为受地域与年龄的限制,并不是十分普及。济景设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案例分析入手,希望能将艺术的形势贯穿到设计、生活、生产之中...
3.案例探索
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
通常情况下,为了浪费读者时间,我们一般不发表案例研究。不过介绍这个项目的对标案例,理由有两个:
1.方案借鉴了案例的音乐相关产业逻辑。
2.方案借鉴了案例的空间关系,并演绎出自己的空间形态。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与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这里有顶级的音乐庆典。整个产业要素围绕着音乐衍生出很长的链条。
A.产业逻辑
艺术与生产生活结合的特征,让萨尔茨堡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
B.空间借鉴
1.山水城自然结合的空间结构。
2.结合地形的地标建筑
3.与地域一定结合的轴线关系
因为有浙江音乐学院作为项目实践,济景对于艺术类设计十分有体会。而在本项目中,设计师试图将文化、产业、设计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且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4.方案设计
与地域结合的本土化创新方案
1.场地情况
场地占地378公顷,有着典型的浙江特色,有着秀美的景色。山水田结合的特征,让设计师无法回避,如何山水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
水
,因为范围内有大量的农田,方案首先着手疏通主干水系,希望给农业生产带来帮助。
然后,建立支水网密布的体系。。俗话说,流水不腐,这样做让整个水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这方面在用地层面,看用地更清楚。设计师结合现状,把水系重新梳理成系统。同时,在土地性质上:A地块是越剧小镇,绿色的为农田,淡橙色为村子。
2.方案设计
总图方面,整个方案还是沿袭济景以往的风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这几年的小镇实践,济景在方案层面的精进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
规划的肌理与自然与地域的结合更加密切了。
总图放大
再放大
再大...
从上面这张是核心区总图可以看到,方案在结构上基本借鉴了萨尔茨堡的主要空间结构,特别是不同尺度的开放空间,以及轴线与山体之间关系方面结合的很出色。另外也与中国传统空间形制相结合,大小院子空间串联起来,味道也十足。
在农村改造方面,济景提出像下围棋一样去修补农村的公共空间的策略。基本原则是,不去大拆大建,而是在局部采用点状修补的方式进行改造。
村子改造方案
5.小结
田园综合体的痛点
嵊州越剧小镇项目是济景在2016年的设计作品,而此后的2017年,“田园综合体”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也印证了蓝城在该领域的高瞻远瞩。
但说实话,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制约因素太多,大部分田园综合体需要以产业为载体,市场化的运作作为核心,结合地域特色经典永恒的设计,经过业主与设计方长期的努力才能运营成功。
本项目的产业构建就类似上面模式图所示,并且有蓝城作为核心引领。相信,结合2018年更火的政策,这个项目对当前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