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650亿蒙牛,狂甩包袱 ·  6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中,7个习惯带你找回专注力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豪门内斗,660亿巨头暴雷!

投资家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商业  · 2024-09-04 19:5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杉杉集团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包括贷款逾期、资金链紧张、商誉问题、股东纠纷和技术传承等问题。该集团曾经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后来跨界进入新能源、商业地产和医疗等领域,但如今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创始人郑永刚去世后,公司内部股权争夺战也加剧了困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杉杉集团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

包括贷款逾期、资金链紧张、商誉问题、股东纠纷等。

关键观点2: 杉杉集团跨界进入新能源等领域。

虽然曾经取得很好的业绩,但如今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关键观点3: 创始人郑永刚去世后,公司内部股权争夺战加剧了困境。

公司内部出现了家族争斗和纷争,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和未来发展方向变得不确定。

关键观点4: 技术传承的重要性。

无论企业内部的纷争如何,技术传承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助力。


正文

作者 | 枫叶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贷款利益逾期,违规占用巨款,豪门宫斗闹剧……这家跨界新能源巨头正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搞服装起家,成为了中国服装业“上市第一股”;

跨界新能源,成为了世界第二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玩投资,入股多家影响力企业,总资产规模最高达 660 亿元;

就是这样一家实力如此雄厚的资本巨擘,如今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窘境。

难以想象, 去年营收近 200 亿的杉杉股份突发爆雷,居然逾期银行一千多万的利息。

服装起家,跨界新能源如愿成为“负极材料龙头”的杉杉集团状况令人担忧,面临行业景气度下行、经营业绩下滑、产能扩张带来的投融资压力等风险,还因接连不断的商誉计提乃至最终关停子公司,引起了监管方的注意。

01

服装起家,跨界新能源、商业地产、医疗、物流……拥有 660 亿资产的杉杉集团如今深陷债务危机。

8 28 日,杉杉集团宣布:原定于 8 21 日向多家银行支付的 1170.7 万元的贷款利息,未能如期完成支付,涉及银行 10 余家。

当然, 市值上百亿的杉杉集团不是“还不起”,而是暂时“没钱还”,美其名曰就是资金安排有问题,结果就是跟银行协商,问题最后肯定会得以解决。

作为我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谋求转型,最终逐步发展成为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企业。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起飞,杉杉股份在 2021 年实现了历史最佳业绩, 但此后受终端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持续走低。

接连不断的商誉计提乃至最终关停子公司,引起了监管方的注意。

由于信披问题,杉杉股份近期还被宁波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

更早之前,杉杉股份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杉杉控股)还因涉嫌收购人未按规定履行义务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 2023 2 10 日,杉杉股份创始人、原董事长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同年 3 月,郑永刚之子郑驹成为杉杉股份新任董事长,但他的上任也并未能挽救杉杉股份的业绩颓势。

02

在家族式企业当中,当经营下滑叠加内控风险,很容易发生问题,如今杉杉集团已表现出债务规模高企、资金链紧张迹象。

截至 2024 6 月末,杉杉集团合并口径(不含杉杉股份)有息负债总额为 116.53 亿元,其中 1 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为 75 亿元,债务压力可谓是巨大。

杉杉股份 8 30 日发布的 2024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 88.2 亿元,同比减少 6.84% ;归母净利润约 1757 万元,同比减少 98.27% ;基本每股收益 0.008 元,同比减少 98.52%

分红方面,杉杉股份 A 股上市后累计派现 30.79 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 18.16 亿元。

截至 2024 6 30 日,杉杉股份股东户数 16.04 万,较上期减少 7.16%

虽说“跑了” 1 万多户,但煎熬中的 16 万中小股东也不清楚杉杉股份的未来在何方?

二级市场永远是最明白方向的,杉杉的一系列事项也都反映在股价上。

8 28 日盘中,杉杉股份触及 6.6 / 股低点,创近 4 年新低,较 2021 46.67 / 股的历史最高点下挫 84.89%

截止 8 30 日收盘,杉杉股份报 7.07 / 股,最新市值 159.35 亿元。

郑驹于 2023 年初执掌杉杉股份之时,公司市值在 380 亿元左右,股价为 17 元以上。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 220 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郑驹是受命于仓促之际,上台于风波之中,但一年多时间以来,资本市场波诡云谲,杉杉股份股价和市值双双跌入低谷,业绩凋零深陷债务危机,又该如何向郑永刚交代呢?

03

郑永刚一手将濒临破产的服装厂做成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更是在企业最辉煌的时刻,他又大胆带领公司转型进入新能源领域,华丽转型最终成为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一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官网显示,杉杉股份 1989 年创建于浙江宁波。 1996 年,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服装企业。

1999 年,以服装起家、面板为主的郑永刚,在锂电池赛道未起之时,就早早布局,选择杉杉股份通过收购来“跨界”新能源行业,成为国内第一家产业化负极材料企业。

此后,杉杉股份不断进行转型,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

2007 年, iPhone 引发全球智能手机革命,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需求陡增,杉杉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顺利进入苹果供应链。

20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杉杉抓住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爆发期,加快科技创新、产能布局,负极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

如今, 杉杉负极已完成国内 70 万吨产能布局和芬兰 10 万吨产能规划,杉杉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占率长年保持全球第一。

借助于新能源的东风, 2021 年,杉杉实现了历史最佳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06.99 亿元,同比增长 151.94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40 亿元,同比暴增 2320.00%

不过这样的业绩表现之后往往都是下滑。 2022 年,杉杉股份的营收虽然仍同比小幅增长了 4.84% ,但归母净利润已同比减少 19.42%

财报显示,杉杉股份 2023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90.7 亿元,归母净利润仅剩 7.65 亿元,同比减少 71.56% ,差不多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04

2023 年的寒冬时节,商界经历了一场剧烈震动 —— 杉杉集团的灵魂人物郑永刚骤然离世,留下无数震惊与哀悼。

随之而来的,是 一场围绕着庞大商业版图控制权的家族暗战,在杉杉股份的关键际会上悄然拉开帷幕。

郑永刚去世后,上市公司居然上演了一出“豪门宫斗”,谁来继承家产跟管理公司?是跟原配生的大儿子?还是继母?一场家事就这样被摆上了台面。

彼时大家以为“ 90 后”郑驹接过父亲的担子,这事情就结束了,没想到半路杀出来程咬金,郑永刚的遗孀、郑驹的继母周婷觉得,选举郑驹上位的股东大会是违规和错误的,她应当是杉杉股份的实控人,董事也轮不到郑驹。

顿时一波引起千层浪,豪门遗产之争向来都是残酷的,在利益面前,亲情总是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虽然最后双方暂时“和解”,只是财产或可共享,但一辆车不能有两个方向盘,控制权最终只能有一个赢家。

创始人突然离世这种大事,仓促接班往往会给企业留下一道致命裂缝!

当初的山西首富李兆会就是因为仓促接班,疏于主业,再加上无序投资,海鑫集团资不抵债,被迫重组,从此泯然众生。

其实, 资产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为传承布局至少要花 10 年以上的工夫。像美的、万科、联想、海尔等公司,都是职业经理人接班。

暑期档大热的电影《抓娃娃》,虽然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家族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职业经理人始终备选,这是一个残酷不争的现实!

而杉杉股份也因为内部的股权争夺战,错失了去年新能源行业再次腾飞的时机,一步慢步步慢,最后也许会沦为资本市场的看客。

杉杉控股截止到 2023 年底,合并口径负债总额达 367.8 亿元,银行贷款 226.8 亿元。杉杉控股持有的杉杉股份的股权,质押 90% 左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