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南京林业大学陈楚楚 Green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 Acc.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诸葛亮输在不会“摸鱼”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24-10-14 22:22

正文

作者丨划船不用桨
诸葛亮客死五丈原,让司马懿笑到最后,一直是三国历史上让人难以释怀的事情。
不过,换个角度看,诸葛亮输掉与司马懿之争,也是在提醒后世的打工人,不要这么卷, 该摸鱼的时候要会摸鱼
纵观历史,大多数取得不世功勋的人都有一个特点:活得时间长,熬得住。
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单单要比拼智慧、拼才华、拼手段,还得拼在不下牌桌的本事。要论能力,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伯仲之间,一般认为诸葛亮更胜一筹。
那又怎样?这场对决的结果,最终不在于智谋,而在于谁能够坚持到最后。
01 诸葛亮:不会摸鱼,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诸葛亮,简直被《三国演义》等名著塑造为一个老板期待的“打工人”的楷模。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 亮性长于治戎,理民,抚百姓,给不足,平虏讨贼,躬履寒暑,不遑宁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这段记载乍一看起来是在表扬诸葛亮,什么工作都认真负责,什么任务都牵头负责。
本来,刘备三顾茅庐葛亮当“顾问”的,负责下战略策划,出出主意、想想办法、研究下宏观,有时间多跟刘、关、张三巨头开小会,“对齐”一下就可以了。
哪想到诸葛亮天生打工人,常常撸起袖子自己干。尤其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 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时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仅负责军事,还亲自处理政务、治理百姓,蜀国的大事小事都等着诸葛亮来拿主意。
管理学上把这种风格称为“事必躬亲”。
不仅诸葛亮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处理琐碎的事务,下属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还会受到打击,习惯性依靠“英明神武”的诸葛亮拿主意了。一旦这种“事必躬亲”的领导机制形成,诸葛亮就算想 摸鱼 也不能摸鱼,上上下下都习惯了他来拍板,他一旦“缺位”,很多工作就无法开展。
长此以往,领导者长期处在极大的精神压力下,高强度的工作对于身心健康都是种摧残。所以,史书上一直没有关于诸葛亮多子多孙的记载。苦命的打工人啊!
02 司马懿:以隐忍换健康,以耐心赢未来
司马懿则展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之道。
《晋书·宣帝纪》中有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记载。
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诸葛亮的使者来了后,司马懿问使者:“你家诸葛公的起居睡眠怎么样啊?每天能吃多少米饭啊?”,接着又问了诸葛亮的工作情况。来使回答道:““我家丞相起早贪黑,一天就吃三四升的饭菜。他事必躬亲,只要是二十以上的杖罚,都会亲自过问。”
于是司马懿便对手下说:“诸葛亮活不长了!”
蜀汉的使者本来是想夸奖一下自己家丞相是超级打工人,吃得少、干得多,特别负责。但司马懿一听,这么高层的管理者,吃的这么少,还天天处理鸡毛蒜皮的琐事,怎么能长久呢?
你看,这就是位置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作为一个低阶的打工人,遇到一个事必躬亲的领导满心欢喜,领导天天当牛马,这样的好领导哪里去找?但对于司马懿这样的领导人来说,什么是他该干的活儿,什么是下面的牛马该干的活儿,一清二楚。
《晋书》中记载,司马懿“恬淡养生” 。
别看就这么不痛不痒的四个字,长期处在政治旋涡中的人,能保持“恬淡养生”的状态,意味着极高的心理素质,知进退,拿得起放得下。环境有利于我的时候,就拼命干;环境不利于我的时候,就躲在家里养生摸鱼。
事实上,司马懿曾多次主动退出权力中心,以保全自己。
譬如,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建立了魏国,司马懿成为重要谋臣之一。曹丕在位时对司马懿非常器重,多次派遣他出任重要职务,处理边疆事务。司马懿也不辱使命,尽心尽力协助曹丕讨伐吴国。
曹丕去世后,曹叡(魏明帝)继位。 魏国朝廷内部仍有许多旧臣、功臣掌权,政局复杂。 为避免被卷入朝廷的权力斗争,他选择了暂时退隐,避开了政治风暴。 这次隐退是司马懿在曹叡早期统治时期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
待诸葛亮不断北伐给魏国施压时,曹魏不得不想起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剥夺司马懿“摸鱼”的权力,让他领兵到前线跟诸葛亮正面交锋。
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后,曹爽与司马懿共同受命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魏国皇帝曹芳。
曹爽在掌权后逐渐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司马懿 装病辞职,退居幕后,表现 得年迈体衰、不问政事。
通过这一策略,司马懿避开了曹爽的监视和猜忌,并伺机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推翻了曹爽,夺回了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论职场经历,司马懿在曹魏辅佐四任君王,不断经历职场里的空降、排挤、洗牌、重新获得任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处环境远比诸葛亮更为惊险。
司马懿最终不仅赢得跟诸葛亮的双雄之争,还能在曹氏群雄的虎视眈眈下篡位夺权,抛开道德层面的口碑不说,实在是职场打工人中天花板级的存在。
03 打工人启示
回顾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历来议论纷纷。
从打工人的角度,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一下“摸鱼”的重要性。或者借用史书对于司马迁的评价 “恬淡养生”。
在内卷的职场里,老板永远既希望马儿跑,又希望马儿不吃草。 如果,真的 当一匹又拼命跑又不吃草的马儿,你觉得自己能跑多远? 客死五丈原的诸葛亮可能就是这种 不懂“摸鱼”的好马的代表。
相反,职场里老板肯定不喜欢时不时就躲起来“摸鱼”的员工,但“摸鱼”有时也是打工牛马一种自保的策略。当形势不明朗的时候就躺平划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就行了。既不揽责揽活儿揽事儿,又能放松身心,养好精神,一旦发现时机到了,再全力出击,好钢用在刀刃上。
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盟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
吴人张俨《默记述佐篇》对诸 葛亮、司马懿的这段评价让人深思,当时的局面二人其实境遇相似、旗鼓相当,最终一个客死五丈原,一个扳倒所有对手,到底谁才是赢家?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 裴松之,《三国志注》。
3. 张劲松,现代医学中的长期压力与健康,《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19。
4. 赵凌,古代将领健康管理的现代启示,《历史文化与健康》,2020。
5. 《晋书·宣帝纪》。
6. 王志坚,《司马懿的战略智慧》,北京出版社,2017。
7. 刘昱,《中国古代养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胡焕庸线丨谁会“叛清” | 历史系社交指南 | 学术名利场 抗日神剧 | 免费用知网 | 白帝城托孤阴谋 | 消失的西康 | 到底东几省 | ”绿帽子“ | 历史题能有多难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