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夜航
中国新闻名专栏 龙视都市频道《新闻夜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主火炬“雪韵丁香”点燃! ·  23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绝美!山河四季与五星红旗同框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力擒“黑马”!中国冰壶队,一天双赛双胜! ·  3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赛场周边咋停车?冰城交警发布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夜航

朋友圈又疯传:有人用塑料造大米?还有视频?真相是这样!

新闻夜航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17-05-08 19:30

正文


超过136万人正在关注

关注热点新闻、关心民生政策?热爱健康养生、喜欢生活窍门?你找对了,新闻夜航是黑龙江地区影响力第一的微信公众号,赶紧关注是最正确选择!






最近,

朋友圈又有人发塑料大米的消息了,

为了表示这是真的,

还配了视频!



其中一段视频中,

一位女士表示,

自己花3块多/斤买的大米是塑料的,

她用手指碾了一下两种不同的米饭作对比。

(其实看视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

只看到饭煮得有点儿开花……)




另一段视频显得更有料:

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

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

最终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


视频流传的同时,

还配有一段文字

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那么,

所谓的塑料大米究竟是不是真的?

请配合第三段视频一起服用:




“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


2011年

国内外社交媒体出现类似“塑料大米在中国被制造”的谣言。随后,不少网民和专家指出这种所谓的“塑料大米”并非被当做食物。


2015年

网上出现“塑料大米”的另一个版本“棉花大米”,该谣言称有人用烂棉花做大米。随后被媒体辟谣称,那些所谓的棉花其实是某种塑料或化纤,不会是真棉花,因为棉花熔化后会像泥巴一样毫无柔韧性,无法拉丝切粒。


2016年

10月,“塑料大米”的谣言死灰复燃,国内外媒体相继辟谣。11月,塑料加工大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多家媒体相继就此视频进行辟谣。


2016年

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12月30日,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


2017年
近日,“塑料大米”的谣言再度出现,过往的一些谣言文章、图片和视频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对此,不少网民、媒体纷纷指出,这种“塑料大米”不仅很容易识破,成本还高于正常大米,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



所以说,这个谣言其实已经传了6年了

2011年出生的孩子都能吃大米了

还有人在传……也是醉醉的


没人分辨不出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称,去年10月,环球网就报道过一则新闻:当时,美国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流传一段类似的虚假视频,视频还表示 “为缩减成本,中国用塑料生产大米,而非种植,并将这些塑料米出口到西方国家。”


随即,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碎机”发表文章称,“美国消费者们首先应该明白,如果买回家的大米是用装东西的塑料袋做的,要吃不出来是很难的。”这家美国辟谣网站调查发现,“塑料大米”的谣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一直到现在, 在所有传谣的国家,没有证实发生过一例消费者分不清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的情况。


此外,央视也有过类似的辟谣报道。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该事件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说法大相径庭。最初有消息称,这些大米是“来自中国的塑料大米”,用以冒充大米出售给当地民众食用。不过,有媒体很快提出质疑:如果是塑料大米,那其单价是真大米的两倍,这些大米可能是为了绕来尼日利亚的进口限制而以大米面目示人的塑料原料。


BBC记者在现场检查“塑料大米”


2016年12月30日,调查结束,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 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


那个机器生产的,还是塑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塑料行业人士。当他观看了网传视频后表示,这根本不是在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


他说, 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他说,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这位业内人士还提供一张类似塑料造粒机的图片,这台机器与视频中的机器几乎一模一样,有一个放置废旧塑料的入口,经过加工也会有个“出丝”的过程。他还告诉记者,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


塑料造粒机图片


图为塑料颗粒,除了白的,还有不同颜色的


腾讯较真平台也指出,网上流传的“塑料大米”加工的视频,但其实视频展示的不过只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识破这则谣言,也无需知道视频里到底在做什么。因为 拿塑料颗粒“假冒”大米会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根本骗不了人,比如同样泡在水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而大米会沉下去,且两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商家没有可能造假还留这么大一个破绽,这么干纯粹是惹火上身。


曾疯传的“塑料紫菜”也是假的

除了“塑料大米”,之前网上还疯传过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并表示紫菜嚼不烂,劝诫网友“别吃了”。



之后,有记者买来相关紫菜进行试验,发现有紫菜在泡软展开后均呈现出透亮的紫黑色,与常见的黑色塑料袋有些许相似。把紫菜用手展开并拉扯后,部分紫菜确实出现有弹性且撑不破的情况,用手划紫菜表面也会发出“嘶嘶”的声音。但是经过点火燃烧后,并没有出现塑料燃烧的气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