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偶然,只相信必然,可能会是一种商业上的成熟。
当我年岁渐长,就会深刻理解「因果」的涵义。
世间万物都在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运行。一个国家的繁荣或混乱,一间公司的崛起或倒闭,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或身体健康等等。从逻辑的角度讲,实际上大体都由一个「有因有果」的类似数学公式进行了描述和总结。
也就是说:生活也好,生意也罢,是由一些常识或者定律来规定的。你不承认它,不遵循它,那么,也许就会吃亏。
下面,内参君试着总结一些定制行业的若干常识,未必正确,供大家参考。
一、工人太忙、太累的工厂,质量不会稳定
如果加工也分等级,那么服装定制加工,可能是最高等级、最高难度的服装加工了。西服、大衣等本身工艺复杂,并且价值比较昂贵。
而高等级的服装加工对操作者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一是工人师傅的年头/经验;二是工人师傅的专注力。
同样的一个人,一天长时间工作,有可能工作质量会低下和不稳定。
长年累月加班的工厂,必然留不住人。
没有稳定的生产队伍,要说加工质量稳定,也是天荒夜谈。
所以,内参君对于加工费比较低、工人休息时间短的定制工厂,存在一种本能的警惕:你的质量能稳定吗?
二、低成本的衣服,客户复购率会低
内参君有一个消费过10来次的客户,衬衫消费尤其多,每年大概会做4件衬衫左右。
以前的衬衫都是我自己小工厂制作,不管是绣字和做工,是按照一个较高水准制作。
在3个月前,他又加急做了三件衬衫,时间催的很急。没办法,当时把衬衫交给了一个60元/件的工厂去加工。虽然时间赶上了,但是该工厂绣字很一般,与之前衬衫绣字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并且其他工艺细节也会差一些。
客户虽然把衣服取走了,但是内参君有点担心这个客户一去而不复返了。
道理很简单:客户复购是因为对品质满意,而不是因为价格低或者其他的什么因素。所以适当高成本的衣服,复购率自然会高一些。
三、低要求的供应商,较难有长久稳定的服务
开一间定制店,就要买面料,要找工厂加工衣服。
有些店主会对面料商提供料卡要收押金/预存款不满。而某些工厂对于定制店加工合作,会提出苛刻的条件(不一定是金钱上的),比如要求定制店的人来进行完备的初期培训再合作。这也会引起一些定制店的反感,觉得太麻烦。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面料商制作料卡都是有成本的,并且每家面料商都是有自己定位的客户群,用押金/预存款来建立初次合作是最商业化和正常的合作条款。
一般而言,有要求的供应商,往往会意味着质量越有保障和稳定。比如,他的库存会较稳定,加工会更稳定,发货会更及时等等。
四、一间店不要什么都尝试做
有一些店主,恨不得拥有所有的面料册,定价区间从500元/套到5万一套都有。
除了定制,修改、职业装、酒店服装、劳保服装等等什么样的订单都去接。
其实,就好像一个人来面试,如果ta说什么都会,我会很怕一样。一间店,什么都会,其实很多消费者也会很怕。
什么都会,等于什么都不会。一间店,最稳妥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专业地服务好自己的客群。不断在一个点上,往深了积累,这是成功率最高的。
五、开一间店很难赚大钱
这一点可能说起来,有点消极或者悲观。但是两个因素制约了定制行业不是能够让人暴富的行业。
1、目前业态的定制店,是较难规模化复制的。
一间定制店经营业绩的上限,取决于老板或者优质员工的服务能力,这是有瓶颈的。比如说:一个人,最多一天服务7拨客户,就会很累了。
2、优质人才自立门户的门槛很低。
一个优秀的、经验丰富的量体师或者店长,自己开一间店的冲动是很强的,因为面料商、工厂目前都开始接近透明了,谁都可以去建立合作。
实际上,开一间店赚钱很难,很累。但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很多人都会尝试自己去开一间店,而不是大家聚集在一个品牌,一个团队里发展。
较难有一个品牌能够长久聚集足够优秀的优质人才,在一个品牌下长久执业。
当然,定制行业在内参君看来,是赚大钱难,但是赚一份安居乐业的钱的概率其实蛮大的,只要具备了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这份事业应该是比较长久和稳定的。
不相信偶然,只相信必然,可能会是一种商业上的成熟。
希望更多的同行,在自己的经营中,更多尊重常识,那样,也许会少吃一些亏。不管是在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