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神星球
低风险高回报 投资赚钱理应如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巡检必须关注这些指标 ·  14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  3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神星球

它真的在乎制造业吗?——已经晚了

财神星球  · 公众号  ·  · 2024-07-26 07:35

正文


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美国政客从奥巴马开始就喊着让制造业回流,懂王更是把这件事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之后的拜登亦是如此。之所以美国政客这样看重制造业回流,是因为美国当下有严重的失业问题,给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会选择更多选票,就业机会是永远不嫌多的,另外同等重要的是美国财政收入结构的毛病很大,制造业占比太低,那些互联网大厂都通过种种手段避税了,没上交给国家几个子儿。此外,所谓国家安全也是重要因素,美国政客心理不傻,东西能自己造是相当重要的,二战的时候为什么美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核心关键因素就是它当时具有全球最强制造能力。

但是美国现在相当拧巴,嘴里说重视制造业,但行为上却是一点儿也不在乎。就像是一根皮筋,彻底疲劳断裂了,无法恢复弹性了。美国拯救制造业的时机早已不在,剩下的就是挣扎。不要觉得这是中国制造业太强大导致的,重点是美国国内金融资本太过强大,金融资本要的东西和产业资本不一样,过于强大的金融资本影响政策,根本不在乎产业资本的死活。

昨天看了观察者网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对华壁垒、千亿补贴都没用,破产潮席卷美国光伏》。先简单看看美国光伏产业现状。

7月18日,美国光伏巨头SunPower表示将暂停公司多项核心业务,受SunPower停运影响,光伏企业Renova Energy在7月19日表示,该公司将暂时停止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所有业务。几天前,美国光伏制造商Toledo Solar也刚刚宣告,将立即终止所有研发工作并逐步停止运营,公司即将倒闭。6月28日,美国户用光伏安装厂商Titan SolarPower也宣布永久性停业,去年它在美国户用光伏市场排名第六。除了上述三家大型公司之外,多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也于今年内宣告倒闭,包括Infinity Energy、Solcius和Kayo Energy等。据美国 光伏 保险网统计,去年以来,全美共有16家大型光伏企业倒闭。仅2023年一年内,全美就有100多家光伏企业破产。

很惨,但想想并不对吧,美国为了发展光伏,那是没少给钱给政策。比如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关税很高,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全球平均价的三倍,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还有对它国内光伏企业的各种补贴,按说应该可以扶持美国光伏企业成长起来,起码不至于倒闭。

早在2012年起,美国就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启了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双反”调查并持续加税。今年五月,美国还将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50%。除了限制中国进口外,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计划在10年内发放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包括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进行补贴,扶持本土企业。

下了这么猛的药,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大的光伏公司倒闭?

主要因为利率和政策摇摆。

我们反复强调利率利率利率,利率对制造业的影响之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美国光伏企业高度依赖政策补贴和融资的特点,导致其对利率环境和政策变动极为敏感。

美国光伏企业普遍采用融资租赁模式来说服用户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客户可以用极低的首付甚至零首付来获得光伏板,并通过发电上网来取得收益覆盖对应的支出。 美国近十年来长期处于低利率阶段,且政府对于新能源电力上网有一定的补贴,导致美国光伏行业一度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目前这两个要素均发生了逆转。 由于通胀高企,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以来,已累计加息11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上调至5.25%~5.5%,利率达到了22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这部分利率主要由光伏企业而非光伏客户承担,光伏企业出货量越大,需要负担的资金成本也就越高,导致SunPower在财务上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美国的制造业其金融属性很高,它会用各种金融方法售卖产品,而这就带来的是杠杆率的上升,也就是通过融资进行业务。那融资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基准利率。过去美国基准利率低,融资成本非常低,能有好日子。这两年加息突然利息升高,那融资成本也跟着上升了。

另一个巨大的打击是美国推动新版电费计价体系,削减了原本家庭和企业向电网输送过剩太阳能电力可获得的报酬,进一步拖累了该州安装屋顶太阳能的需求。而且,美国两党对于新能源的态度不一样,也导致政策上的风险很大。

是不是很拧巴。一边通过贸易保护要支持自己的光伏产业,还给补贴,还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调查,一边加息让自己国内的制造业难受。这个时候有大聪明说了,加息是因为通胀啊,难道通胀了不加息吗?

可是,美国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它自己滥发货币?还不是和中国打全面的贸易战吗?这两个理由难道不是它美国一手造成的?真的想控制通胀,为什么不从根本原因入手?而且,美国加息功能早已被异化,它是用加息来吸引美元回流,从而支撑美元和美债,和压低通胀有啥直接关系?金融资本影响着美国的政策,美国当下债务困境影响着美国的政策,而不是什么通胀,通胀算什么!

有意思的是,过度金融化还深入到销售环节,产生了大量的官司和案件,极其邪门。 53岁的赫苏斯·埃尔南德斯说,南方太阳能的一名销售员在 2019 年打电话给他,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他的每月电费降至 50 美元;当时埃尔南德斯每月的电费约为 500 美元。作为一名家政主管,他无力承担前期费用,但销售员说 GoodLeap(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会给他贷款。当销售员后来来到他位于达拉斯的家中完成交易时,他还承诺,如果埃尔南德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政府将为他开出一张 16,000 美元的太阳能补贴支票。埃尔南德斯被说服了;他同意申请一笔 20 年期贷款来安装价值约 6.2万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板。加上利息和费用后,那6.2万美元变成了9万美元。如今,埃尔南德斯每月要偿还约400美元的贷款。更糟糕的是,他的电费仍然在500美元左右,因为太阳能电池板无法产生承诺的电力。

哈哈哈哈哈哈,电费没节省下来,现在还多了每个月400美元的按揭,这种案件特别多, 美国各地的太阳能客户都表示,销售人员会模糊财务协议的具体条款,并掩盖他们所兜售产品的价值。相关的诉讼案件开始堆积如山。律师肯尼泽说,“我从事消费者法律工作十多年,我从未见过太阳能行业现在出现的情况。”

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而美国则把这一切的原因归结于中国,从而引发对立。就大的原因看,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要高于美国产品,这当然对于美国光伏公司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但是美国如此高的基准利率是怎么来的?而且,美国政策的左右摇摆是为什么?拜登上来说要支持洗能源,特朗普又支持传统能源。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意见相左,这四年你上台,下个四年我上台,然后你再上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