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官宣!丹麦著名灯光设计耶斯佩·孔沙格即将亮相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剧讯丨《兰陵王》首演成功,“面具与灵魂的对话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服饰丨荒诞又认真的表达自我——戏剧性的几何轮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D‘ARC》:专门为博物馆创作的实验性戏剧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聚焦丨“流动博物馆”:创意营造文化无远弗界的文博体验新空间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24-11-13 10: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本文转自:沉浸城市



近年来“博物馆热”现象反映出公众对于博物馆高质量服务和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全球博物馆都处在蓬勃发展与变革时期。在此背景下,流动博物馆应运而生,它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功能,让博物馆及其展览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流动博物馆的概念初探


流动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博物馆类型,目前学界尚无统一定义。有学者认为流动博物馆是一种资源创新共享的形式,例如在2021年,胡锐韬对流动博物馆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即“流动博物馆是将博物馆的基本职能通过流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新型业态,这种流动在打破空间限制的同时,也伴随着行业、技术、人员等博物馆综合资源的流动,并最终实现博物馆职能的优化”。还有学者认为流动博物馆是一种没有固定建筑的创新展览方式,但这种理解方式容易与“流动展览”混淆,应该厘清的是“流动展览”只是一种巡回的展览模式,而流动博物馆具有馆间甚至区域间资源整合、交流、共享的平台属性。所以流动博物馆的“流动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博物馆的虚拟数字资源流动,二是有实物展品和满足线下社交需求的真实空间。


二、流动博物馆的溯源及现有类型


(一)流动博物馆溯源

在“流动博物馆”概念出现之前,流动展览的相关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例如1947年,波兰博物馆依托载重卡车开展了巡回展览工作;1949年,华沙人民博物馆在专门的汽车上布展,车厢内部长10.75米,宽3.3米,车身由铁皮制成,顶部用玻璃窗来给车内提供光线,同时也有电灯照明;1969年,美国以轮船为载体,面向各码头民众开展流动摄影展,并提供登船交流和娱乐的机会。同时期国内多家博物馆如吉林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等也开始开展“流动展览”“巡回展览”工作。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流动展览并未发展成流动博物馆,只是将展览“送出去”,更好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也是探索解决博物馆展览“不平衡、不充分”的初步尝试。


(二)流动博物馆类型

从零星的流动展览到“流动博物馆”词语的高频词出现,中国从2004年已经进入流动博物馆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首批成员单位28家。截至2024年4月,成员单位数量已达94家,各地流动博物馆实践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流动博物馆可分为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有明显流动载体的博物馆,二是文博资源整合和利用的平台建设。


1.广东省流动博物馆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于2004年正式成立,这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以巡展和送展下基层为主要业务模式的文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其成立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推动公共文化均等化,并解决广东省内文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迄今为止,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共策划展览近150个,累计推出展览475个,巡展超1500多场次。


文博大讲堂分布图丨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真正创新之处不在于办巡展,而在于建设省内文博资源平台,并向全国辐射。在成立初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便致力于整合省内文博资源,提升各级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如助力“广东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为省内近150家各级基层博物馆和省外博物馆推送实物展和图片展等。博物馆还采用了中心辐射、分级多节点运作方式,在粤东西北的市、县各级开展次级节点的试验性工作。在实现省内全覆盖之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走向全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坚持“流动博物馆+”发展理念,与毗邻的香港、澳门等文博单位合作交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博物馆”品牌。同时,积极落实“粤林交流·文博援藏”等项目,为我国边疆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灵活多样的巡展和文博服务的计划,把省内成功的业务经验和服务理念及模式向外推广和传播。


林芝中小学生“云游”广东省博物馆丨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


2009年,四川博物院开创性地建立了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每年行程几万公里,为当地群众带去丰富的展览。“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由四川博物院16名工作人员兼职组成,院长兼任馆长,配副馆长一人,下设讲解组、服务组、保卫组、宣传组。通过流动展览的形式,将展览内容带到偏远地区、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旨在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普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丨来源:网络公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四川博物院对流动博物馆不断调整升级,现在的展览模式摆脱了以车辆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与基层博物馆携手合作举办展览、共同设立项目组。通过项目合作,四川博物院与基层博物馆在文物资源、专业人才、资金支持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流通与共享,充分发挥了各馆文物及设施设备的价值,推动了业务水平的跃升。将“流动博物馆”全方位合作平台打造成为展示文博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为四川省博物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崭新局面。


流动博物馆馆际共建项目发布现场丨来源:网络公开


3.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


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是由南昌市文广新旅局指导,南昌市博物馆联合江西沃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定制打造的全国第一辆元宇宙概念流动数字博物馆车。该展车充分运用5G、VR、AI等数字化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数字化陈展内容进行高度集成,涵盖了LED互动大屏幕、VR沉浸式内容、VR互动内容、AR体感内容、文物数字魔墙、AI体感拍照、AI机器人讲解等众多展示形式。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响应南昌打造“世界VR之都”的号召,成为VR+文旅融合的经典应用,是推动城市文化传播和文旅深度融合的先行探索者,对于南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自建设以来,已参加众多活动,如世界VR产业大会、江西数字文化产业展、南昌市旅游发展大会等。作为“行走中的博物馆”,它主动走进学校、社区、乡村进行文化宣教活动,用“研学活动+志愿服务+流动数字博物馆”多重结合的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博物馆文化、城市发展史、互动体验活动与学校课程及社区教育内容、青少年身心特点有机结合,为学生和民众提供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宝贵机会。在平台建设上,它收纳了南昌市博物馆联盟各大成员的共享文物资源,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立体化展览,实现了文物和藏品展览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研,为江西省文博资源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


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丨来源: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4.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


2024年正值泸州老窖始创浓香白酒传统酿制技艺700周年。为更好展示泸州老窖的风采,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在2024年6月至9月期间再次启航,遍历北京、成都、上海、武汉、昆明等25个城市,共开展86场活动。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开启了一个“无边界”、“在身边”的博物馆模式,让中国酒文化爱好者、文博爱好者无需前往泸州,便能在身边欣赏到最能代表泸州老窖、代表中国酒文化的珍贵文物。



2024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文化博览丨来源:网络公开


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分为文化博览、专题讲座、文化互动、浓香博宴四大文化板块,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溯于先秦、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成于元代、盛于明清、耀于民国、发展在新中国”七个时期的浓香历程。文化博览中,展览展出从一万多件藏品中精心挑选的文物,同时深度挖掘历史资料,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一参与感十足的文博之旅;专题讲座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到现场,讲述中国酒文化及浓香型白酒在不同时代的起源、繁盛及发展;


文化互动中,观众可以现场体验拓印和活字印刷等非遗活动,以油墨和宣纸亲手拓印汉砖,与千年文物来一场“亲密接触”;浓香博宴中,通过品尝泸州老窖的美酒,让观众感受中国酒文化的魅力。


文化互动--非遗拓印文化体验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流动博物馆发展展望


(一)数字技术与流动博物馆中紧密结合

南昌流动数字博物馆的出现为传统流动博物馆的变革树立了典范。未来各流动博物馆应主动拥抱科技,通过3D扫描、VR、AR等技术,将实体展品转化为数字模型,实现展览内容的数字化呈现。这不仅可以降低运输和保管成本,还可以提高展览的互动性和沉浸感。


(二)资源要素多样化和特色化

一方面,流动博物馆将积极挖掘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物、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形成多样化的展览内容。另一方面,流动博物馆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需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展览。这种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展览内容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社区化是流动博物馆的服务趋势之一,深入社区的流动博物馆应以展品特点和社区群众文化基础为挖掘点,打造贴近人民生活、具有社区特点的展览,提高公共服务辐射度和满意度。


(三)打造知名IP,寻求跨界合作

流动博物馆应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IP,通过独特的展览主题、品牌形象和宣传策略,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开发衍生品、举办活动等方式,将IP转化为具体的商业产品,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如教育、旅游、科技、艺术等,共同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展览项目。通过跨界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展览内容,还可以拓展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流动博物馆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播与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物理空间的限制,将文化的种子播撒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及艺术等多领域知识的兴趣与探索欲。在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方面,流动博物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那些偏远地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群众也能近距离接触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资源,为实现社会文化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流动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灵活性、互动性和普及性,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民共享、终身学习的文化生态体系。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流动博物馆将建构起更大区域,甚至国际性的文博资源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构建数字时代传播新范式。


总之,流动博物馆作为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前沿阵地,其发展前景广阔,社会意义深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其认识的加深与支持力度的加大,流动博物馆将成为全世界文博资源交流互鉴的广阔平台,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的文化力量。


参考来源:沉浸城市;知乎;搜狐网;网易新闻;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光明网;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国家文物局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张丽佳



各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各省市舞美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