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淄博市场监管  ·  明天起,正式施行!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份礼物,希望小朋友不要嫌弃” ·  3 天前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  ·  犯罪嫌疑人姜梅、刘奇川、王卫华、邓伟光、林桂 ... ·  3 天前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  ·  犯罪嫌疑人姜梅、刘奇川、王卫华、邓伟光、林桂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女公诉人札记:高考十九年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7-03 08:13

正文

近日高考已经发榜,万千学子开启人生新阶段。回望自己的高考,不知不觉已经十九年,时间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1998年的七月,那些已经以为淡忘的往事又一一浮现脑海,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模糊,反而愈发清晰。

十九年前的今天在做什么呢,离高考只有数天。

“七七事变”的枪声即将打响,闷热的天气中焦急地等待那必将到来的三天。希望时间快点过,又希望慢点走,好多题还没来得及做。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念叨那句“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记得在清理课桌时用钢笔写了一首文言于课桌上,大意三年磨剑,今日一博,师弟师妹们等当珍惜时光勤学奋进之类。那应该是文采不错押韵规整的一篇,因为天天在诵读岳阳楼记、石钟山记、赤壁怀古等经典名篇。翻看那时的照片,十八岁的脸上不见青春应有的飞扬,有一丝大战之前的沉重。婴儿肥的脸上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朴实的白衬衫配着踩脚裤,拘谨的神情未见笑容。

还是太紧张,高考前夜竟然背了满满一书包的资料回去,也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好像装了一书包的书,就在脑子里全部记住一样,其实效果有限。现在想想越到最后越是应该轻装上阵,做减法譬如两手空空回家。

  • 胸有丘壑何必如此负担?真正的高手应该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举重若轻,于无声处听惊雷。

现在改成六月高考也挺科学,七月容易中暑,以往每次听到新闻报道有人晕倒为之惋惜。关键是多一个月也未必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拖到最后越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考点不在本校,在本市二中。提前一天看考场,二中那条主干道上广玉兰散发的香气铺天盖地,那种浓郁的化不开的味道刻在了记忆深处。以至毕业季一来,首先想起的是广玉兰的味道。

第一天考语文,万没想到考场外面是个菜场,大清早的传来杀猪叫,什么兆头?有点心乱,胡乱考完了第一门。下午政治,碰到一道题卡住了,先做后面的题目,可是临到交卷已经没有时间回头。现在还能想起是一道八分的简答题,八分可以甩下多少人啊!当晚情绪不佳,翻来覆去竟然睡不着了。

人生中头一次失眠,头一次吃安眠药,折腾了一阵迷迷糊糊也睡着了。其实就那么年轻的身体而言,失眠一晚也不算什么。

第二天老爸利用医院工作的便利,准备了犀牛角粉泡的水,说是提神醒脑消暑,有清凉的味道。中午好像吃了醋溜土豆丝等菜。醒来之后还有荔枝,98年的荔枝单价15元一斤,不便宜。但在高考面前,那都不算事。不知道为了高考,我家老头子研究了多少菜谱。下午英语考得正常。第三天考历史,竟然毫无印象,只有一个概念:

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几天不知道干什么,突然松懈下的状态、多出来的时间有些无所适从。印象中收拾了一堆数学测验卷,足有一尺厚,还有各类笔记本。卷子卖了,那些笔记本阿弥陀佛现在还在,数十本,密密麻麻红笔蓝笔标注。看着这些现在怎么也看不懂的公式符号图形语法,惊讶这真的是自己当年手写熟稔于心的内容吗,好像天书啊。

  • 原来人知识最丰富的时候是十八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哲数理化样样通。


之后痛痛快快看完了小说《飘》上下两册,心情随着斯嘉丽的境遇上下起伏。十二棵橡树庄园的红土,南北战争的残酷,少女斯嘉丽对阿希礼的崇拜,感情的兜兜转转、跌宕起伏直到最后终于发现自己的内心真爱是白瑞德.....少年时读的书真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书中那句“tomrrow is another new day”激励了多少难捱的节点。

还借了整套的金庸小说。在武侠的世界里刀光剑影,凌波微步,一会大漠沙如雪,倏忽间又是杏花烟雨江南。金樽美酒斗十千,江湖儿女江湖见,读了个酣畅淋漓。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其他的干扰,整段整段时间沉浸在小说的情节,趴在长沙发椅上,像久旱逢之人饱饮甘霖。

高中三年特别是前两年主攻数理化,除了南方周末、读者、青年文摘外几乎没有看过什么课外书。想来甚是遗憾,高三的暑假终于有了弥补。其实人生中某些了不起的时刻,正是从读无用之书得来的。

等待了二十天左右的消息知道了成绩,与预想的一样第一志愿武汉大学落榜了。偶的东湖水珞珈山成为空中楼阁,四年之后考武大研究生补了遗憾,此乃后话。

然后呢,然后就是给我一生滋养的中南政法南湖水了。北教南教读法律,青年园前背外语。

多少个中南学子的日常生涯是这样度过的。更有模拟法庭、辩论赛、各种文体活动......大学开启了一扇五彩斑斓的窗,之前的所有辛苦是为了到达这个美丽新世界。生活的魅力在于未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滋味。

第一志愿武汉大学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如果考上了以后将会在哪里,从事什么行业,碰到什么人?当然不会坐在公诉席上了。

为什么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关键,很大程度是因为填报志愿决定了今后的职业,而职业又决定了人生混哪个圈,甚至思维、个性都会烙下深深的职业特色。但是话说回来,高考虽然是重要的节点,但它也只是起点。

在今后的岁月里,逐渐明白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很多时刻会面临比高考更重大的考试。与之相比,学生时代那些单纯的考试完全不算什么。生活这门试卷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书写,而是非成败却不仅仅是以分数标榜的。

高考让我们体会到,能够凭自己的努力、凭实力录取到想去的大学,想学的专业,命运是能够被自己主宰的。

  • 看得见的希望给人以无穷动力,在相对公平的规则下心无旁骛地奋斗,在全身心浸入的过程中体会到专注的力量与美好。

因为有希望,可以在宿舍厕所里边背诵英语边吃巧克力,在上铺的被子里打着电筒看题,穿到一街之隔的滔滔长江堤岸背历史,看着过往轮船听着汽笛声声,在从学校到家的2路车上旁若无人和好友练习说英语口语,全然不顾语法是否正确只要彼此听得懂,无视路人诧异的眼神掩饰着内心的小得意…

这么多年,为之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并不多,高考应该是第一个。路遥说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在为梦想努力的过程中,已经足够幸福。“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那些陪伴我高考的人们特别是父母,至今也没有好好说声谢谢,也许国人感情表达普遍过于含蓄。他们的焦虑担心奔波辛苦那时虽然知道,但体会不深。只知道自己负责考试其他父母包办。包括之后的谢师宴,就那个并不是特别喜人的分数,老爸老妈可以大宴亲友,答谢老师,抒发他们的喜悦。

由于时代、家庭的因素父母没有上大学,这种遗憾到我上大学后得到了慰籍。收到大学通知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来的时候老爸比我还开心,在家拿着话筒唱了一遍又一遍的“爱拼才会赢”。在同事面前亦是女儿考上了哪所大学,接受着同事们“哇好厉害”的赞扬声,一边嘴里说着哪里哪里运气好一边又是心里偷着乐。这种感觉在最近儿子拿了一张小奖状后由衷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没有辜负那个单纯的自己。高考带来的严格自律贯穿至今,体会“不经劳作,不知安逸之美”。

如果再回到从前,很想抱抱那个十八岁的自己,告诉自己辛苦了,虽然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但已经够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