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公众号「逸言」读者终于突破一万了,对于一个小众的专注于IT技术的个人小号而言,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对于一个从2014年8月开始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持续更新十年笔耕不辍的微信公众号而言,得到如此成果,又实在太丢脸了。
和那些大V大咖相比,和那些单篇文章动辄10万+阅读量的公众号相比,我默默经营着这个公众号,阅读量从未超过3000,平均值不过五六百的阅读量,真可以说写着写着就成悲剧和笑话了。
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来颇有同感。我写的自然不是荒唐言,但技术文章的写作不容易讨好读者,写得费劲,看着阅读的热度,却又真是一把辛酸泪了。之所以还能坚持写作,大概是“冯妇旧习”的一种痴在作祟吧。
当然,我可不敢与曹雪芹相比,他是用命,用他的一生在写作《石头记》,我则不过是一种爱好,且是一种浅尝辄止的爱好,因此,公众号文章的更新真可以是兴之所至,更新的频率有时像腹泻,接二连三不断,有时又像便秘,憋了许久,也没见啥动静。我自己都鄙视自己,不然也想不到用这个恶心的比喻。
有一些高手能够把技术文章写得有趣,让大家乐于阅读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更有一些高手把更新当做自己的事业,不仅每日更新,还能敏锐地抓住热点,写出爆款文章。我做不到,或许是因为我的慵懒,也或许是因为我的假清高。我从不蹭热点,我也从不讨好读者,我也不愿意在各个群(除了我自己的微信群)到处发“广告单子”。十年以来,只能缓慢增长,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怨得谁来?
今天,公众号读者虽说突破一万,也不排除会因为我“抽风”似的文章更新频率,突然又跌回四位数。更何况,读者虽然破万,阅读量却没上去啊!我的一些朋友,只是为了支持我,勉为其难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却从不看我的文章;也有一些读者曾经关注了我,却把它放在角落不再理会,但承他(她)们的情,没有冷漠地抛弃我。
十年了,我在这个公众号一共写了300余篇原创文章,究竟算多,还是少,我也不好判断,重要的,不是写了多少篇文章,重要的是,十年了,我仍然在继续不断地写。
我自己整理过「逸言」的精选文章,看来收获颇丰。可以向大家汇报一下统计结果,按照技术方向统计为:
若对以上内容感兴趣,辛苦大家到公众号「逸言」去爬爬楼梯,找一找过去我发表的文章。因为这些精选文章也是我这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的收获,自然也会敝帚自珍,费了好多时间把它们编撰成集,形成PDF文件。要获得这些文件,则需要加入我的付费知识星球「DDD研修会」。在这个知识星球里,除了公众号精选文章外,还有更多干货。毕竟,我这十年,所谓的“笔耕不辍”,可不单单写了公众号的300多篇文章哦。
我写了《领域驱动设计实践》战略篇和战术篇共108篇,计85万7千余字,这些内容曾经在GitChat上作为专栏发布。
以此为基础,我出版了专著《解构领域驱动设计》,加上附录一共24篇,计87万5千余字。我写了《应用现代化白皮书》,计5万2千余字。除了
《
解构领域驱动设计》,其余内容都发布在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