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与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玉”。
近
年来,和田玉一直是广大收
藏爱好者的心头好,不论是原料(籽料)还是雕件都受到追捧,价格更是屡创新高,
每克价格曾一度超黄金40多倍
。
今天小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和田玉的“冷知识”,一起来看看您都知道几条吧!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
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
,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除了中国新疆外,全世界范围内的和田玉分布于20多个国家,主要产地还有青海,韩国,俄罗斯。
早在1999年,国家地矿部和中国宝玉石协会联合启动“国石”的评选活动,历时四年选出了结果,当时名列榜首的就是和田玉!
故而
和田玉一直有“国玉”的美称
。
2008年发行的“奥运徽宝”,采用和田玉
发行价5.6万元,2015年拍卖价210万元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和田玉是在内蒙出土的,据推测,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而
有趣的是,尽管历史悠久,“和田玉”这个名字却非常年轻,是清光绪九年的时候(公元1883年)命名的。
《弘历鉴古图》 描画乾隆皇帝鉴赏古玉的情景
其实古代和田玉的名字很多,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因和田玉产于昆仑山,故称“昆仑之玉”,后来还陆续被称为“于和玉”、“塞山玉”、“禺氏玉”、“钟山玉”等。
或许是因为质地温润,大家总觉得和田玉很软。而事实上和田玉的硬度,也就比翡翠低一点点而已。
而和田玉“牺牲”了这一点硬度,却弥补在韧性方面。因为和田玉结构致密,有极佳的韧性,抗压强度达到了6541公斤/平方厘米,比钢铁还要好!非凡的韧性让和田玉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各种复杂的雕刻。
不少人都有种错觉,觉得和田玉只有白色,其实,除了白玉之外,和田玉还有
羊脂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糖玉
等。
小藏这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和田玉的主要种类——
白玉:
白色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和田玉的颜色,质地细腻,表面的光泽很温润,洁白无瑕,肉眼仔细看的话能看到表面有小云片状、云雾状等结构的玉花。
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
2011年拍卖价1.61亿元
羊脂玉
:我们可以将羊脂玉看成是白玉的优化版,是和田玉中的高档品种。羊脂玉在日光灯下会有朦胧的雾感,非常漂亮,羊脂玉质地的细腻度、透明度和光泽度也都比白玉好。
明 羊脂白玉龙首簪
青玉
:其实青玉才是
和
田玉中产量最多的颜色
,和田青玉的颜色从淡青色到深青色。
青玉的玉色深重而且纯正,寓意着基业长青,所以历代王朝的传国玉玺都是和田青玉材质制成,其中清王朝代表最高皇权的二十五方宝玺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玺。
碧玉
:和青玉相比,碧玉的颜色更为鲜艳浓烈,而青玉则相对偏暗,色调更为清冷;碧玉的产量比青玉要低,所以市面上的价格相对要高于青玉。
黄玉
:黄玉的颜色从淡黄色到米黄色不等,以正黄色为贵,质地细腻通透,黄玉的产量稀少,
属于比较罕见的品种
。
墨玉
:没错,和田玉也有黑色的。和田墨玉呈灰黑色到黑色,以玉身漆黑、边缘透光为佳。
糖玉
:糖玉是白玉或者青玉表面在生长过程中,被致色物质沁染呈现出红褐色的颜色,看起来有点像红糖,故而得名。
有统计,截至目前全球黄金总储量为11.57万吨,6000多年来已开采的黄金为17.13万吨,按此速度黄金还可供开采700多年;而中国和田玉,储量为28万吨,
理论上还可供开采160年左右
。
但由于和田玉无法像金银那样提纯和回收,属于一次性加工,无法再生和重新熔铸以及制造,未来或将面临资源枯竭,这也是造成和田玉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