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CEO裸辞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复星国际的房地产版块财报。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减少17.7%。公司称,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楼盘处于预售阶段,结盘面积较去年有所减少。
实际上,复星地产旗下的复地集团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已经历了5次换帅,这在国内房地产企业里实属罕见。在舆论看来,复星的地产业绩颓势难掩。
如果我们回溯复星地产的历史,可以找到它的荣耀时刻,而这个时刻则与现年48岁的范伟紧密相连。他是复星五剑客之一,也是复星的创始人之一。在创业初期的分工中,他承担起内务和地产事业。他没有郭广昌的哲学叙事,也不及梁信军能言善辩。与其他地产高管相比,他属于另类,属于默默犁地的老黄牛。
1969年,范伟出生在浙江德清一个普通家庭。1987年,因为成绩优异直升入学,他选择了当时复旦大学的招牌专业——遗传工程。但他不喜欢这个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加入社团,算一个活跃分子。在某次活动上,他就展现了营销能力。
社团要举办一个音乐会,很多人都觉得高雅的音乐没人听。范伟做了点营销举措,第一首曲子定的是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然后发传单,张贴布告。他设计的布告主色调为黑色,只有一个人拿着指挥棒。同学们纷纷买票,为了避开关系户,他和组织者们不得不躲起来。
大学毕业后,他收拾好细软,来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珠海,后来又辗转到深圳。毕业两年,他分别在两家公司任职,职位都是推销员。之后,他返回上海。
“刚毕业的时候其实对未来是没有把握的。到了深圳才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其实非常微弱,所以很怀念上海、怀念复旦。另外,到1993年的时候,上海的经济已经开始呈现活跃开放的态势。回来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范伟说。
在上海,他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复星前身)。他见到了公司的带头大哥,高出他两届的复旦哲学系师兄郭广昌,也见到了同班同学梁信军。而范伟另外一个同班同学汪群斌后来也加入了团队。
郭广昌当时的主业是给“太阳神”等保健品公司产品做市场调查。等范伟加入后,公司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刚刚起步的上海楼市。
上海大华地产集团高层回忆,“当年几个年轻人每天骑着自行车来要求见见领导,想给我们代理楼盘。开始几天没有人在意,但他们很执着,几乎天天来,一等就是一天,像我们员工上下班一样。领导最终被打动了,给了一个楼盘让他们代理,结果卖得很好。后面的合作渐渐多了起来。”范伟回忆,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采取的设计楼盘广告,集中在报纸上刊登的做法,在上海算是领先者。
地产大佬范伟长相英俊,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互联网上有关他的资料少之又少。《昌运复星》一书中,有4页的相关介绍,谈及其
性格,则是“平和、稳健、理性”。在其治下的复地集团并无太大风浪,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复地都没有巨大的波动。这种风格也被市场批评为保守,发展太慢。当时,有市场人士认为,复地已经掉到第二梯队了。
但范伟认为,每个企业对企业的把控不同,复地做项目时比较保守,但这是长线发展的态度。“我这个人赌性不强。”范伟说。谨慎避免了楼市调整带来的阵痛。在2009年,2010年,复地销售额猛增。
2009年5月,时任复地总裁兼执行董事的范伟,接任郭广昌担任复地公司董事长一职。但在接任复地一年半之后,2010年12月,范伟卸任复地董事长职务。
范伟此后成为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处理复星集团层面的管理运作上,并利用复星的资源加大对复地的投入和支持,同时,负责复星旗下地产业务的整理工作。
但到了2012年底,范伟休假了三个月。有消息人士称,此次范伟休假主要是出于身体健康原因。当年5月,复星国际发布公告说,范伟将不再担任公司联席总裁,成为复兴国际的非执行董事,而职务变动的理由,还是“考虑到身体健康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