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重庆燃气道歉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微信+DeepSeek来了! ·  2 天前  
半岛晨报  ·  突发讣告!知名女歌手因病逝世 ·  3 天前  
扬子晚报  ·  上海黄浦江突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房价飞涨,棚户区改造却让他们圆了新居梦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16 10:25

正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首次见面,习近平总书记就斩钉截铁地阐明了自己的“民生观”。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开始“破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朝着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迈进。


过去5年,您的家庭在大时代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有多少人有着与改革同频、刻骨铭心的故事?央广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各地,寻访那些有故事的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报道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故事》



第十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



点击音频收听


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出棚户区改造。这被认为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和重大的发展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更是加大了对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场等棚户区的改造力度,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万盛区棚户区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工矿棚户区,在过去五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改造工程。



新房子啊,住起漂漂亮亮的。幺女儿,幺女儿,妈在新房子等你啊……


2017年5月20号,以重庆市万盛区棚户区改造为背景创作的方言话剧《安得广厦千万间》,在重庆文联大剧院上演。剧中围绕蔡家、孙家、乔家三户家庭的拆迁故事,将万盛区近5年来的城市棚改拆迁历程,浓缩成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喜怒哀乐。



编剧杨东,是重庆万盛区人。来自于旷工家庭的他,从小在棚户区长大,棚户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伴随着他儿时的记忆,印在脑海中。在他看来,拆迁势在必行。


杨东 :咱们矿区正处在夹皮沟,夹皮沟就是大山中有条河道,所以我们因陋就简,就在山坡上,用矸石、片石、牛毛毡、竹子,搭建简易的住房,这就形成了大片的棚户区。几十年过去,当时的建筑材料又不好,这批住房已经破烂不堪了。


杨东所描述的场景基本还原了棚改前的万盛区。万盛因矿设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工矿棚户区。它分布范围广,居住户数多,人口数量大,涉及1.5万户,5万余人。其中部分房屋已经服役超过50年,居住环境恶劣。


片区腰子老街


向光亮,是万盛经开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也是杨东笔下塑造的社区调解员“周全心”的原型。这么多年在基层信访一线工作,他知道老百姓对于棚户区改造的愿望有多么强烈。


向光亮 :那些房子实在太差了,外边下大雨,里面就要下小雨。所以居民们强烈要求政府给他们一些政策,对房屋进行改造。


截至到2012年9月,我国有超过1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就居住在这样的棚户区中。为了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并规定,部分煤矿棚户区改造要在2013年年底前基本建成。


拆除中的和平二村


乘着政策的东风,重庆市万盛区在2013年开启了城市棚户区的大改造。政府对棚户区居民采取“货币+房票”的补偿办法,优厚的补偿条件,让很大一部分棚户区居民用行动给政府点了赞。签订合同拿到补偿款后,很多人转身就在市区新建的现代化楼盘里买了商品房。


58岁的家庭主妇吴学惠说,明亮、宽敞又现代化的厨房,让她的幸福感来得很真实。



记者: 你们都一起搬过来的?

吴学惠: 啊,一起搬,一起装……不脱鞋……

记者: 好凉快,这里面!吴老师,您这个房子多大啊?几室几厅啊?

吴学惠 :两室一厅的。

记者: 这儿很好看啊,墙纸什么的……

吴学惠: 啊,墙纸……那是厨房……这是厕所……

记者: 您以前家里厨房什么样子啊?

吴学惠: 很破烂的!我们以前烧煤球,还用煤油炉子,烧电都怕,怕惹火嘛!

记者: 嗯,怕着火。

吴学惠: 现在这边很好的!我们很知足,政府好!

记者: 现在都是天然气灶,抽油烟机啊!都挺现代化。以前家里有这些吗?

吴学惠: 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都是烂床破床。

记者: 现在咱们这边呢?

吴学惠: 现在很温暖,在家里面很温暖的。


然而,和大多数拆迁改造工程遇到的困难一样,总会有一些居民因为赔偿款的问题没能顺利搬迁。钱,是横在那一纸补偿合同前的“拦路虎”。2016年,万盛区棚户区改造进入攻坚阶段,对于调解员向光亮来说,闭门羹他可没少吃。


向光亮 :反正就不让你进来,不允许你量,“反正我不搬了,不让你进门”,就这种……


东林二村棚改拆除


面对部分拆迁户的不理解,棚户区拆迁改造不仅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要切实解开百姓心结,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此,万盛区利用财政贷款10个亿,实打实地为拆迁群众提供优越的补偿条件。


向光亮 :即使按照货币安置政策来赔偿,都比他们拿到我们本地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上交易收入更高。像这种房子,应该是70年代修的,市场价也就3000来块钱一个平方,政府通过城市棚改来改善你的住房需求,把各方面都算上,补偿价格能达到一平米4000元左右了。


为了顺利完成棚户区改造,政府还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税费和信贷等方面都给予支持。根根据统计,近年来,中央对于棚户区改造的补助资金,一直向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倾斜。正是由于政策的支持,重庆万盛棚户区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工矿棚户区,顺利完成了改造工程。


棚改后的铁路平房已建成停车场


采访结束,吴学惠等几个阿姨热情地邀请我们留下来吃晚饭。她们说,现在住房条件好了,就连出门也打扮得更漂亮了。


记者: 这附近逛街方便吗?

阿姨: 方便,很方便!重客隆啊、菜市啊……然后去打会儿小麻将。

记者: 打会小麻将,你喜欢打麻将?

阿姨: 啊,我们都是全靠国家的政策好,我们才住上新房子。现在把房子整好了,就要穿好点儿的,打扮漂亮点儿。


棚户区老居民合影


民生留言板

【提问】:这五年的棚户区改造,刚好伴随着我国一个房价迅速上涨的时期,面对节节上涨的房价,国家将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来多层次多角度的解决补偿问题?


【回答】: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将继续推动对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支持力度。


提高了效率。那么通过货币化的安置呢,可以马上就让动迁的城镇居民住到新的房子里去。我想,他可以免受过渡之苦。第二呢,增加了选择的余地。这个我想是每一个棚户区改造居民最欢迎的事情。他可以按照就近工作来选择自己的安家位置。同时呢,他也可以选择一手房、二手房。货币化的安置可以更加公开、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